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文,焦桂萍,袁志柳,王先勇
(貴州省人民醫(yī)院干醫(yī)科,貴州 貴陽 550002)
慢性腦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大腦出現慢性的廣泛的供血不足,引發(fā)腦部缺血缺氧而出現一系列腦部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的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慢性腦供血不足(CCCI)病因主要是腦動脈粥樣硬化。近年來的研究資料顯示,血管的粥樣硬化進展期,炎癥反應可能起了重要作用,處于一種低度慢性炎癥狀態(tài)。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是重要的炎癥標志物之一,它是由各種細胞因子(如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 a)誘導肝臟細胞產生。高脂血癥也是腦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因此我們對CCCI血清hsCRP、TNF- a、IL-6水平、血脂濃度進行檢測.探討血清hsCRP、TNF- a、IL-6水平和血脂異常在發(fā)病機制中的關系和作用。
正常對照組為貴州省人民醫(yī)院門診體檢健康人群,無肺、心、腦、肝、腎等疾病,無吸煙史,共30例,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齡65~84歲,平均(74.5±6.3)歲。CCCI組為2007年收住貴州省人民醫(yī)院干醫(yī)科慢性腦供血不足的患者,符合日本2000年修訂的CCCI診斷標準[1]:(1)有頭暈、頭痛、頭沉三者之一,可伴睡眠障礙、記憶力障礙等自覺癥狀。(2)支持動脈硬化所見:如伴高血壓病、眼底動脈硬化改變或可聞及頸部血管音。(3)未見大腦的局灶神經體征。(4)CT/MRI掃描未見血管性器質性腦改變。(5)排除其他疾病導致的上述自覺癥狀。(6)年齡在45歲以上。(7)TCD提示腦灌流動脈有閉塞或狹窄改變;頸部血管超聲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管腔狹窄表現。符合1、3、4、5、6、2或7者人選。 排除標準:各種急慢性炎癥、腫瘤、血液病、有明顯的肝、腎、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共30例,男性29例,女性1例;年齡65~89歲,平均(75.1±7.1)歲。
CCCI組及正常對照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正中靜脈血,用EDTA抗凝后,送實驗室離心分取血清,置-20℃冰箱保存待檢,并同時送靜脈血到省醫(yī)化驗室查血脂濃度。
全自動酶標儀,美國Bi-Tek公司生產,型號為WLX-80;KC4定量軟件,天津秀鵬生物開發(fā)有限公司;hs-CRP測定試劑盒購于北京九強公司;人TNP- a ELISA 和人IL-6ELISA試劑盒購于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血脂[TC TG HDL-C LDL-C ApoB Lp(a)]的測量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7170A,Hitachi,日本)。參考范圍如下:TG 0.34~1.70 mmoL/L,TC 2.80~5.7 mmoL/L,HDL-C 0.60~1.60 mmoL/L,LDL-C 1.07~3.10 mmoL/L,ApoB 0.60~1.10 g/L,Lp(a)0-300 g/L。
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標本hsCRP的OD值,用雙抗體夾心ELISA 法測定標本TNF-a和IL-6的OD值。分別建立標準吸收曲線,并通過KC4定量軟件分別計算出hsCRP、TNF-a及IL-6的曲線方程,以OD值代人各自的曲線方程測定樣品中hsCRP、TNF-a及IL-6的濃度。
CCCI組 hs-CRP、TNF-a及IL-6濃度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 1。
表1 血清hs-CRP、TNF-a及IL-6 h濃度的變化(單位pg/mL,)
表1 血清hs-CRP、TNF-a及IL-6 h濃度的變化(單位pg/m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樣本數 hs-CRP TNF-a IL-6對照組 30 0.56±0.54 0.11±0.13 0.09±1.61實驗組 30 12.30±17.21# 0.90±0.58# 36.55±40.06#
表2 血脂[TC TG HDL-C LDL-C ApoB Lp(a)]濃度的變化
表2 血脂[TC TG HDL-C LDL-C ApoB Lp(a)]濃度的變化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樣本數 TG(mmoL/L)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ApoB(mg/L)) Lp(a)( mg/L)對照組 30 1.31±0.75 4.85±0.89 1.24±0.40 2.69±0.78 1.01±0.22 373.34±57.17實驗組 30 2.99±1.30# 4.87±0.70 0.93±0.30# 2.74±0.56 1.04±0.17 380.22±65.25
CCCI組的TG濃度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CCCI組的HDL-C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它參數2組之間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 2。
