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 (西安 710100)石海萍 楊宗成 高 華
老年肺結核患者,由于體質差,細胞免疫力低下, 非常容易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因此,如何預防控制感染,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已成為臨床醫(yī)生面臨的重要問題,現(xiàn)對我院 2006年 1月至 2009年1月 80例老年肺結核患者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析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老年肺結核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 80例,年齡最大 82歲,最小 65歲,平均 72.2歲,菌陽 42例,菌陰 38例,并發(fā)呼吸衰竭 21例,糖尿病 9例,高血壓 12例,冠心病 4例,矽肺 2例。
2 診斷標準
2.1 菌陽肺結核[1]痰中查到抗酸菌桿和 X線符合活動性肺結核表現(xiàn)。
2.2 菌陰性結核[2]具備以下 3項:①典型肺結核臨床癥狀和胸部 X線表現(xiàn);②抗結核治療有效;③臨床經(jīng)痰病原學檢查及治療反應等排除非結核性肺部疾病和或肺外組織病理或抗酸桿菌檢查證實肺外結核。
3 痰細菌培養(yǎng) 見表 1~ 2。本組中痰培養(yǎng)結果革蘭陽性菌 26株(占 27.4%),革蘭陰性菌 50株 (占52.6%),真菌 19株 (占 20%)。
表1 26株革蘭陽性菌種分布
表2 50株革蘭陰性菌種分布
4 微生物藥物敏感試驗 見表 3。 76株致病菌中,克林霉素耐藥 70株,占 92.1%;青霉素耐藥 60株,占 78.9%;氨芐青霉素耐藥 55株,占 72.4%。
表3 76株致病菌耐藥分布
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肺結核逐漸增多,由于老年人體質差,肺臟的生理功能呈退行性改變,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明顯下降,加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容易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對老年肺結核的預后產(chǎn)生不良影響。本組菌種分布,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占 52.6%,革蘭陰性菌種肺炎克雷伯桿菌占 21%。革蘭陽性菌次之,占 27.4%,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另外,真菌的感染率明顯上升(占 20%),明顯高于相關報道[3]。從藥敏結果分析,本組對第 3、4代頭孢的耐藥率明顯升高,可能與近年來 3、4代頭孢類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相關,另外對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的耐藥率也明顯升高,與兩種藥物作為抗結核藥物長期使用,導致細菌耐藥有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不規(guī)則的抗結核治療方案,容易導致老年患者體內(nèi)菌群失調(diào)引發(fā)二重感染,相反,SM Z、紅霉素的耐藥率比較低,在老年肺結核的治療中必須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及時檢測細菌菌種及其耐藥性,避免濫用抗生素,降低耐藥性的產(chǎn)生,預防二重感染,對老年肺結核并發(fā)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醫(yī)改司.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1998:18-20.
[2]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24):71-72.
[3]董志云,于 森,杜云澤,等.156例肺結核患者下呼吸道致病菌種鑒定及臨床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1992,21(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