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林 (浙江縉云縣人民醫(yī)院 321400)
細菌性陰道病(BV)是由于陰道內(nèi)正常菌群數(shù)量減少,加德納菌、厭氧菌數(shù)量過度增多所致陰道微生態(tài)改變。陰道分泌物檢測是BV患者的常規(guī)檢測項目,目前常用Amsel法檢測。我院從2008年2月份開展新指標BV三項聯(lián)合測定,并與Amsel法檢測進行對比觀察,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2008年3-6月來我院婦科門診就診的女性患者2450例的陰道分泌物?;颊吣挲g20~55歲,要求患者取樣前24小時禁止性交、盆浴、陰道灌洗及局部上藥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2.1 Amsel法及判斷標準 白帶常規(guī)檢測方法:①陰道分泌物用pH試紙檢測pH值;②滴1~2滴氫氧化鉀進行氨試驗;③在顯微鏡下觀察清潔度、滴蟲、霉菌、線索細胞。判斷標準:陰道標本液pH>4.5;白帶稀薄,面糊樣,有腥臭味;氨試驗陽性;線索細胞>20%;以上有三項陽性即可診斷為細菌性陰道病。由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固定操作。
2.2 三項聯(lián)合測定法及判斷標準 BV三項聯(lián)合測定方法:①將帶有標本的棉簽放入軟試管中,加400μl稀釋液中反復擠壓棉簽使分泌物析出;②在反應裝置的三個孔中每孔加一滴陰道標本液,然后在“唾液酸苷酶”反應孔加一滴“顯色液”;③將反應裝置放入37℃水浴箱中顯色15分鐘。判斷標準:過氧化氫異常,唾液酸苷酶陽性,白細胞酶陽性;三項陽性即可診斷。BV三項聯(lián)合測定方法所用的材料,由北京中生金診斷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聯(lián)合測試劑盒。
3.1 兩種方法各指標檢出情況 Amsel法四項中氨試驗陽性370例(15.1%),線索細胞>20% 349例(14.2%),pH>4.5 405例(16.5%),白帶稀薄,面糊樣,有腥臭味;診斷為BV 365例(14.9%)。BV三項聯(lián)合測定:過氧化氫異常1077例(44.0%),白細胞酶陽性878例(35.8%),唾液酸苷酶陽性375例(15.3%);診斷為BV 375例(15.3%)。
3.2 兩種方法診斷陽性比較(表1)
表1 兩種方法診斷陽性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兩種方法的一致性為99.2%[(360+2070)/2450]。兩種方法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6,P>0.05)。
細菌性陰道病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陰道感染性疾病,且易復發(fā),如果治療不及時可導致不良妊娠、盆腔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由于細菌性陰道病臨床癥狀不明顯導致病情易掩蓋和延誤,且易與滴蟲、霉菌造成混合感染。
BV三項聯(lián)合測定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通過檢測過氧化氫(陰道乳酸桿菌的標志物)、唾液酸苷酶(加德納菌、游動彎曲桿菌等BV致病菌的標志物)和白細胞酶(炎性細胞的標志物)三項指標來判斷BV。正常的陰道內(nèi)生存大量的乳酸桿菌,產(chǎn)生大量的過氧化氫來保持陰道弱酸環(huán)境。BV則是由于高濃度的加德納菌、彎曲桿菌等厭氧菌大量繁殖導致乳酸桿菌減少,弱酸環(huán)境破壞微生態(tài)失衡。當檢測的過氧化氫濃度<2μmol/L時,提示陰道微生態(tài)失衡;致病性厭氧菌同時分泌唾液酸苷酶,其唾液酸苷酶的活性與病原菌的數(shù)量成正比,檢測到唾液酸苷酶陽性提示細菌性陰道病,這是BV與其他陰道炎最根本的區(qū)別;白細胞酶陽性提示陰道黏膜的受損狀況,該酶測定可以幫助醫(yī)生了解陰道黏膜有無實在性受損,配合唾液酸苷酶即可確診BV。
BV三項聯(lián)合測定方法具有操作簡單、靈敏度高、快速有效的優(yōu)點,主觀影響因素比較小。而Amsel法是目前臨床檢測BV最廣泛使用的方法,該方法簡單、經(jīng)濟、有效,被稱為診斷BV的“金標準”,但實際操作卻存在影響諸多因素。首先,陰道分泌物檢測pH值的結果受宮頸黏液、性交、用藥等因素影響;其次,在氨試驗的檢測中,由于對氣味的辨別因人鼻靈敏度而異,其結果主觀性很強;還有顯微鏡下觀察清潔度、滴蟲、霉菌、線索細胞這項受顯微鏡質(zhì)量、標本的采集及操作者的經(jīng)驗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Amsel法難以適合臨床快速準確的客觀要求。
本次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表明,其一致性高達99%,筆者認為,BV三項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高、快速有效,而Amsel法更經(jīng)濟,兩者各有優(yōu)勢,在實際臨床操作中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