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玲玲
在普通中學的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個比較普遍并令人頭痛的現(xiàn)象,那就是學生在課堂上不配合,老師通常被迫上演獨角戲。我們常聽一些教師反映,教師備課很仔細,很深刻,上課前滿懷希望,慷慨激昂,激情四起,可是,一進教室上起課來,盡管自我感覺語言生動流暢,教態(tài)自然大方,但學生卻死氣沉沉,課上不愿回答問題,課后作業(yè)應付抄襲,老師的心情也隨之像霜打的茄子。
學生在課堂中的“不合作”現(xiàn)象與教師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筆者試著通過嚴格的管理來強制學生“合作”,但效果只能說是一時,學生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在一年的實踐教學中,筆者總結出以下三方面的對策,分別針對學生三方面的“不合作”。
一、銜接教育
小學升初中要進行銜接教育,初中升高中也需要銜接教育,筆者認為,初二過渡初三也需要銜接教育。銜接教育可以治療學生與教師“不合作”的癥狀。這里的銜接教育應該在初三開學的前兩個星期里進行,而不要急著趕進度。學生經過了一個暑假,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到初三緊張學習中去,他們需要一個過渡。這個時候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緩沖的空間。在前兩個星期里,與學生一起復習初一、初二的重要知識點,包括詞組,句型以及語法知識,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還不陌生,因此不會有壓力,樂于接受,這樣可以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步適應初三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授方式。
在銜接教育中教師不僅要做好知識的銜接,還要做好學習方法的銜接,行為習慣的銜接。在兩個星期里,教師要多跟學生談心,讓他們認識到學英語的重要性,鼓勵他們學好英語,并教會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己,做到與自己的合作,知行統(tǒng)一。
二、賦予英語濃郁的生活氣息
首先是教材必須與生活接軌。教學活動必須滿足學生的需要,教材內容必須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如日常禮儀、日常用語、口語交際、閱讀材料必須要有鮮活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符合學習者的民族習慣。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很喜歡學習日常習慣用語,尤其是在同學之間能慣用的表達, 比如,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你以為你誰啊?) Cut it out!(少來這一套!) Sorry doesnt cut it.(對不起是不夠的。) You stood me up.(你放我鴿子啊。) 等等。學生對此樂此不疲,耳熟能詳。其次是教學必須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語言存在的意義是表情達意,相互交流,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學生氛圍的營造,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用英語,邊學習,邊實踐,以用促學,學以致用。可以給學生這樣的話題讓他們各自表述不同的看法:如超級女聲比賽中,“誰將會是冠軍?”“李宇春穿裙子好不好看?”等。
三、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氛圍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教師的示范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之間的關系。有個比喻說,教材是腳本,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要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設計教學活動,然后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指導、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為了擴大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話題交流、情景對話或者問題討論,小組間實行競爭制度。教師要安排好學習任務,吸引全體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教師在課堂活動前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進行課堂活動時,多關注學生的意識,尤其是學習困難生。要考慮到給每個學生各種鍛煉機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各有所練,各有所得。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相互回答,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并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總之,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而自己做好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監(jiān)督和指導工作。當然,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建立互相督促的體制,保證課堂活動中同學之間合作地操練語言知識,活用所學知識。教師還要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時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
四、有效備課
對于一些學生與教師的“不合作”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通過有效備課來改善。備課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節(jié)課的效益。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和備練。筆者認為要使學生在課堂中與教師合作,首先教師必須備好學生,備好練。
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個體間的差異較大,教師要備好學生就必須“吃透”學生,因此教師不僅要認真研究分析學生的學習水平、接受能力,還要研究分析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況。備好練就是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可供課堂操練和練習的材料和方法,形式要多樣化,能使學生與同學、老師之間有盡量多的互動,防止學生“孤軍奮戰(zhàn)”。
教師在備課中要考慮檢驗學生任務完成情況的方式。比如在進行頭腦風暴后,讓學生跟著教師再朗讀單詞、詞組,之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記憶,再當堂抽檢一下學生的掌握程度,這樣可以提醒學生要開動腦筋,不合作就會“難堪”。這種檢驗方式也屬于備練的范疇,而提問哪些學生也要備一下。
備課過程是教師的虛擬上課過程,教師只有考慮周到地備好教材,備好學生,備好方法,備好練,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讓學生與自己合作。
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不要讓他們怕上英語課,而要讓他們喜歡上英語課。課前教師必須全面?zhèn)浜谜n,在課堂中進行愉快教學,把課講得生動活潑,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積極互動的氛圍,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讓每一位學生參與進來,并得到鍛煉和發(fā)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他們形成良好學習方法,適時給以激勵性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學生必定會樂于與同學、教師進行互動,合作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