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滿軍
(萬全縣川流初級中學,河北 萬全 076261)
從心理學角度講,十幾歲的青少年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而且在他們成功時,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滿足,很容易接受別人的引導和鼓勵。因此,要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除了注重情感教育外,還要破除學生對成功的神秘感,并處理好許多的“第一次”,充分發(fā)揮“首次效”的積極作用。
比如:能夠圓滿地回答老師的一次提問,能正確的解出一道習題,都算是小有所成。打破神秘感的關鍵是要每一位同學正確對待自我,學會自我競賽,自覺的記住以往學習數學的成績和表現(xiàn),下一次超過上一次。有進步就是勝利,就是自己在數學上的一次成功。另外,老師在教育中應多表揚鼓勵,少批評、少諷刺、不歧視、多引導,不斷地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長處和閃光點,鼓勵他們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數學較抽象、枯燥的,學生學習起來感覺無味,這也是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關鍵原因。例如:教學“軸對稱”這一節(jié)課時,書本上定義為:某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則稱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圖形。定義很抽象、難懂。課本開頭只是引用了青山倒映在水中。教師在教學舉例時,可以張開雙手,掌心面向學生,一邊將雙手合攏一邊問道:你們看老師的雙手成軸對稱嗎?以實際例子更形象展示,學生易懂。還可以讓學生動手親自剪紙、操作,使他們身臨其境。還可以舉生活中的實例,這樣把枯燥的內容就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中學生正處于對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齡階段,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大膽創(chuàng)設他們好奇的問題。例如:在講相似三角形時,教師可以直接指著操場上一棵參天大樹說:“在沒有較大的工具的情況下,我能得出這顆樹的較準確的高度,你們知道怎么測嗎?”然后告訴學生學習了今天的課后,你也能測出樹較準確的高度。這樣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預習是學習各門課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農村中的學生大多數不會預習。因此,教師有必要教會他們預習的方法。預習就是在上課前將所要學的內容提前閱讀,達到熟悉內容、認識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種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教會他們作記號,以便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從而真正理解這些有困難的內容。
(2)教會學生聽課的方法。聽課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多數學生在聽課時不懂方法,學習效率也就不顯著。那么怎樣才能聽好課呢?首先,抓住重點作上筆記,上課時老師會強調某些重點知識,還會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書在黑板上。那么就要求作上重點符號,并作上筆記,將這些知識點記錄下來,以便復習鞏固。其次,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
(3)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思考就回答。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認真完成課堂練習,將所學知識掌握鞏固。多數學生在學習后不習慣于將所學知識進行歸類,這就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將所學知識點同以往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對照、比較其異同點。比如,在學習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針對這些不同的解法,什么樣的問題選擇什么樣的解法,師生共同學習總結各自的特點,然后拿出題型讓學生思考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解,再具體操作??梢栽鰪妼W生對幾種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可以使學生對不同的題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90 %以上的學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學好。數學后進生往往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他們不會學習,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死記硬背;不愿動腦筋,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甚至扔在一邊不管。在教學中,我注意要求學生預習、自學,在學習中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和聯(lián)系,總結尋找學習的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學習的好習慣。解答問題時,也要注意啟發(fā)引導,讓他們自己動腦,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答問題。從不給他們現(xiàn)成答案,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逐步培養(yǎng)他們自覺思考的能力。
課堂上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客觀性的提問,引發(fā)后進生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中,引發(fā)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如在教完相似三角形的同時,你可以向學生提問:“我們教學樓前的石柱子你怎樣測得他的直徑?”讓學生討論,找出相應的方法和規(guī)律。
觀察是引發(fā)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后進生的觀察能力必然要差些,所以作為教師,應想方設法利用豐富多彩的畫面去引導學生觀察,從而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去觀察思考,獲得知識,以至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樣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yǎng)成了觀察的好習慣。
另外,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注意難易程度。我很注重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作業(yè)有所進步的后進生,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注意克服急躁冒進的情緒,如對后進生加大、加重作業(yè)量的做法就很不可取。對待后進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的方法,從起點開始,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
在教育實踐中如何引導和轉化后進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體會也各不相同,還有待于我們共同研究和探討。以上是我個人在從教幾年來的一點粗淺看法,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同仁指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