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 靜
如何區(qū)分“干股分紅型受賄”與“合作投資型受賄”
文◎龔 靜
[案情]2007年至2009年初,陳某在擔任市區(qū)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金山中隊副中隊長期間,利用負責查處轄區(qū)內違章建筑的職務便利,在查處違章建筑過程中,為孫某等人違章搭建予以關照,先后收受現金人民幣8萬元以及價值人民幣19萬元的違章建筑“股份”。其中一處違章建筑建成后用于出租,被告人已按比例分得租金共計人民幣1.2萬元,其余三處違章建筑已出租但尚未分得租金。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如何區(qū)分“干股分紅型受賄”與“合作投資型受賄”。
[速解]本案應當認定為“合作投資型受賄”。
《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二條規(guī)定:“干股是指未出資而獲得的股份?!庇纱丝芍晒捎卸€顯著特點,(1)干股是股份;(2)干股是未出資而取得。根據《公司法》規(guī)定,股份存在于股份制企業(yè)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組織中。《意見》的征求意見稿也曾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的公司、企業(yè)謀取利益,收受該公司、企業(yè)贈送的“干股”以及股份分紅的,應當認定為受賄”。綜合上述法律規(guī)定以及各種意見,筆者認為在“干股分紅型受賄”中,請托人無償贈送的必須是具備市場主體資格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只有認定“干股受賄”是指未出資而收受具有市場主體資格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行為,才能避免《意見》第2條、第3條適用的混亂。
“合作投資型受賄”,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利,以合作開辦公司或者以其他合作投資的名義,收受請托人的出資或者所謂“利潤”的行為。出資建設的違章建筑根本就不具備股份制企業(yè)的組織形式,本案中的所謂“干股”根本就不具有股份的性質。本案的違章建筑其實就是請托人、收受人共同經營的一個項目,該項目可以為投資人帶來租金以及拆遷補償款等高額利潤,請托人贈送的所謂“股份”,其實就是以合作建設為名,使受賄人在違章建筑建設以及存續(xù)過程中,無須出資卻坐享出資額以及因出租獲取的利潤。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qū)人民檢察院[36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