領導力的提升途徑與方法探究
本文從領導的概念著手——領導就是施加影響,達到目標的過程;同時闡述了領導的特征具有權威性,服務性,綜合性,超前性與戰(zhàn)略性,超脫性與全局性;分析領導與管理的區(qū)別;用二十一條法則說明提升領導力的方向的來源;最后提出了通過七條途徑來獲得領導力的提升。
領導 管理 領導力
領導是對一個組織起來的集體為確定目標和實現(xiàn)目標所進行活動施加影響的過程;領導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影響,領導是一種影響他人的過程,領導是為了實現(xiàn)一定的目標。領導是一種能將某想做的事或其發(fā)展設想成一種遠見,并能使其他人理解、采納這種遠見,以推動這種遠見成為現(xiàn)實的人;領導是影響和支持他人為了達到目標而富有熱情地工作的過程;領導是一種統(tǒng)一思想形式,其屬下或多或少地愿意接受另一個人的指揮或控制;領導乃是領導者在各種環(huán)境中系統(tǒng)地影響組織行為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也就是說,領導與組織成員之間相互影響關系的確立的過程。
領導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組織的目標;世界上既不存在無目標的領導,也不可能實現(xiàn)無領導的目標。領導的本質(zhì)是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一種影響過程;影響就是為了使屬下的努力與領導所確立的組織目標保持一致;領導的每一項職能、每一個領導環(huán)節(jié)都包含著影響,所采取的每一種段、每一種措施都是為了影響他人。
無論從領導過程,還是從領導結果來看,權威性是領導的首要特性;因為領導權威是領導者開展活動的前提與基礎。領導的本質(zhì)是服務,服務性是領導活動的價值取向和精神歸宿。領導的綜合性是指領導內(nèi)容和領導者的素質(zhì)的綜合性;從領導內(nèi)容來講,領導所進行的指揮和協(xié)調(diào)等活動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從領導者的素質(zhì)說,他必須有政治素養(yǎng)、能力素養(yǎng)、心理素養(yǎng)、身體素質(zhì)等方面的綜合。在發(fā)展多變的再代社會,領導者只有具備有遠見卓識,才能夠準確判斷未來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正確把握組織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因此超前的思維方式是一個領導者的必備素養(yǎng)。領導的戰(zhàn)略性是指領導活動是以未來為導向的,領導者的眼光是前瞻性的,領導者通過戰(zhàn)略決策和戰(zhàn)略規(guī)劃來實現(xiàn)組織的愿景和目標。在現(xiàn)代社會,領導活動要求領導者能夠超越于各種利益群體之上,從全局利益入手,對各種事務進行整體性的統(tǒng)領和協(xié)調(diào),動員和激勵下屬實現(xiàn)組織的目標。領導者只有超脫于繁雜的具體事務之上,才能從根上、宏觀上把握領導的全過程。
管理是協(xié)調(diào)人力、物力、財力以達到組織的目標。
領導具有前瞻性,管理具有當前性。領導活動致力于組織發(fā)展的愿景的創(chuàng)造,領導通過結合成員的不同需要,確定組織期望達成的未來景況,并使其發(fā)展成為一種可行的構想,這種愿景和構想主要體現(xiàn)在決策和目標的制定上。而管理活動則側重于當前工作的落實以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
領導上具有整體性,管理具有局部性。領導注重的是整體效益,而管理更注重局部效率。領導活動中的計劃、協(xié)調(diào)和控制等環(huán)節(jié)是以組織各個組織部分的有效整合為目的,而管理活動中的計劃、協(xié)調(diào)和控制等環(huán)節(jié)多是以提高組織其某一項的工作效率為目的。
領導具有超脫性,管理具有操作性。領導的超脫性是指領導活動多注重駕馭全局,從宏觀上把握過程,強調(diào)從根據(jù)本上解決問題。管理的操作性是指管理多注重微觀細節(jié)問題,注重組織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具體性事務的科學安排。
領導的本質(zhì)是一種領導者對其下屬的影響的過程,領導者憑什么對其下屬施加影響呢?事實上,領導者之所以能在領導活動中對其下屬施加影響,是因為他擁有了影響他人的基礎——權力,即領導力。21條法則為提升領導力來源的方向。
(1)蓋子法則:領導人的領導能力決定一個團隊的成敗,個人和團隊的成效與領導力的強弱成正比。
(2)影響力法則:衡量一個人的領導力,全看他所發(fā)出的影響力。因為,用最簡單的話說,領導力就是影響力。
(3)過程法則:領導能力來自日積月累,而非一日之功。
(4)導航法則:誰都可以掌舵,但唯有領袖才會設定航線。
(5)哈頓法則:真正的領導人一開口人們就一定會洗耳恭聽。
(6)根基法則:信任是領導人的根基,每個人的成就都無法超越他的品格上限。
