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鄧安,吳福初,叢紅日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指揮系,山東 煙臺264001)
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研究
陳鄧安,吳福初,叢紅日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指揮系,山東 煙臺264001)
本文具體分析了當前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建設方法,研究了如何運用網絡教學資源促進教學。
校園網;教學資源;建設方法;促進教學
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數字化校園建設與應用水平已成為院校整體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各院校都將數字化校園建設列為學校的重點工作,完善了校園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搭建了穩(wěn)定、高效、安全的應用平臺,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盡管如此,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并沒有同步跟上,影響了校園網作用的發(fā)揮。
在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深入調查研究,沒有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院校普通存在投資偏高而利用率較低、部分教學資源重復建設等現象。例如,很多院校先后安裝了教學、科研、辦公、管理等多種資源管理平臺,由于各個平臺是由不同開發(fā)者分別獨立開發(fā)的,所以不同管理系統(tǒng)之間融合性較差,資源難以共享,功能定位也不明確,沒有形成網絡教學資源的整體效益。[1]
很多院校把校園網建設主要精力、財力都集中在光纖、服務器、計算機等硬件設備上,對于教學網站、網絡課程、教學素材庫等軟件資源建設則關注較少,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沒有配套的軟件資源建設方案和措施,忽視了應用系統(tǒng)、網上教學資源和人才隊伍的建設,這正是當前許多院校校園網不能發(fā)揮應有功能的主要原因。
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是依靠眾多單位、多人合作完成的,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目前,各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并沒有嚴格落實已經頒發(fā)的 《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和《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從而導致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缺乏共享與交流的統(tǒng)一標準,不僅給校園網內部教學資源的管理和使用帶來了諸多不便,同時也難與外界資源交流和同步。
優(yōu)質、動態(tài)的教學資源嚴重不足是目前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盡管各院校根據各自學科優(yōu)勢和教學特點,開發(fā)了一批基于網絡的教學資源庫和素材庫,制作了急需的網絡課程和教學課件,但仍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高質量的、能夠動態(tài)更新的優(yōu)質網絡教學資源仍然嚴重缺乏,同時還存在著重復建設、數量龐雜、形式不規(guī)范等問題。
目前,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主要由學校教育技術部門組織、建設、管理與維護,專業(yè)教師參與較少。由于缺乏專業(yè)教師的積極參與,很多涉及學科專業(yè)知識的問題相繼出現,不能體現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專業(yè)水平和專業(yè)特色。如有關素材的分類、編輯、使用等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學科專業(yè)知識,這類問題僅僅依靠教育技術工作人員是不能夠解決的。
以《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和《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為依據,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教學系統(tǒng)公共服務平臺是建設網絡教學資源的前提,為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這部分工作一般由網絡中心的技術人員完成,其內容包括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IP的申請與配置、數據庫的安裝與配置、文件傳輸環(huán)境、視頻點播平臺、網絡教學資源管理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管理平臺、網絡課件制作平臺、數字圖書管理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體。[2]
素材類教學資源庫包括各種媒體素材、題庫、試卷素材、案例、課件與網絡課件、文獻資料等,其中,媒體素材按照媒體類型又可以分為文本類素材、圖形(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視頻類素材。這些素材可以為教師備課、網絡課程建設、課件制作、網絡授課和網上輔導練習等提供教學資源。
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huán)境。與傳統(tǒng)課程不同,網絡課程是依據現代教學理論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開發(fā)制作的,能夠支持基于網絡的學習用戶自主學習。網絡課程都必須滿足在校園網上運行的基本條件,還應具備安全、穩(wěn)定、可靠、下載快等特點。
院校圖書館中的教學資源是極為豐富的,是教學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現代教學資源建設與數字化圖書館工程緊密結合,對傳統(tǒng)圖書館進行數字化改造,使之成為可以共享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在校園網上發(fā)布,為全校用戶共同使用。[2]
教學網站是校園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學科、專業(yè)、教學單位按照一定的標準建設以教學為中心的網站。教學網站積累了各種教學資源,體現了院校的學科特色、專業(yè)特色和教學特色;結合了教與學、教學與科研、教學與管理的實踐;有相關的教師、學生參與,開發(fā)制作了各種教學課件、電子教案,收集了相關的教學、科研論文、講座、案例等資源,具有個性化的教學資源庫。教學網站可以進行互動式的網上輔助教學,師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網絡化僅僅是信息化的形式,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方便的獲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內容和實質。因此,建設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是校園網絡建設的核心內容。校園網上教學資源的建設應結合本校實際,自主開發(fā)和積極引進相結合,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充分利用網上免費教學資源是建設院校網絡教學資源的重要方式。因特網可以下載豐富教學資源,如多媒體素材、網絡課程、課件、教案、文獻、試題等資料,僅2003年度教育部就將15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搬上教科網向公眾開放,并計劃陸續(xù)推出1500門精品網絡課程,2003年9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將涉及30個學科500門課程的網絡教學資源免費向全世界公開發(fā)布[2],這些教學資源已成為世界各國教學共享的寶貴財富。對于這些網絡教學資源,院校應該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下載,突出針對性、時效性和可用性,然后專門組織相關教師和教育技術人員進行整理、篩選、修改、匯總,經相關的專家和老師評審之后,發(fā)布在校園網上供教學使用。借助因特網免費教學資源,可以快速有效地豐富校園網的教學資源庫,緩解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教學資源缺乏的問題,而且還可以避免重復投入,提高辦學效益。
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應依據院校的具體情況,體現院校的教學特色。沒有特色的網絡教學資源不可能具備強大的生命力,而建設既能符合院校教學實際又能體現院校教學特色的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就必須自主開發(fā)。自主開發(fā)網絡教學資源的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對學校原有可利用的傳統(tǒng)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編輯成適合于網絡使用的教學資源;二是建設院校網絡教學資源開發(fā)團隊,根據各學科、專業(yè)的教學需要自行開發(fā)。自主開發(fā)既節(jié)省了開發(fā)資金,又鍛煉了人才,同時也更加貼近院校的教學實際,更能滿足自身的教學需求,并且有利于以后的更新與維護,因而是校園網教學資源建設的主要途徑。
