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慧
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機體胰島功能的減退、胰島抵抗等因素導致患者出現(xiàn)糖、蛋白質、脂肪以及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并引起諸多并發(fā)癥。據流行病調查學顯示,我國每年新增糖尿病120萬人次[1],糖尿病已經成為位居第五位的慢性疾病[2]。因此,對糖尿病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對其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3],所以,我們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臨床調查與分析,以期控制和預防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3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41~69歲,平均年齡(52.8±4.9)歲;入選對象在以前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及系統(tǒng)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動,且患者及家屬有參加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愿,同時排除心、腦、肝、腎等器官具有嚴重疾病以及因語言障礙、智能障礙影響交流溝通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設計糖尿病問卷調查表,由專人對患者健康教育情況進行統(tǒng)計,內容包括:糖尿病飲食知識、鍛煉知識、降糖藥物知識、血糖監(jiān)測情況以及患者遵從醫(yī)囑情況等。
1.3 健康教育方法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兩個月的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在患者就診時由護理人員對其建立卡片(包括個人信息、既往史等相關資料),并向患者講解糖尿病及用藥知識;集中安排八次糖尿病知識講座,對所有參加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屬進行每周兩次糖尿病知識的講解,共計四周。從第五周開始組織患者相互交流經驗、學習心得、同時進行提問,1次/周,共四周。同時在患者學習過程中給予個體化指導、加強患者遵醫(yī)行為。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3.0進行分析。
2.1 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見表1。
2.2 患者遵醫(yī)情況 見表2。
糖尿病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為了使患者能夠在不增加醫(yī)療費用開支的基礎上,保證正常生活質量,我們護理人員試圖嘗試一些合理、科學的方法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首先,我們通過本次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患者對糖尿病知識(如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并發(fā)癥、胰島素的合理應用等)和遵醫(yī)行為等相關方面知識掌握甚少,所以我們護理人員便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并取得了較好效果(從表1及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健康教育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糖尿病的基礎知識教育,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病程進展、并發(fā)癥的防治以及患者出現(xiàn)糖尿病緊急情況時如何處理。(2)心理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服藥以及多種并發(fā)癥和自身經濟狀況等方面的影響,極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心理,因此,針對這部分患者我們多與患者溝通、多交流、多幫助、多講解,達到消除其不良心理的目的,使他們樹立起生活的勇氣與信心,從而能夠積極配合治療。(3)飲食健康指導,教育患者和家屬如何根據自身情況(身高、體重、生活習慣及活動量等)計算每天機體所需總熱量,然后制定合理食譜(三餐分配可按照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此時需要注意講解的是飲食應遵循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原則,同時保持合理的脂肪攝入,例如可以食用魚蝦、芹菜、韭菜、瘦肉等??傊灰3趾侠斫】档娘嬍沉晳T不但可以控制好血糖,而且還有助于胰島功能的恢復。(4)鍛煉指導,首先囑咐患者應遵循有規(guī)律、循序漸進的合理鍛煉;同時注意鍛煉中應避免空腹鍛煉,鍛煉方法應以散步、慢跑為主,鍛煉時間宜餐后1~1.5h,時間以30~60min為宜,每周鍛煉4~5次為好。(5)降糖藥物應用教育指導,講解降糖藥物服用時間、適應癥和禁忌癥,以及用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相關問題,對于胰島素應注意胰島素的使用方法(正確的注射步驟、角度,讓患者及家屬掌握“三準一注意”[4]的原則(即時間準、劑量準、劑型準和注意注射部位);另外,對于口服的降糖藥物需注意服用時間,如磺脲類藥物應在餐前半小時服用、雙胍類藥物需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等。
表1 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n(%)]
表2 患者遵醫(yī)情況[n(%)]
正確、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改變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還能加強患者遵醫(yī)行為,從而為控制血糖、延緩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787-809.
[2]潘長玉,田慧.我國老年醫(yī)學50年進展—糖尿病[J].中華老年學雜志,1999,18(5):278-279.
[3]吳勝利,尤努斯,米敬軒,等.克拉瑪依市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及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06,22(7):499-501.
[4]崔俊梅.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包頭醫(yī)學,2009,33(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