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芬
【案例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課堂以嶄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課堂教學的過程成為師生共度的歷程、共創(chuàng)的體驗。改變“死讀書,讀死書”的現(xiàn)象,讓學生自主學習,已成為廣大教師普遍關注的教學熱點。教師如何通過隨機調(diào)控,使學生躍出教科書中簡單的框架,掌握學習方法,學活書本,擴充知識面,讓學生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這已成為中學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就其表達的內(nèi)容而言,語篇總是涉及各類學科、種種話題,又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與其綜合素質(zhì)息息相關。學生要學得好,首先要學得活,要學得活,就需要教師在每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堂成功的課,應該讓學生自始至終掌握主動權,教師只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只有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xiàn),學生才會產(chǎn)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學習當作一件樂事。其中一節(jié)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的課讓我印象尤其深刻,并真切感受到學生已經(jīng)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
【案例描述】
這是一個深秋的早晨,我微笑著走進教室,改變常規(guī)的Free Talk,而是開門見山地問學生:Do you like going shopping?學生一起回答:“Yes.” T:Lets go shopping, OK? Ss:That sounds good.于是,我讓學生觀看了生活中的一個購物片段,之后進行talk,自然的引出How much is…? Its… How much are…? Theyre…等談論價格的句型。在交流中,我很注意給學生一些能夠有發(fā)揮余地的input,激發(fā)學生反饋更多不同的output。這時,使我想不到的是學生通過這種活動,他們的學習激情立時提高,氣氛高漲,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
在Free Talk 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精神狀態(tài)不佳,于是臨時改變了事先設計的教學方法,就帶領學生做些游戲:Flash cards 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復習學過的有關服裝的單詞,看哪一組的學生反應最快。I say and you do 讓學生根據(jù)口令做動作,邊說邊做邊玩,在活動中復習句型。這樣輕輕松松的就復習了學過的知識,充分達到了“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效果。同時,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編“Go shopping”的課堂游戲,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學生在短短的幾分鐘內(nèi)編演好了游戲,我不得不佩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賦,他們把課文中的對話進行了擴展和延伸,將新知和舊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演得惟妙惟肖,他們不僅依托課本運用了課本中的語言結構,還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語言。學生在輕輕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覺就達到了教學目標。
在游戲結束后,望著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于是我隨機又設計了一個課堂的小插曲,說自己有些累,感到口渴,想喝水的這一幕:當時,剛剛做完游戲,我表現(xiàn)出很熱很渴的樣子,說:I feel very hot and Im very thirsty.然后就拿著杯子喝了口水,問學生:Are you thirsty? 這句話一出口,許多學生很快給了我不同的回應,有的說:“Im thirsty, I want to buy some juice to drink.”,有的說:“Me too. Can I get a drink?”,有的甚至已經(jīng)拿出自己的小水壺說:“Excuse me, can I drink my water?”接著我們討論了想喝什么飲料?到那兒去買?派誰去買?怎么買?我通過設計一些肢體語言與口語相結合的環(huán)節(jié),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雙重記憶能力。毫不費力的就讓學生聽懂﹑學會了今天要學的單詞和句型,并把相關課外句型自然的引入。這種形式調(diào)節(jié)了課堂的氣氛,使課堂氛圍高漲,無意之中讓學生成了本堂課的主人。
這節(jié)課接近尾聲時,我創(chuàng)設了購物的模擬情景,通過學生們自編的生活情景短劇,讓學生扮演生活中的shop-assistant和customers讓他們自己發(fā)掘go shopping時會碰到些什么問題。例如:區(qū)分商店的名稱,不同的商店運用的語言不同,以及在小商店購物時,如何討價還價等等。學生們想到的這些問題,有些與我事先考慮的不謀而合,而有些問題甚至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學生積極討論,有的準備用對話的形式;有的準備用自演的形式;有的準備用集體表演的形式,花樣還挺多。接下來的表演讓我一陣陣的驚喜,也讓我一次次震驚,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原本該發(fā)現(xiàn)而沒有發(fā)現(xiàn)的東西……
