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紅
高職英語考試方式改進研究
徐 紅
目前各高職院校英語課的的考試模式還沒有從普通教育應試教育中完全擺脫出來,至今仍沿用傳統(tǒng)的期末總結性考試和閉卷筆試為主的考試方式,考試方法單一,沒有充分體現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考試測試的內容側重課本上的語言知識,與專業(yè)課程結合度低,實用性差,沒有能夠客觀地體現出《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為了全面、系統(tǒng)、客觀公正地評價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效果,以考促教,我們有必要對現行的高職英語考試方法進行改進,設計出相對完整、切實可行的、能充分發(fā)揮考試功能和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考試模式。
高職院校;英語考試方式;教學目標;改進方法
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的時間比較短,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考試制度還沒有從普通教育模式、應試教育中完全擺脫出來。目前各高職院校英語課的教學一直是以理論授課為主,考試方法也都是進行理論考核。盡管高職教育的教學思想、教學大綱和教材已有所改變,但英語測試命題中,舊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仍繼續(xù)影響著我們。我們的考試模式至今仍沿用傳統(tǒng)的期末總結性考試和閉卷筆試為主的考試方式方法,這種單一的考試方法,不能充分體現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測試的內容側重課本上的語言知識,與專業(yè)課程結合度低、實用性差,沒有能夠客觀地體現出《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社會對高職畢業(yè)生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改革高職教育相對滯后的考試模式,尤其是英語學科的考試模式顯得尤為迫切。為了全面系統(tǒng)、客觀公正地評價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效果,達到以考促教的目的,有必要設計出相對完整、切實可行、能充分發(fā)揮考試功能和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考試模式。
其一,考試內容過多地側重教材和課堂筆記,側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機械記憶?,F行高職英語考試測試的內容過多側重課本上的語言知識,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死扣課本、搞考前突擊,以及希望教師考前給重點的現象,造成考試功能部分缺失。
其二,“實用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現行高職英語的測試內容與專業(yè)課程結合度低,實用性差,沒有能夠客觀地體現出《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相當數量的學生通過了現行的高職英語考試并順利畢業(yè),就業(yè)后卻發(fā)現自己的英語水平不能以此為工具獲取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較難滿足工作中對英語的實際需要。這反映出偏離了高職高?!耙詫嵱脼橹?,應用為目的”教學目標的現行高職英語考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近年來,國內外大規(guī)模英語考試都進行了深度改革,如美國的托福(TOEFL)、英國的雅思(IELTS),以及我國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這其中包括測試內容與題型、考試方式以及計分體制與成績報告等方面的改革。其改革的目的在于能夠更全面地考核考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使測試更合理,更接近生活中的語言運用能力。這對改革現行高職英語考試、構建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英語課程考試模式起到參照和示范的作用。
其三,現行高職英語期末總結性考試方式方法單薄,輕學習過程,重“一錘定音”的結果。很多學生平時學得吃力或不認真學,期末考試時臨時抱佛腳,按照老師給定的范圍死記硬背,也能勉強合格,這種“一錘定音”考試反映不出學生的真實能力。筆者曾在高職學生中作過問卷調查,學生在回答“你認為現行的期中或期末考試能多大程度上反映出你的英語學習情況 (填寫百分比 )”一題時,大部分學生填寫的是30%-70%之間??磥?,學生對現行的期中或期末考試的認可度并不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規(guī)定,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必須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具有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yè)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并為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礎。英語的教學內容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為度。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加強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
考試不是目的,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荚噾摓榻虒W目標服務,以考促教。筆者認為,高職英語考試方法的改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改良試卷,以考查應用能力為導向,與專業(yè)課程相結合,使考試內容綜合化,突出實用性。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必須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為此,現行的高職英語考試試卷中對詞語用法、語法結構的考核還要保留,在考核“學生掌握必須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同時,著重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做到科學規(guī)范。
對于“具有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yè)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并為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礎”這一教學目的,在試卷中可以從閱讀和翻譯題著手改進:試卷中的閱讀和翻譯題要有50%或更多(比例數可以隨著學生的年級循序漸進)的比例涉及與學生本專業(yè)相關的英文資料 (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充分涉及此方面內容),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試卷中的作文題以應用文寫作(Applied Writing)為主,體現出“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加強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