(7)敬佩法則:人們只想跟隨比自己強的領導。
(8)直覺法則:領袖善用領導的直覺來評估每一件事情。
(9)磁力法則:物以類聚,你是怎樣的人,就吸引怎樣的人來跟隨你。
(10)親和力法則:領袖知道,得人之前必先得其心。
(11)核心權法則:領袖的潛力是否能發(fā)揮,取決于核心成員的素質(zhì),如果這些人有能力,領袖就能帶出極大的影響,不然領袖也無能為力。
(12)授權法則:如果你想做個成功的領袖,就要懂得如何授權。
(13)增殖法則:栽培其他領袖的唯一方法,就是使你自己成為更好的領袖。
(14)接納法則:要人們認同你的想法,必須先讓他們接受你這個人。
(15)制勝法則:領袖必須為他的團隊找出一條致勝之路。
(16)動能法則:惟有那些能引發(fā)他人想法動力的領袖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動能。
(17)優(yōu)先順序法則:領導人必須明白,忙碌不見得就會有成就。
(18)“舍”“得”法則:當領袖者一定得犧牲,必須心甘情愿的付出,才會把團隊帶上軌道。
(19)時機法則:掌握時機與善用策略同樣重要。
(20)爆炸性倍增法則:培養(yǎng)跟隨者,得到相加的效果;培養(yǎng)領導者,得到相乘倍增的效果。
(21)傳承法則:成功不是看你眼前接手做什么,而是看你身后留下的是什么。
領導力是領導者向被領導者施加影響的基礎。很顯然,在領導活動中,不同組織成員的個人目標往往有所不同。因此,想要使組織成員為實現(xiàn)共同的組織目標而努力,領導者就必須借助權利來對組織成員施加影響。那么,權利是如何獲得的呢?
(1)要盡可能地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對資源的占有以及合理使用是擁有權利的必備前提之一。但要想擁有權利或擁有更大的權利,他還必須存有謀求權利或更大權利的動機。一個擁有權利資源的人要想真正擁有權利或更大的權利,那他還必須在這種權利動機之下千方百計地得到更多的權利資源并充分的利用他們。
(2)完成關鍵工作。想要獲取權利,就必須想方設法去爭取獲得機會并表明已經(jīng)勝任這一工作關鍵。因此,追逐權力者還必須施展自己的才華,盡可能地將工作做得圓滿、出色。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贏得上層領導的信任以及組織成員的尊重。
(3)樂于助人。追求權力者應該時刻關注周圍的人,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立刻伸出援手,提供適當?shù)闹С峙c幫助。這種感情和利益的投放實際上也是一種恩惠的儲存。在你追逐權利的過程中如果也需要的話,他們也會向你投放感情和利益,即向你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
(4)幫助組織克服危機。一般情況下,一個人要想獲得迅速提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如果在組織發(fā)生危機時,他能夠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并帶領組織走出危機,那他就能獲得權利。因為組織在處于危機時,組織原來的權利構架十分容易被打敗,如果誰能夠在這個時候抓住機會,誰就能獲得成功。
(5)謹慎地尋求顧問。即權利角逐者還可以尋求相關“智者”的指點。一個人不管他的智商有多高,如果僅依靠他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那也很難獲得成功。
(6)不斷增加自己人力資本的儲備。一個人要想獲取權利,成為一個理想的領導者,他是否具備應變能力至關重要,因為環(huán)境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的。無論是對于一個組織來講,還是對于某一個人而言,想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他們的領導者就必須具有極強的環(huán)境適應力與應變能力。要增強自己的適應能力與應變能力,不斷增加人力資本的儲量是惟一的途徑。追逐權力者就必須隨時注重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提高自己的知識水準、專業(yè)技能,使自己逐步發(fā)展成為某一領域的權威,擴展自己的專長權。
(7)同有權勢的人形成聯(lián)盟。假設你想要更多的權利,那你就要努力成為擁有權利的人物或秘書或朋友。因為有權勢的人往往會成為一個人是否獲得晉升的決定者。同他們形成聯(lián)盟,可以使自己更快更多地獲得重要的信息,擁有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一旦你同有權勢的人建立了聯(lián)盟,那么你就擁有了巨大的信息與資源優(yōu)勢。
○侯軍林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標致服務和備件部售后服務分部 北京 1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