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臺
(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江蘇 徐州 221116)
1936年12月12日,中國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南京國民政府形成了以何應欽為首的討伐派和以宋美齡為首的主和派。在中國共產(chǎn)黨以及宋美齡等努力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毫無疑問,宋美齡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學界一般認為,宋美齡在西安事變中起了穩(wěn)定南京政局、溝通寧陜、親赴西安救蔣等作用。[1]基于以往史學界對西安事變中宋美齡的研究,筆者作了幾點思考。宋美齡在西安事變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自然和她的特殊身份有著密切的關系。她是憑借何種特殊身份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呢?宋美齡具有了特殊身份,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呢?關于宋美齡身份和角色,以往史學界的研究一提而過,沒有作專門詳細地研究。有鑒于此,本文試圖從身份與社會角色的角度探究西安事變中的宋美齡,以期更深刻認識西安事變中的宋美齡這個特殊的人物。
社會學認為,每個人在各種社會群體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當?shù)纳矸?。同時,每個人在社會中又擁有多重身份。一個人具有了一定的社會身份,必然要在社會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吧鐣巧侵概c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盵2](P53)當一個人具備了充當某種角色的條件,去擔任這一角色,并按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為規(guī)范去活動時,這就是社會角色的扮演。
毫無疑問,宋美齡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這理所當然地賦予她特殊的身份。宋美齡憑借其特殊的身份,扮演了一系列重要的角色。
1927年12月1日,在蔣介石對宋美齡展開了長達五年多的追求后,終于和宋美齡在上海喜結良緣。自此,宋美齡成為了蔣介石的正式妻子。
作為妻子的宋美齡在得到西安發(fā)生事變消息后“不啻晴天霹靂,震駭莫明”[3](P514),極為丈夫的安全擔憂。為了安慰身處險境的丈夫,宋美齡先后寫了兩封信給丈夫蔣介石并親赴西安救蔣介石。若干年后,蔣介石在私下會晤他的嫡系官員時透露,在那此談虎色變的西安事變中,是夫人給了他一條命,他和她沒有白做夫妻一場。
宋美齡和蔣介石結婚不久,1928年2月8日,處于“下野”的蔣介石又重新上臺。妻子宋美齡隨即成為中華民國的第一夫人。1936年12月發(fā)生的西安事變讓這位第一夫人大放異彩。
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宋美齡強烈譴責討伐派,“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遽于數(shù)小時內決定張學良之處罰,余殊覺其措置太驟”[4](P515)。宋美齡還指出“余雖為婦人,然余發(fā)言,絕非為營救丈夫之私意。倘委員長之死,果足為國家造福;則余必首先勸其犧牲”。[5](P517)
宋美齡非常熱愛空軍,蔣介石任命她為全國航空建設會秘書長。12月13日,她以秘書長身份參加了聯(lián)席會議。在會上,宋美齡與何應欽爭鋒相對,說“張楊要求的不過‘抗日’二字,可尋別的途徑解決,何必一定要大動干戈?!盵6](P213)12月22日宋美齡在洛陽,對準備轟炸西安的空軍將領,說“未得委員長命令,切勿派飛機飛近西安”[7](P281),以便確保蔣介石的安全。
在1936年西安事變發(fā)生時,宋美齡和張學良已長達11年之久的老朋友了。宋美齡憑借這一身份自然能很容易贏得張學良的信任,拉近寧陜雙方的距離。
事變發(fā)生后,13日宋美齡立即復電張學良,明確表示和平解決事變的意愿。宋美齡又寄給張學良一封親筆信,信中說,“不妨于介石兄開城協(xié)商,……否則別生枝節(jié),引起中外疑懼,不免為仇者所快,親者所痛……”[8](P201)。在西安,宋美齡直接開懷對張學良說:“彼等自謂此舉會得到全國民眾之擁護,實屬錯覺”[9](P527)。2004年公布于世的宋子文日記披露,宋美齡的到來徹底征服了張學良,從而確保了蔣介石的安全。
西安事變中,蔣介石指出由宋美齡、宋子文代他同張楊談判。于是,宋美齡首先同蔣介石不愿見的周恩來進行了兩次長談。宋美齡指出“我等皆為黃帝裔胄,斷不應自相殘殺。凡內政問題皆應在政治上求解決?!盵10](P531)周恩來則對宋美齡說“歷史必將做出這樣的結論:‘夫人的義舉,功在國家’”[11](P454)隨后她又代表蔣介石參加了和平談判。
首先,宋美齡在整個事變過程中都自始至終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這就確定了宋美齡在西安事變中的和平促成者的角色。其次,宋美齡作為男性政治中是屈指可數(shù)的女性之一,在西安事變復雜局勢中以其女性獨有的魅力發(fā)揮了極其至關重要的影響力,這就確定了她在西安事變中男性政治中有影響的女性角色。第三,由于宋美齡在事變中擁有多重特殊身份,這就使她可以為各方面所接受和認可。這就確定了宋美齡在西安事變中的寧陜雙方溝通者的角色。
