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盤云 楊青麗
河南漯河市中心醫(yī)院 漯河 462000
我科使用機械通氣搶救21例各種原因引起的新生兒呼吸衰竭,療效理想。現(xiàn)將機械通氣時氣管內吸痰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1例,早產(chǎn)兒原發(fā)性呼吸暫停13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2例,新生兒窒息4例,肺出血2例。
1.2 方法 (1)吸痰前給予1~2min的純氧吸入。(2)調節(jié)吸引器負壓,使之在13.3kPa范圍之內。負壓過大,易造成氣道損傷及肺泡萎縮。(3)正確吸痰:選擇質地光滑、管壁挺直、硬度合適、富有彈性的吸痰管,吸痰管的直徑不超過氣管插管直徑的2/3。在氣管插管內吸引時先將導管淺部痰液吸盡,再吸深部痰液,動作應輕柔、迅速,盡可能地減少氣道損傷。口鼻腔內吸痰應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插入長度不超過患兒鼻尖到耳垂的距離。開放負壓后,將吸痰管邊旋轉
邊吸引,慢慢向外提出,手法輕巧,動作輕柔。(4)氣道護理:加強氣道濕化,建立人工氣道后呼吸道失水增加,纖毛運動減弱,分泌物排除不暢而阻塞氣道,可引起肺不張、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因此必須加強呼吸道的人工濕化。濕化方式:①濕化器濕化,水溫應保持在50℃左右。②氣道內直接滴入濕化,可通過注射器、輸液器或微量泵直接向氣道內持續(xù)或間斷滴入濕化液進入氣道濕化,滴入量應根據(jù)患者情況確定。濕化藥物:1.5%~3%碳酸氫鈉、生理鹽水+糜蛋白酶等。碳酸氫鈉因能改善氣道酸性環(huán)境,降低黏液痰的吸附力,加強內源性蛋白酶與纖毛運動,有利于痰液稀釋、炎癥吸收而常用于臨床。③霧化吸入濕化。機械通氣期間吸入氣體濕度應保持在32~34℃,相對濕度 100%,絕對濕度30~35 mg/L。(5)氣道分泌物吸引:因患兒不能進行有效咳嗽,必須借助吸引器消除呼吸道內分泌物,維持氣道通暢。抽吸時應注意無菌操作手法正確,選擇合適的吸痰管,每次抽吸不超過15 s,如分泌物黏稠者,吸痰前向氣道內注入生理鹽水5mL,嚴重缺氧者在吸痰前適當增加吸氧濃度和通氣量。
本組21例患兒經(jīng)機械通氣后全部搶救有效,通氣最短6 h,最長98 h,無1例因痰液阻塞或操作不當而失敗。
由于新生兒的氣管與支氣管相對狹窄,軟骨柔軟,彈性及肌肉發(fā)育不完善,管壁易變形,且黏膜柔嫩纖細,血管豐富,纖毛運動差,故排痰能力差。而機械通氣治療時,由于氣管導管的刺激及并發(fā)肺部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明顯增多,加之排出困難,使氣管阻力增高,直接影響通氣效果。及時有效地將氣道分泌物排出是機械通氣治療呼吸衰竭成功的關鍵之一,也是衡量呼吸道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標。
首先聽診確定有無痰鳴音,決定是否需要吸痰,一般每4 h吸痰1次,必要時每2 h吸痰1次。當患兒出現(xiàn)胸部有痰鳴音、煩躁、呼吸困難、呼吸機氣道峰壓升高,或氧分壓及氧飽和度降低或不穩(wěn)定時應吸痰,不提倡定時吸痰,因為過多的吸痰刺激呼吸道黏膜,反而使分泌物增加,每次吸痰不超過15 s。新生兒吸引壓力不應超過13.3kPa,過小,吸痰效果差,使操作時間延長;過大,則易損傷患兒的氣道黏膜。
吸痰的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兒吸痰時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氣管黏膜出血,吸痰時患兒出現(xiàn)刺激性嗆咳、心率下降、發(fā)紺、氣管插管痰阻以及肺不張、肺部感染等。應嚴密觀察患兒面色、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特別是血氧飽和度,如發(fā)現(xiàn)血氧飽和度大幅度下降,心率增快或減慢明顯時,應立即停止吸痰,連接呼吸機或復蘇囊通氣,必要時待血氧飽和度上升至90%~95%或恢復到吸痰前水平,方可再次吸痰。
由于臨床采用的吸痰方式需要在吸痰過程中中斷機械通氣,致使患兒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心率加快,故在吸痰前給患兒吸入高濃度氧1~2min,增加其體內的氧儲備,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從而減輕了吸痰時的不適,吸痰完畢再給予高濃度氧吸入2~3min,以恢復患兒在吸痰過程中氧的消耗,恢復體內的氧儲備,再將吸入氧濃度分次下調至吸痰前的水平,以防長時間吸入高濃度氧引起的吸入性肺不張、氧中毒、肺組織纖維化等不良后果。
拍背及濕化。此為吸痰前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通過翻身、拍背產(chǎn)生震動,有利痰液吸出。而濕化更易使痰液由細支氣管排入氣管,易于吸出。吸痰時要求嚴格無菌操作。加強醫(yī)務人員洗手和手的清潔,用物應嚴格消毒滅菌,無菌閉式吸痰裝置時在吸痰后將氣管插管與呼吸機接頭處用碘伏消毒后再連接,做好基礎護理,尤其重視加強口腔護理,及時清除口腔內的異物和分泌物,防止致病菌的繁殖。減少誤吸的發(fā)生,采用小號胃管鼻飼或微量輸液泵持續(xù)滴入、喂養(yǎng)前后30min內不吸痰等措施預防胃內容物的反流,減少胃腸道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以達到減少氣管內痰液、預防感染的作用。
總之,機械通氣是搶救各種新生兒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它的應用為搶救患兒爭取了時機和條件,但只有在全面有效的護理措施的保證下,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其積極作用。吸痰對于確保有效的機械通氣和保持氣道通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選擇適宜的吸痰管、掌握正確的吸痰時機和熟練的吸痰技巧可以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促進患兒早期康復和預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