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雷 虹
在大力發(fā)展?jié)崈艄こ痰默F階段,對潔凈室機電安裝工程施工階段進行風險管理已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半導體行業(yè)、光學行業(yè)、LED行業(yè)、醫(yī)藥行業(yè)、光伏發(fā)電行業(yè)等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其產品的性能、質量、成本都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首先,風險管理能提供滿足產品所需的生產環(huán)境,能促進其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能促進其經濟效益提高,并保障其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其次,風險管理有利于各種資源的合理分配,而且有利于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及其不良后果。
項目風險管理是指在風險的識別和風險的度量等工作的基礎上,運用各種項目風險應對措施和管理方法對項目風險實行有效控制,以及妥善處理項目風險事件所造成的不利結果,確保項目總目標的實現[1]。項目風險管理的基本過程通常分為: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應對和風險監(jiān)控等階段。
在潔凈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的風險識別一般是由項目團隊依據項目的特點進行的。在項目的整個施工過程中,自始至終定期進行,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4]。首先是從項目總體識別項目風險,一般借助已完成類似項目的風險清單和各個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后果記錄來識別本項目中可能潛伏的風險;其次再借助潔凈工程機電安裝項目施工階段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盡量降低風險事件被遺漏可能性[6]。風險識別的步驟如圖1所示。
在對潔凈工程機電安裝項目施工階段風險因素識別后,進行歸類整理,建立潔凈工程機電安裝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的結構體系,并列出相應的結構表,風險評價和落實風險責任的依據。潔凈工程機電安裝項目施工階段整體來說,可能的風險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機電安裝項目施工階段項目專業(yè)分類表
項目風險評價是指對單個的風險事件和項目的總體風險進行評價的過程[6]。本文通過層次分析法對潔凈工程機電安裝項目的風險作出評價。所謂的層次分析法(AHP)是指將決策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7]。
1)層次分析法流程見圖2。
2)建立風險層次結構模型,如圖3所示。
3)建立判斷矩陣。層次結構模型做出之后,根據專家的知識,經驗進行判斷。為了方便計算,一般采用這樣的尺度,規(guī)定用1,3,5,7,9分別表示元素 i與j同樣重要、比較重要、重要、很重要、極重要。2,4,6,8表示1,3,5,7,9的中值,見表2。
表2 判斷矩陣
得到按列正規(guī)化后的判斷矩陣為:
4)一致性檢驗:查表得:RI=0.90,則 CI/RI=0.011/0.90=0.012 2<0.1。此時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5)風險排序。該潔凈工程機電安裝項目專業(yè)風險排序為:B1,B2,B3,B4。
6)依據以往類似項目的統(tǒng)計情況,暖通專業(yè)風險發(fā)生的概率一般為0.7,給項目造成的影響為0.8,則暖通專業(yè)風險值為0.7×0.8=0.56,為Ⅰ級風險,同樣可以估計內裝專業(yè)風險值為0.16,屬于Ⅱ級風險。管道專業(yè)風險值為0.08,電氣專業(yè)風險值為0.08,管道專業(yè)、電氣專業(yè)的風險值相對來說較低,屬于Ⅲ級風險。
當風險分析完成后,需要對各種風險制定應對策略和措施,其主要措施有:風險回避、風險轉移、風險減輕、風險接受。表3是依據不同的劃分方法識別出的風險后,進行的風險應對措施。
表3 項目施工階段各專業(yè)風險應對措施表
潔凈工程機電安裝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的控制與監(jiān)督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監(jiān)督與控制風險之所以必要,是因為時間的影響是很難估計的。因為,風險的不確定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隨著項目的進展,項目自身的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各種資料也非常多。這就使得原來所做的風險的識別、估計和評價是否正確,會越來越完善,量化的越來越標準。
[1] 胡振華,游達明,鄧田生.工程項目管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75-177.
[2] E.N.Wirba,J.H.M.Tah,R.Howes.Intelligent Risk Management for Construction.Project Control,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Shaping Theory And Practice,1996(3):189-197.
[3] 雷盛強.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M].第 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1-59.
[4] 劉迎春.建筑企業(yè)進行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處,2001.
[5] 劉津民,韓 明.土木工程施工[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6] 劉 鈞.風險管理概論[M].上海: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32-34.
[7] H.kulan,E.Erdem,F.Nasriand M.Paknejad.project planning and control:one enhanced.PERT net work[J].Int Project Management,1993,11(2):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