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紅
四平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吉林四平 136000
郭沫若先生在《理想翻譯這我見》中提出“語學知識”、“各種知識”、“詳翻作者”、“本國文字能力”4個條件。豐子愷先生也曾對翻譯作過如下精辟的論述:“要使翻譯充分發(fā)揮效能,有一個必要的條件,便是必須翻譯得必須又正硬,又流暢,使讀者讀了非但全然理解,又全不費力。要達到這個目的,我認為有一個辦法:翻譯者必須深深地理解原作,把原作吸收在肚里,然后用本國語言傳達給國人。”可見,翻譯人員要準確地翻譯科技文章,首先必須理解原文,要達到這一目的,除了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
四平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是一個集科、工、貿(mào)和生產(chǎn)為一體的科研單位,作為翻譯,我接觸過各種資料,如工藝規(guī)范、產(chǎn)品標準、操作手冊、設備說明書、各種技術論文、實驗報告、專利文獻、貿(mào)易合同、產(chǎn)品目錄等,這些資料所用的專業(yè)術語不同,語言風格各異,文體獨特,用詞造句各有其特點,這都造成了翻譯工作的極大困難,特別是翻譯專利文獻,要求翻譯人員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而我是學英語專業(yè)的,剛開始的確是困難不少,經(jīng)過幾年的翻譯實踐,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必須把專業(yè)知識和科技翻譯兩者結合起來,必須處理好專業(yè)知識和科技翻譯的關系。
科技翻譯與專業(yè)知識是密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翻譯活動中的決定因素是思維活動,翻譯的過程是思維的過程,是邏輯分析的過程。不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就不可能對原文正確的理解(Accurate Comprchension),也就達不到適當?shù)谋磉_(Adequalte Representation)的目的。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處理專業(yè)知識和科技翻譯的關系。
集熟練的外語和精深的專業(yè)知識二者于一身最理想的,可是我們現(xiàn)在的狀況是專業(yè)人員外語底子薄,而翻譯人員則往往是對專業(yè)僅知毛皮,這就要求在翻譯文章或專利的時候,翻譯和專業(yè)人員要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就可解決翻譯中碰到的疑難問題,提高翻譯的速度和質量。
例如:For example,the twoelemerts of which water is made are the oxyger and hydroger.
譯:組成水的兩種元素是氧元素和氫元素。
這里,原作者為了避免重復,分別在“oxyger ”和“hydrogen”的后面省略了“element”這個詞,而我們有時對“氫元素”和“氧元素”的概念區(qū)分不開,易混淆,這樣的時候,就必須勤去問有關專業(yè)人員。
通常情況下,一篇有價值的科技文獻,總有幾處難點,既有語言障礙,又有一些技術障礙,這就需要我們同專業(yè)人員請教,和他們緊密配合,這樣,遇到的所有困難就可以迎韌而解了。
有些綜述性和報導性方面的文章,原文也非專業(yè)人員寫的,作者對專業(yè)技術可能也不十分精確了解。翻譯這類文章時,更要十分謹慎。有的文章語言文字雖然簡單,但卻包含著技術專業(yè)背景,只有于專業(yè)人員探討,才可解決問題。
可見翻譯人員和專業(yè)技術人員相互配合,取長補短,是實現(xiàn)高效、高質量翻譯的有效途徑。
翻譯的過程也是專業(yè)知識學習與深化的過程??萍挤g人員要想翻譯好科技文獻,就要有一個先接觸這門學科,先學習,后翻譯的過程,只有懂了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才會為更正確、通順的翻譯創(chuàng)造先決條件。例如,在翻譯我們電加熱帶的產(chǎn)品說明書的時候,由于我在電加熱帶車間實習鍛煉過,對于一整套電加熱帶配料、加工、完成產(chǎn)品的程序了如指掌,所以翻譯起來很順暢。對此所得到的結論就是必須熟悉你所翻譯的資料,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所以,在翻譯過程中,不懂就問,就學,學習了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然后落筆,就順暢多了。
翻譯過程充分反映了專業(yè)知識學習的重要,沒有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哪怕準確地給一個名詞術語確定確切的譯名都很困難。同樣,專業(yè)知識的深化,又可加深英文單詞在特定的上、下文和語境中深層含義的理解。例如:
“modeling”是由“model ”= to make or contruct a model of 演變而來的,有“建模”和“模擬”兩種譯文。單詞的靈活性是非常大的,我們翻譯人員無法套用詞典的解釋,而應根據(jù)技術內(nèi)容,挖掘出它們在上、下文中的確切含義,這樣才能起到真正傳遞信息的作用。例:
1)Thus , modeling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is normally reduced to many ,more easil managed, com-pendents.
譯文:因此在物理學中,通常把模擬問題簡化成許多更容易處理的組成部分。
2) Withhh the advent of digital computers ,modeling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has advanced dramaticdly.
譯文:隨著數(shù)字計算機的出現(xiàn),物理科學中的模擬研究得到了驚人的發(fā)展。
以上例句中的:“modeling” 的各種不同的譯法。翻譯水平的提高和專業(yè)知識的深化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一對統(tǒng)一體。
情報翻譯人員的任務就是迅速、及時、準確地傳遞外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最新消息,主動地為科研工作服務。因此,必須做到多看,多瀏覽,各種中外文雜志對資料的收集,也要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并及時進行翻譯和整理,為科研人員提供最大的方便。由此可見,翻譯人員不僅可以起到正確傳遞信息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在科學研究中成為最前沿跟蹤和探索的尖兵,主動為科研工作服務。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產(chǎn)品不斷涌現(xiàn),語言、詞匯也隨之不斷豐富,這就明顯地加大了科技翻譯工作的難度,科技翻譯者要想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使自己的知識老化,就得不斷的努力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