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玲
上海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遙遠(yuǎn)的地名。遙遠(yuǎn)到我只能夢見它,夢見有他的那座城。
每次都會留心電視上關(guān)于上海的一切。一張圖片,一段文字都會讓我咀嚼好久,然后,在心里回味出上海的樣子。
上海是一個高傲的城市。如東方明珠那般讓人敬仰。它站在高不可及的地方俯瞰整個中國。上海的骨子里流著高傲的血,所以才會有上海那般高傲的人。
習(xí)慣了在中國地圖上尋找長江,順江而下,目光便定格在入??谔幠莻€不大的地方,醒目地寫著——上海。然后用直尺量出上海到鄂西北山區(qū)的直線距離,然后在草紙上按比例算出實際距離,一成不變的數(shù)字——846km。這是我的目光無法觸及的距離。
我喜歡這座城,不是因為它的繁華,繁華背后總會掩藏著蒼涼,因此,我不迷戀。只是這座城里有一個我永遠(yuǎn)都會記得的人。黃嵐在《人與城》中寫到:城是一種凝固的靈魂,因此才會有因為一個人,愛恨一座城。對城的感情源于對人的感情,一切的靶向是這個人;而城,不在這里,也總會在那里。就好像我每次在電腦上打“上海”,都會打成“傷害”。而繁華且蒼涼的上海帶給我的卻是溫暖。
他是那樣內(nèi)斂而冷漠的孩子,可偶爾笑起來,卻像陽光般明媚。也許時間太久,他已經(jīng)忘了有一個我的存在。城市可以掩埋一個人的記憶,更何況是上海那樣一個燈紅酒綠的城市。唯一掩埋不了的是他在我心里的那份純真。
上海是繁華的。也許是那些繁華絆住了他的腳,包圍了他的心吧!他總在那座城里停留,偶爾回來歇息幾天,便又風(fēng)塵仆仆地奔向那個充滿繁華喧鬧的城市。我總在這座山城靜靜地看他來去,以仰望的姿勢給他最深切的祝福。
于是,我的目光總在那座叫上海的城市停留。在夢里與它會晤,用心去丈量我與它、與他的距離,去懷念那個沉默寡言、很少笑的孩子。
之所以稱他為孩子,是因為在記憶里停留刻畫的樣子還是孩子時期的他。我更愿意記得孩子時期的他。雖然是些屈指可數(shù)的記憶和零零碎碎的只言片語,卻讓我記住了他,記住了他現(xiàn)在所在的那座城,繼而喜歡上帶有他的氣息的城市。
上海是繁華喧鬧的吧!民國時的上海灘便是驕奢繁華的代名詞??墒?小五,在那充滿驕奢喧嘩的城市你不會孤單嗎?
好久都沒有那座城里的你的消息了。是不是城市的繁華已經(jīng)將你掩埋,你的心已經(jīng)在那繁華中迷失了方向?我無法想象上海的樣子,只能用大把大把的繁華來描繪,渲染,我的目光只能在這座小山城徘徊,無法觸及到那個有你的世界。
夢里的上海,夢里的你,越發(fā)地不真實起來。時間模糊了關(guān)于你的那些記憶。好像一切關(guān)于你的記憶都只能在夢中的上海里浮現(xiàn)了。
學(xué)校:湖北房縣第二中學(xué)
導(dǎo)師:劉海艷
點評:繁華事散逐香塵,藏在心間的,是淡淡而長久的思念。文章從上海的繁華、高傲寫起,進(jìn)而筆觸轉(zhuǎn)向?qū)戇@座城市背景下的人——小五。緩緩的節(jié)奏,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對他深深的想念。結(jié)尾頗具特色,記憶中的人、城市,都定格在夢中的模糊縹緲之中,令讀者回味無窮。(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