班里有個孩子竟然是個表演高手。開學半個多月,他從未發(fā)過言,上課小動作還不斷,我曾搞過突然襲擊,可他總是一言不發(fā)。今天,他破天荒地舉了手,我有些懷疑地叫他試試,沒想到他不僅講得正確、流利,而且還不時地模仿顧客和店員的動作、神態(tài),課堂氣氛異?;钴S。在激動之余,我不由一陣汗顏。教師不該帶著有色眼鏡看人,應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課堂,應給每位學生施展才能的機會——他們是表演的天才。
【案例分析與反思】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擺脫了習慣性思維方式的束縛,讓學生觀看生活中的一個購物片段取代常規(guī)的Free Talk,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約,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特別是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精神狀態(tài)不佳時,就臨時改變了事先設計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做游戲,取得了“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效果,這種以退為進的教學方式的調(diào)整,不是對學生無原則的遷就和退讓,而是為化解諸多不利課堂教學的主客觀因素所采取的有目的、有計劃、有作為的改革。教師的隨機調(diào)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一、精彩,在預設之外
沒想到,我無意中設計的一堂課,卻成了我與學生最快樂、最輕松也最滿意的一堂課。原來,上好一堂課,教師就不應該隨著教本亦步亦趨,學生也就不必隨著教師預設的圈套乖乖就范。沒有了這種束縛,就擁有了自由,師生就能以平等的身份出現(xiàn),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見,相互理解,相互欣賞。教師無所牽掛,心中只有學生,教師跟著學生的思路走,隨機調(diào)控,靈感疊出。學生無所限制,思維自由馳騁,在與文本、教師、同學的平等對話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真正成了英語課堂的主體。同時,讓我受到了啟發(fā),教師進課堂上好一節(jié)課,無疑對教師是個挑戰(zhàn),教師猜測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可能”,必須有靈活的應對能力。
二、人文,在課堂中凸現(xiàn)
教師不以原來機械的教學結構安排,根據(jù)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結構,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當中,使學生在老師“指南針”的“領航”中學會在散發(fā)思維中學習,在娛樂演練中學習,在注意力有效集中學習,使教學具有娛樂性,層次性,系統(tǒng)性,連貫性,實踐性,開放性,創(chuàng)意性和藝術性,課堂教學由原來的學生不想說,不會說到現(xiàn)在的學生“思如泉涌”,滿堂彩,教學的效果大大提高了。
三、潛能,在自主學習中發(fā)揮
在本節(jié)課中,我隨機調(diào)控讓學生編“Go shopping”的課堂游戲和最后讓學生模擬情景自編生活情景短劇的學習方式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他們以自己的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巧妙設計各種方式來展示。他們精彩的表演避免了句型的簡單機械的操練。那時的他們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們的內(nèi)部情感得到極大的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內(nèi)部驅動力得到充分的調(diào)動,他們是那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那么無拘無束地遨游于英語的海洋中。他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成為一種愉悅的體驗與感受。這節(jié)課中他們真正地因學習而快樂,為快樂而學習,無論是個性還是認知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各有不同,這已為多元智力理論與實際研究所證實。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出的空前熱情和聰明才智以及探究精神,是我們平時教學中很難看到的。由此我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教師不但要有高漲的工作熱情、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對學生心理的理解,對學生情感的尊重,更要有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理念。只有這樣,學生的分析、綜合、應變、交流、合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才有可能得以充分發(fā)揮。
【問題與討論】
本節(jié)課中,盡管安排了很多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參與面較大,參與頻次較高,但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不同,仍有少部分學生,特別是那些性格內(nèi)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表現(xiàn)不夠充分,有時不知該如何做。
成功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心智的奉獻,也是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他將深深地留在教師的記憶里,值得教師細心回味和深刻反思,激勵著教師不斷探索教學的真諦。教無定法,如何上好我們的課,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前行。
參考文獻:
[1]《英語新課程標準》
[2]《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