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琴
戲曲藝術的歷史告訴我們:流派藝術是戲曲藝術的主要審美特征之一,評劇如此,評劇旦行亦如此。因此,研究探討評劇旦行的流派藝術,不僅對于評劇旦行表演的發(fā)展與提高有益,對于評劇藝術整體的推進,也有理論參照價值與實踐啟示作用。本文結(jié)合筆者個人評劇旦行表演藝術的實踐,就此發(fā)表若干淺見,以就教于專家和同行。
戲曲流派是藝術風格上相似相近的表演藝術家共同形成的藝術派別。戲曲的繁榮與發(fā)展是憑借卓有成就的千千萬萬藝術家革新創(chuàng)造而推進的。其中許多藝術家形成了獨特的表演特色和演唱風格,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不同的流派。
戲曲流派構(gòu)成的核心,是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根據(jù)自身對戲劇中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獨特體驗,并結(jié)合自身的表演特長加以表現(xiàn)的具有個性的藝術風格。概言之,流派的核心與基礎是風格。
而風格又是藝術個性的集中體現(xiàn)。藝術創(chuàng)作以個性為貴,于是個性→風格→流派,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鏈,也成為藝術的閃光點與動人點,這也正是流派藝術的審美價值所在,它的重要價值也正在于此。
戲曲流派也是戲曲劇種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凡發(fā)展成熟的劇種,多有流派出現(xiàn)。例如京劇的“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茍(慧生),“四小名旦”——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就共有八大流派,此外尚有“筱(翠花)派”、“關(肅霜)派”等等,僅旦行流派,就數(shù)不勝數(shù),象征著京劇藝術的輝煌和成熟。而其他戲曲劇種中旦行的流派藝術,也爭奇斗艷,各放其輝。例如漢劇中的“陳(伯華)派”、豫劇中的“常(香玉)派”、“陳(素貞)派”、“崔(蘭田)派”、“馬(金鳳)派”,越劇中的“傅(全香)派”、“袁(雪芬)派”,滬劇中的“?。ㄊ嵌穑┡伞保磩≈械摹绑悖ㄎ钠G)派”等等,真可謂流派紛呈,韻味迥異,魅力四射,各具風采,成為中國戲曲感動觀眾、馳名中外的一大主要因素,這也是流派藝術的又一重要意義。
評劇旦行藝術流派也許許多多,其中代表者,標志著評劇出現(xiàn)女演員之后旦行的三大歷史階段,有以下三大流派。
第一是“李(金順)派”。李金順是“奉天落子”時期的代表人物,她以青衣為主、花旦為輔,以唱功見長,她采用真假聲“兩合水”唱法,主要特征是拔高音,形成了新穎流暢、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當時評劇青年演員爭相效仿,也受到觀眾的歡迎,曾紅極一時。其代表劇目有《王少安趕船》、《杜十娘》、《珍珠衫》、《芙蓉花下死》、《愛國嬌》等。
第二是“白(玉霜)派”。白玉霜生于1907年,卒于1943年,她是評劇走向全國時期的代表人物。她先后在山東、東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廣獲盛贊,曾有“評劇皇后”的美稱。她根據(jù)自己的嗓音條件,以“大本嗓”唱法為主要唱法,即真聲唱法,共鳴位置偏低,聲音位置靠后,但具有吐字清楚、中音深沉等特點,從而形成了婉轉(zhuǎn)低回、深厚綿長的藝術風格。白玉霜專工青衣,代表劇目有《珍珠衫》、《桃花庵》、《鋸碗丁》、《可憐的秋香》、《玉堂春》、《西廂記》等。
第三是“新(鳳霞)派”。新鳳霞橫跨解放前后兩大歷史時期,是跨時代的代表人物。她運用真假聲結(jié)合的唱法,并充分運用各共鳴器官(胸腔、頭腔、鼻腔等),擴大了音量,拓寬了音域,音色圓潤甜美、明亮悅耳、清脆婉轉(zhuǎn)、醇厚傳神。尤以“擻”和“疙瘩腔”見長,被譽為“戲曲的花腔”。她兼演青衣、花旦兩行,唱、念、做、打皆精,并達到了聲情并茂、精致超凡的藝術高度。
當今評劇舞臺上,仍以“白派”與“新派”兩大藝術流派為旦行藝術流派的主流,“白派”的繼承者有后來的“小白玉霜”,也專工青衣,代表劇目有《秦香蓮》、《金沙江畔》等;“新派”傳人有谷文明,代表劇目有《楊三姐告狀》、《槍斃駝龍》、《楊乃武與小白菜》等。
除了上述三大流派以外,還有值得一提的是評劇男旦藝術流派。
一個是張鳳樓的“張派”。張鳳樓藝名“葡萄紅”,是評劇初創(chuàng)時期“唐山落子”的男旦演員,以青衣為主,兼演花旦,唱腔高亢流暢,板頭瓷實,字正腔圓,節(jié)奏多變。
另一個是金開芳的“金派“。金開芳也是“唐山落子”時期的男旦,工花旦,唱腔清新活潑、風趣本色。
還有月明珠的“月派”。月明珠也是“唐山落子”時期的男旦,青衣、花旦兼擅,唱腔甜美、清新流暢,評劇“反調(diào)”為他首創(chuàng)。
評劇旦行的流派藝術,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成功經(jīng)驗。
其一,流派藝術是藝術家獨創(chuàng)精神和多方面藝術才能的展現(xiàn)。戲曲流派藝術均以首創(chuàng)藝術家個人的名字命名,足見其個體創(chuàng)造的分量。評劇旦行流派也是這樣。其二,流派藝術是長期藝術實踐的結(jié)果。沒有演出實踐,就沒有流派,實踐出真知,實踐出流派。其三,流派藝術以劇目為載體,以角色的人物塑造為中心,以劇種特色為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