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應該廣泛開展院校合作,走網絡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互利的道路,這種方式可以充分發(fā)揮院校的特色和優(yōu)勢,通過分工合作、信息交流、開展各種教學資源建設的研討會等方式,不斷提高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水平。各院校應相互配合、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相互引進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積極向具有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經驗和開發(fā)能力的院校學習,促進學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環(huán)機制。
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網絡教學資源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熟的。由于很多院校嚴重缺乏網絡教學資源的專業(yè)開發(fā)人員,購買已成功開發(fā)并投入使用的教學資源也是一種可取的方法,這種方式對于促進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見效快,同時也避免了低水平重復建設。院??梢愿鶕陨淼男枰x擇適合本校教學實際情況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進行采購。尤其是教學面廣的公共課程,如計算機文化基礎和大學英語等課程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等,就可以首先考慮引進購買。
眾所周知,教學內容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而教材內容是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與教材內容的相對滯后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矛盾,隨著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飛速發(fā)展,這種矛盾在不斷擴大。以軍事理論教學為例,軍事理論來源于軍事實踐,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理論體系,隨著軍隊建設實踐和戰(zhàn)爭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而教材內容一般要滯后于軍事理論的發(fā)展。如目前我院軍事理論課程采用的《軍事理論概要》,是按照要求采用的軍隊院校軍事共同課程通用系列教材,由于教材編著出版時間較早,教材關于新時期軍事斗爭準備的基點仍然表述為“打贏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zhàn)爭”,不可能體現我軍“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內容,同樣教材也無法體現新時期中央軍委提出的 “軍隊要提高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的要求。因此,僅僅依靠教材就無法在課程教學中體現新理論、新知識。
為了保持教學的先進性,依靠時效性和針對性強的網絡資源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如我院校園網引入了豐富的軍事理論資源,通過校園網,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閱到人民軍隊新世紀新階段的使命任務、中國國防白皮書、十七大報告中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等,這樣就可以大大豐富軍事理論教學的內容。
校園網上的網絡教學資源不僅信息量大,內容豐富,而且以文字、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表現,不僅學生對此興趣高,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充實教案和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教學中許多抽象性、操作性都很強的知識,可以通過應用圖片、文字、聲音、動畫集于一體的多媒體網絡資源,將復雜的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如發(fā)動機原理的教學,幾乎每一個能夠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教師都會通過一段視頻或者動畫進行講解,而且教學效果非常好。合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便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對操作性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依托校園網,通過建立論壇、留言板、電子信箱等方式,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供教師和學生平等交流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教師與學生只是普通“網友”,在一個完全開放和自由的環(huán)境中進行交流,平等地發(fā)表看法,學生沒有任何顧慮。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釋放學生的表現欲,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習興趣,挑起學生的好勝心,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學生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就會去查閱更多的資料,平時會自覺地留意相關知識,在課堂上也會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網絡實驗教學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而且效費比高。多媒體網絡實驗教學將實驗教師從繁雜的指導實驗中解放出來,主要幫助學生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種基于網絡的實驗教學方式,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既可以通過相關實驗案例自己解決,也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或專家請教來解決,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各大院校的教學網站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形成了海量的教學資源庫,不僅包括各類經典著作,而且引入了各種學術期刊,涵蓋古今中外、各行各業(yè)的信息資源。不僅如此,全國絕大部分的精品課程、優(yōu)質課程、各院校的主干課程目前已經在校園網上開設了相應的網絡課程,相關的課程教學資源也非常豐富。如我院“軍事理論概要”網絡課程資源包括課程標準、電子教案、章節(jié)重點、課后習題、多媒體課件、授課視頻、教學互動論壇等,而且還附加有大量的軍事理論原著,如《孫子兵法》、《戰(zhàn)爭論》、《戰(zhàn)爭藝術概論》、《論持久戰(zhàn)》、《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等,以及其他相關學術講座、戰(zhàn)爭戰(zhàn)例、軍事科技和武器裝備資料,科學合理地利用這些資源,符合軍事理論教學擴展學生知識面的要求,同時也拓展了軍事理論教學的領域。院校教學應該充分利用校園網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根據教學的重點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了解更多的新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學生只要具備學習的意識,同時又掌握了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就可以自主學習,在走上工作崗位后繼續(xù)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
依托網絡教學平臺,通過指導課外閱讀、在線輔導答疑、組織教學研討、組織并參與熱點問題辯論等多種形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查閱資料、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適合學生個體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的學習時間從有限學時延伸到課外,學習的空間也從教室擴展到了校園網的所有終端。學生具備了學習意識,掌握了學習方法,在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方面更加便利,自然就能更好地培養(yǎng)綜合素質。
[1]乜勇,石巧巧.校園網資源建設和利用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5(12):74-77.
[2]劉貴富,秦艷友.數字化校園中網絡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J].情報雜志,2005(12):8-10.
(編輯:隗爽)
G203
A
1673-8454(2010)23-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