宋美齡憑借多重身份優(yōu)勢,在西安事變中游刃有余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事變發(fā)生后,宋美齡一方面同南京以何應欽為首的討伐派激烈爭論,試圖阻止南京討伐派對西安的討伐;另一方面相繼派端那、宋子文飛赴西安,打通寧陜雙方阻隔。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宋美齡攜端那、宋子文等飛赴西安。最終在西安,達成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決議。
1、和平促成者
事變后,宋美齡組成了以她為首的主和派,爭取和平解決事變。一方面,她同以何應欽為主的討伐派進行唇槍舌劍,反復申述,“請各自檢束與忍耐,勿使和平絕望,更請于推進討伐軍事之前,先盡力求委員長之出險。”[12](P517);另一方面,她先后派端那,宋子文去陜西,隨后她又親赴陜西。她滿懷信心地說,“當時余對西安事變已具有一種感想,譬如之造屋,端那既奠其基,子文已樹柱壁,至上梁蓋頂,完成之工作,實為余可旁貸之責任矣。”[13](P524)可見,此時宋美齡對親赴陜西能夠和平解決事變已經(jīng)是胸有成竹了。果不出她所料,她到西安后,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歷史證明,正是由于宋美齡積極參與,和平解決事變難度才降低,她扮演了一個和平促成者的角色。
2、男性政治中有影響的女性角色
很顯然,在參與事變解決的眾多人物中,無疑宋美齡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女性人物。事變發(fā)生后,宋美齡的第一個念頭是“余為婦人,世人必以為婦人當此境遇,必不能再作理智之探討;故余必力抑個人感情,就全局加以考量?!盵14](P515)可見宋美齡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女性而感情用事,而是理智分析,沉著應對。在男性主導的權力場上,能夠出現(xiàn)一個卓爾不凡的女性,這的確少見。
西安事變中各方都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互不相讓。但宋美齡“對親日派有威懾力,對元老派有凝聚力,對嫡系派有號召力,對蔣介石有感染力,對張學良有說服力,對國際社會有影響力”[15]。正如一位美國外交官所說,中國的這位第一夫人在西安事變表現(xiàn)出具有一種要在前一個時代就會把她推上皇位的氣質。的確,宋美齡作為一個女性,憑借獨特的身份和素質,活躍在西安事變中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中,以其女性獨有的陰柔之性化解了男性政治中至堅的陽剛之性,讓西安事變得以及早和平解決。
3、寧陜雙方的溝通者
西安事變發(fā)生后,西安與南京斷絕了一切聯(lián)系。宋美齡盡全力溝通寧陜雙方,消除彼此隔閡與猜忌。首先,宋美齡要孔祥熙電張學良“尚希指定電臺一處,以便隨時通電而免延誤”[16](P405)。然后,她派端那去西安探明情況。無疑,派端那西安之行是明智之舉,給宋美齡、張學良,也給中共帶來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曙光?!盵17]宋美齡又排除重重阻撓派哥哥宋子文以私人身份赴陜。有學者文章對此評價,“宋子文赴陜使寧陜雙方有了進一步的溝通,為下一步和談作了有力的鋪墊?!盵18]宋美齡這些溝通寧陜雙方的舉措,無疑消除了雙方的隔閡猜忌,使她成為寧陜雙方的溝通者。
[1]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文章主要有:劉家富,夢翠平《宋美齡與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洛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陳莉莉,梁星亮《西安事變中的宋美齡》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王文鸞《宋美齡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的地位與作用》史學月刊,1996,(6);蔣文祥西安事變與宋美齡江海學刊,1997,(3).
[2]鄭茂良主編.社會學概論[M].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6.
[3][4][5][9][10][12][13][14]宋美齡.西安事變回憶錄[A]西安事變資料選輯[C]西北大學歷史系等1979年編印4月.
[6][7]汪新,王仲坤.1936:歷史在這里拐彎——西安事變始末記實[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7.
[8]張永濱.張學良大傳[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1.
[11]王朝柱,張學良與蔣介石[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
[15]《王文鸞.宋美齡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的地位與作用》[J].史學月刊,1996,(6).
[16]楊天石.中國近代史事鉤沉:海外訪史錄[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17]韓曉娟,李衡.宋美齡與西安事變[J]理論觀察,2008,(3).
[18]陳莉莉,梁星亮《西安事變中的宋美齡》[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