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君
(常州市武進區(qū)芙蓉小學,江蘇 常州 213118)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文本、學生和學情的不同,常會有多變的精彩火花或突兀的教學情境生成。面對這些即時、動態(tài)的生成性教學資源,要及時靈活地捕捉和引導,讓它們精彩呈現(xiàn),不僅僅需要教師有較高的自身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在教學前精心預設,在教學中關(guān)注生成。這樣才能使課堂調(diào)控更加靈活、自如,使課堂教學不斷走向成功。
精心的教學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藍圖和先導,也是生成的前提。沒有上課前的精心預設,就沒有課堂上有效的動態(tài)生成。教師要成功上好一堂課,在預設上做到以下兩點:
1.精心預設文本,突破難點。
教師在備課前,要精心鉆研文本,對教材的重難點先有充分的把握。要精心預設互動教學過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營造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如在鉆研《臺灣的蝴蝶谷》一文時,我發(fā)現(xiàn)課文的第三段是全文的重點,關(guān)鍵要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展示的美,其中的第三句更是學生理解上的一大難點。在備課時,我精心預設,在學生充分朗讀文本,有了一定感知的基礎(chǔ)上,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如我請學生以動作演示來理解“上下翻飛”,采用各種圖片展示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五彩繽紛”的美。體悟比喻手法的巧妙,是學生理解感悟上的難點,我將先以動畫方式展示撒落五顏六色的花瓣的場景,隨后引導學生想象彩蝶紛飛的畫面,接著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一只美麗的彩蝶,置身其中,以體會蝴蝶飛舞時輕盈的體態(tài)。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自己真切的感受,并激發(fā)學生為山谷取名。正因為有了對文本的精心預設,通過演演、看看和換位思考等多種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文本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從而使學生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紛紛涌出,不僅領(lǐng)略到“五顏六色”和“五彩繽紛”的細微差別,理解“彩碟谷”的得名,而且充分感受到山谷景象的迷人,體會到美的韻味。
2.精心預設學生,以生為本。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由于生活體驗、思維方式不同,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豐富多樣性和靈活多變性。這就要求教師在研究文本的同時,針對學生所學內(nèi)容可能達到的程度,有清晰、充分的思考和預設,并把預設的情況蘊涵在備課中,使自己隨時把握學情,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回答進行更加靈活、自如的調(diào)控,做到預設和生成的有機統(tǒng)一。如《秋天》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描繪了北方秋天田野里的莊稼豐收時的美麗景象,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旨在讓學生領(lǐng)略到黃澄澄的稻子已經(jīng)豐收在望、羞答答的棉花豐收時半開半合的姿態(tài)美和顏色美、成熟的高粱色彩鮮艷。在設計教學時,我充分尊重學生,把選擇的權(quán)利主動還給學生,采用讓學生自由介紹最感興趣的農(nóng)作物這一方式來感悟文本,品味語言。在教學前,我充分考慮到,學生因感知不同,在選擇“棉花”、“稻子”、“高粱”時順序也復雜多變。因此,我針對學生將出現(xiàn)的選擇進行了靈活、開放、動態(tài)的板塊式設計,并相應地作出靈活多變的引導。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選擇果然各不相同。不過,課堂教學不僅沒有因?qū)W生回答的突兀而出現(xiàn)冷場,反而因為有了教師精心的預設,靈活多變的調(diào)控而變得精彩紛呈,洋溢著生命活力。
新課堂是以生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課堂,其中不斷生成新的教學資源。這就要求教師把握關(guān)鍵細節(jié),在互動過程中捕捉契機;隨機應變,適時糾正錯誤,有效地關(guān)注和利用各種生成性教學資源,使課堂彰顯活力,走向成功。
1.把握細節(jié),互動生成。
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ié)很多,我們不必也不可能個個都抓緊不放,只需抓住“關(guān)鍵細節(jié)”去突破生成。“關(guān)鍵細節(jié)”,或是學生學習的疑難之處,或是易錯之處,或是文章的重點、精華所在,抓住這些“關(guān)鍵”,即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有效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gòu)、意義理解。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文,重點就是體會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據(jù)此確定教學時以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為抓手,使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感悟字詞句所包含的信息。在教師的點撥下,在師生的對話中,求得思想的交流,求得問題的解決。如在教學“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請您滿飲此杯吧!”片斷時,我出示文字后讓學生默讀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白對孟浩然非常敬仰?學生各抒己見:“我從孟夫子這個詞語看出李白很敬重孟浩然,因為只有對有學問的人才尊稱‘夫子’,李白還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薄懊虾迫槐壤畎状?歲,孟浩然以詩聞名,李白經(jīng)常向孟浩然請教,所以李白稱孟浩然為兄長和老師,這也說明李白很敬重孟浩然?!薄瓕W生充分挖掘了字句深層的意思,看似淡淡幾句,細細品味起來覺得韻味無窮。
2.捕捉契機,精彩生成。
在個性張揚的課堂中,稍縱即逝的生成性教育資源無處不在,關(guān)鍵是教師要用心、及時捕捉瞬時生成的精彩火花,利用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及時把握引導,從而使之成為有價值的生成資源,從而使課堂有效生成,讓課堂變得鮮活與靈動。如在教學《贈汪倫》這首詩時,一個孩子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汪倫唱的是什么歌?。俊边@問題可不在我的預設教案內(nèi),而且對理解詩歌沒多大幫助,所以我很想應付一下就將就過去。可轉(zhuǎn)念又想,新課程不是強調(diào)關(guān)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開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老師的作用就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嗎?于是,就調(diào)整了教學思路,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可能會唱《朋友》這首歌,還有模有樣地哼了起來;有的說可能會唱《吻別》,這時馬上有人反駁,說那是情歌,汪倫唱給李白肯定不合適……班上的小才女還把“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配上曲子唱起來。最后,在音樂課代表的帶領(lǐng)下全班一起唱起了《友誼天長地久》這首歌。無需我過多的講解,李白跟汪倫之間深厚的情意已經(jīng)在歌聲中飛揚了。
3.錯誤糾正,生成美麗。
錯誤是極具課程意義的課堂動態(tài)資源。真正的課堂會因錯誤、發(fā)現(xiàn)、探究等而充滿活力。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聽之任之,而應利用學生錯誤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問暗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或反詰歸謬,即以學生錯誤答案為前提,推衍出荒謬的結(jié)論,讓學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頓悟。那么,即使是錯誤也變得異常美麗。如一位教師教學《林海》一文,當學生讀到“大興安嶺這個‘嶺’字,可跟秦嶺的‘嶺’字大不一樣”一句時,把“大不一樣”讀成了“不大一樣”。他馬上意識到雖然只是一個字的字序有錯,但意思出入很大,于是增設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問學生哪讀錯了。學生立即指出是把“大不一樣”讀成了“不大一樣”。教師讓學生討論兩個詞語之間的差異,學生得出結(jié)論:“大不一樣”是說差別很大,“不大一樣”是說差別并不怎么大。教師隨手進行簡筆畫,讓學生體會秦嶺“云橫”的險峻、興安嶺的“溫柔”。這樣一來,學生們切實地感受到:二者確實是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