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冬麗
護患溝通技巧及對患者康復的重要性
靳冬麗
溝通技巧;康復;護士;患者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信息的傳遞與交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有利于護士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信息資料,建立護患之間充分的信任關系,有利于進行護理評估及護理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開展。成功的溝通在幫助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上,可以把患者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到最佳的治療狀態(tài),達到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目的。相反,護患之間溝通不良,是引發(fā)護患糾紛的重要因素。所以,護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加強自身修養(yǎng),掌握護患溝通的技巧,促進護患關系的健康發(fā)展。
隨著人民群眾物質(zh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醫(yī)學模式正在被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所取代,人們的健康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患者對自己的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信息的傳遞與交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有利于護士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信息資料,建立護患之間充分的信任關系,有利于進行護理評估及護理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開展。成功的溝通在幫助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上,可以把患者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到最佳的治療狀態(tài),達到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目的。相反,護患之間溝通不良,是引發(fā)護患糾紛的重要因素。所以,護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加強自身修養(yǎng),掌握護患溝通的技巧,促進護患關系的健康發(fā)展[2]。
溝通是一種治療性的護理技術,也是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颊邚娜朐旱匠鲈哼^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語言溝通交流,護士得體、優(yōu)美的語言會對患者的康復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如:護士經(jīng)常使用鼓勵性、安慰性、積極暗示性的語言,可改變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獲得親切感、安全感,從而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相反,護士若不懂得溝通技巧,語言表達能力差,用語不得體,則會對患者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不利于患者的康復。莎士比亞在《一報還一報》中說,希望是不幸者的唯一藥餌;古希臘名醫(yī)希波克拉底也指出:“醫(yī)生有兩件東西能治病,一是藥物,一是語言”。良好的溝通技巧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護士通過溝通了解患者的疾苦,收集資料,進行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健康教育活動,其核心是教育患者學習健康知識,自覺地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保證身心康復。掌握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成功溝通的前提。尊重患者、同情患者是護士與患者主動交流的基礎。關懷是護理的核心概念與中心任務,尤其要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即護士要善于從不同患者的語言、眼神、表情、體態(tài)中讀懂他們的需要,這樣才能讓患者說出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及感受,從而掌握第一手資料[3]。
非語言性溝通: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的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高達93%是通過非語言溝通進行的,只有7%是通過語言溝通的。而在非語言溝通中,有55%是通過面部表情、形體姿態(tài)和手勢等肢體語言進行的,只有38%是通過音調(diào)的高低進行的。護士應注重非語言性溝通的重要性,注重外在形象,著裝得體,舉止端莊大方,面帶微笑。同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素質(zhì)和情緒修養(yǎng),使患者獲得信任感、安全感,提高健康教育的質(zhì)量。
語言性溝通:語言溝通是護患溝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我們能夠掌握語言奇妙的魔力,在人類社會中,它實際上就是力量。語言溝通的最大問題是語言的模糊性。要想真正達到有效地溝通,先要學會如何傾聽。護士首先要學會傾聽患者的訴說,讓他們說出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鼓勵患者戰(zhàn)勝疾病。
3.1 非語言溝通技巧 護士的著裝、儀態(tài)、言談、表情、舉止、肢體動作等都屬于非語言交流的范疇,這些都在向患者傳達著信任或不信任,可溝通或不可溝通等方面的信息。如果傳達的信息為不被信任或不可溝通,可能直接導致護患溝通失敗,并誘發(fā)護患糾紛,對患者的康復不利[4]。另外,護理操作水平也是一種非語言交流,嫻熟、高超的操作水平讓患者產(chǎn)生敬佩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信任,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因此,合理運用非語言交流信息是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一環(huán)。如談話時患者因悲觀或絕望而哭泣,這時護士可先給她一條毛巾或遞一杯溫開水,或輕拍肩膀,待其情緒穩(wěn)定后,再針對傷心原因給予勸導,從而使患者得到安慰。
3.2 語言溝通技巧 孔子說過:“言不順,則事不成”。鬼谷子人際兵法是古代游說技術的集大成者,古代縱橫家們就是憑借出色的口才來說服那些帝王將相們的。語言是護士與患者交往的最普通的工具,也是護患間溝通思想情感的重要媒介。
3.2.1 言辭需恰當 語言作為情感交流的媒介,是護患溝通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護士所使用的語言應該是美好的、親切的、自然的,這樣才能使患者獲得愉悅感。要講究語言的邏輯性,遣詞造句要準確,根據(jù)不同的談話對象靈活采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方式。在詢問病史時首先應禮貌地稱呼對方,然后自我介紹,說明談話目的,采用開放式談話方式引導患者談話。
3.2.2 傾聽的技巧 積極有效的傾聽是溝通技巧的核心部分。如患者在講述病情時,護士應全神貫地傾聽,不要隨意打斷患者的講話,使自己成為有效的傾聽者。
3.2.3 沉默的使用 沉默是溝通的一種技巧,運用得當可起到很好的作用。沉默既可以是尊重與接納的表示,也可以是患者自我反省的需要。如患者在焦急、孤獨、悲傷時,護士可以默默地陪著患者,讓患者在沉默中體驗到護士的良苦用心,體味到護士正在為其分擔焦急、孤獨或悲傷。
總之,護士面對的是一群患病輕重、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生活環(huán)境千差萬別的患者,護理工作既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又是一門精細的藝術,這就要求護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加強自身修養(yǎng)。護士不僅要依靠豐富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高尚的職業(yè)操守,而且還要依靠文雅的性格,大方得體的舉止,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責任心、愛心、耐心、同情心,實現(xiàn)與患者良好的溝通,取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尊重和愛戴,這樣才能有效減少或防止護患糾紛,最大限度地促進患者康復[5]。
[1]齊德艷,湯桂榮,于連卉,等.淺談護患溝通的技巧.中國傷殘醫(yī)學,2009,17(1):27.
[2]夏運梅.共情同感在護患溝通中的應用.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1):2584-2585.
[3]Richardson A,Storr J.Patient safety:a literative review on the impact of nursing empowerment,leadership and collaboration.Int Nurs Rev,2010 ,57(1):12-21.
[4]彭涵.加強護患溝通減少護患糾紛.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18(1):136-137.
[5]Rytterstr P,Cedersund E,Arman M.Care and caring culture as experienced by nurses working in different care environments:a phenomenological-hermeneutic study.Int J Nurs Stud,2009,46(5):689-698.
450002 河南省中醫(yī)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