經過改良后的高職英語考試試卷,能更加充分地體現 “強調打好語言基礎和培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并重;強調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實際從事涉外交際活動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重”的教學目標。
第二,豐富考試方法?,F行的高職英語考試是期末總結性的考試方式,考試方法單一,沒有充分體現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與我國高職高專相對應的一些國外院校,其考試內容與方法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做法。如:美國社區(qū)學院大多數課程以形成性考試為主、總結性考試為輔,在教學過程中以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經常性考核,學生提交的作業(yè)、論文、設計或專題答辯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大于期末考試比重,其考試方法靈活多樣,一些學院在期末考試中提供多種考核方式,如筆試、筆試加口試及口試等,供學生自由選擇。
澳大利亞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考試方式靈活多樣,可采用觀測、口試、現場操作、第三者評價、證明書、面試、自評、案例分析報告、論文、工作制作、筆試和錄像等12種標準測試方法中的某幾種組合進行考試。評價體系注重的是過程考核,而不是結果考核。這些方法能夠全面客觀地考查課程的重點要點,強調學生平時的學習和資料的積累,并側重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方法的綜合利用,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考核的結果也能更如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能力。
我們應在現行的(期中)期末總結性考試的基礎上,豐富的考試形式,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構建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英語課程考試模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即學生的平時成績,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英語語音:練就一口漂亮純正的發(fā)音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而在試卷上是體現不出這一項的。我們可以利用課堂時間和教學內容,通過朗讀、背誦、口語活動等形式在教課的同時隨時檢查并記錄學生的英語語音成績。
(2)口語考查:《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指出高職、高專所培養(yǎng)的學生是從事技術、生產、管理、服務工作的高等應用型人才。這些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性交流,而是為了從事相關涉外業(yè)務工作,強調“目前要特別注意加強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睂W生的口語水平在試卷上同樣不易被直接體現出來。我們可以結合平時教學,通過學生的speech、class report,以及學生自主進行的英文模擬談判、英文小品、英文情景劇等來評價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3)單詞測試: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英國語言學家D.A.Wilkins曾說:“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庇纱丝梢娫~匯在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性。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較差,英語底子也相對薄弱,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因“才”施教,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學過的單詞經常進行階段性的測試或詞匯量比賽,并把單詞測試成績體現在期末的總評成績中,以鞭策學生及時記憶并積累所學單詞。
其他形式如英文手抄報、英語才藝(唱英文歌,英文配音等)、英語閱讀筆記、英語作業(yè)與課堂參與情況等等,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酌情選擇。
第三,加大平時考核力度,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對學生的評價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英語期末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英語語音、口語考察、單詞測試、其他)和期中期末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和期中期末成績在綜合評價時各占多大比例為宜,老師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一步研究與實驗。在加大平時考核力度、注重學習過程的導向下,我們認為平時成績至少應占到總評的50%,其中英語語音占到總評的10%,口語考查占到總評的20%,單詞測試占到總評的10%,其他如作業(yè)與課堂參與情況等,占到總評的10%;期中期末成績占總評的50%。這樣就能夠督促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增強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完善意識,更加注重平時學習。
總的來說,考試的作用是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實現教育目標的程度,發(fā)揮考試的督導功能和教育教學等功能,充分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F行的高職英語考試應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考試模式,豐富考試方法,構建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英語課程考試模式,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最大化地對高職英語教學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2]杜立紅.高職英語考試方法改革與研究[J].考試周刊,2007(40).
H319.1
A
1673-1999(2010)02-0202-03
徐紅(1972-),女,山東青島人,碩士,山東外貿職業(yè)學院(山東青島266071)公外部英語講師。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