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瑞華
長期以來,中國法學界和司法界一直存在著一種通過變法修律來推動制度變革的思路,并希冀依此解決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難題、矛盾和沖突。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律師法之前,無論是法學界還是律師界,都在從事推動立法機關修改刑事訴訟法的工作,以為只要說服立法機關完成了刑事訴訟法的“再修改”工作,那么,諸如律師“會見難”、“閱卷難”和“調查取證難”的問題也就不難得到解決了。立法機關對律師法所作的修改,其實就是在這種立法運動的影響下完成的。對于這種試圖通過立法修律來達到制度變革的思路,筆者稱之為制度變革中的“立法推動主義”。無論是從立法的內容還是立法的技術層面來看,“立法推動主義”的制度變革道路都存在著日益嚴重的問題。未來的制度變革應更多地重視司法機關自生自發(fā)的制度變革經驗,采取一種“司法機關改革試驗先行”、“立法機關將成熟的改革經驗上升為法律”的發(fā)展模式。對于正在發(fā)生重大社會轉型的中國而言,這是一條更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制度變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