1989年、1990年WHO、美國在腦血管病分類中相繼取消了腦動脈硬化癥這一診斷名稱,但在1990年日本又提出了慢性腦供血不足這一名稱,于1991年日本第16次腦卒中學會上正式提出[2]。是指大腦整體水平的血液供應減少[低于40~60mL/(100 g腦組織·min)]的狀態(tài),而非局灶性的大腦缺血。其發(fā)病基礎是腦動脈粥樣硬化。我國在臨床上應用該名稱也較廣泛,1995年因考慮到該名稱涵義不確切,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等將腦動脈硬化癥和慢性腦供血不足等名稱從腦血管病分類中剔出。臨床工作者廣泛認為這一疾病群體確實客觀存在,僅在圖書館期刊網站查:1994年至2006年雜志上發(fā)表:以腦供血不足命題的文章7 373條,以慢性腦供血不足命題的文章598條[3]。在導致腦梗死的嚴重血流下降和正常腦血流之間,應存在一個輕度的腦血流量減少過程。在正常腦血管與動脈硬化性嚴重血管狹窄之間也應有一個演變過程。這是不言而喻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腦血管病分類中,重新建立這一診斷名稱非常必要。
CCCI多由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因引起,目前普遍認為腦動脈粥樣硬化(AS)是CCCI最主要、最基本的病因。高脂血癥也是CCCI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
實驗室和臨床證據已證實動脈粥樣硬化不是一種簡單的脂質沉積病,相反地,全身性的炎癥在動脈粥樣硬化栓塞的起始和進程過程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4]。單核細胞、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在硬化斑塊成分中占據重要比例,而且在斑塊解體部位可見大量炎性細胞浸潤,炎性細胞因子大量產生,包括TNF-a、IL-6等,進一步導致肝細胞產生大量急性時相反應物如hs-CRP等。因此hs-CRP常被用來更好地了解炎癥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5]。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炎癥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6]。腫瘤壞死因子- a(TNF-a)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物學活性的細胞因子,屬于一種前炎癥因子[7],它是炎癥反應的起使因之一。IL-6是由212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26kD的糖蛋白,是一種具有廣泛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細胞因子,主要由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內皮細胞及腦組織中的小膠質細胞產生,是一種重要的促炎性細胞因子。
本研究結果顯示CCCI患者血清hsCRP、TNF-a、IL-6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水平,這表明炎癥反應參與CCCI發(fā)生、發(fā)展。檢測三者對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診斷和預后具有潛在的臨床價值。
高脂血癥也是CCCI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CCCI的重要病理變化是由于血脂長期沉積在腦動脈,導致動脈硬化和血狹窄,引起大腦供血不足。流行病學臨床研究證明,HDL-C與動脈硬化成負相關,TG與動脈硬化成正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CCCI患者血清TG濃度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CCCI組的HDL-C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TG、HDL-C濃度與CCCI密切相關。
[1]近 藤.無癥狀性腦血管病への的對應頸動脈病變の治療[J].日內會雜志,2000,86(4):781.
[2]大友英一.腦梗塞と慢性腦循環(huán)不全癥〔腦動脈硬化癥) [J].腦と神經,1991,43:803.
[3]李建章.慢性腦供血不足新思維[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5):1.
[4]蔡文燦.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介素-6的應用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4,27:315-316.
[5]王 前,鄭 磊,曾方銀.超敏C-反應蛋白的研究現狀及臨床應用[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4,27:542-543.
[6]Maseri A.1nflartmmatio,atherosclerosis,and ischemic events exploring the hidden side of moon[J].N Engl Med,1997,336(IO):1 014-1 016.
[7]Zaremba J.Contribu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o the pathogenesis of stroke[J].Folia Morphol (Warbsz),2000,59(3):13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