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齊 馬福文
冠心病勞累性心絞痛為臨床常見、多發(fā)病,往往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中老年的身體健康,甚者危及生命。目前治療效果不盡理想。我們根據(jù)其臨床發(fā)病特點,結(jié)合中醫(yī)“勞則耗氣”、“不通則痛”之理論,認為氣虛血瘀是其基本病機,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立法,精心組方而研制成冠心合劑,用于治療勞累性心絞痛,取得良好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住院冠心病勞累性心絞痛患者100例,根據(jù)WHO對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1]和衛(wèi)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確診,辨證均為氣虛血瘀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42~75歲,平均(64±12)歲;病程最長26年,最短3個月。對照組50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齡41~76歲,平均(64±11)歲;病程最長25年,最短3個月。兩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相同的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方法:消心痛10mg,每日3次;腸溶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倍他樂克12.5mg,每日2次。治療期間,心絞痛發(fā)作時,兩組患者均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均作相應的系統(tǒng)治療。治療組加服冠心合劑 (黃芪60g,丹參50g,川芎30g,當歸15g,郁金15g,延胡索15g,砂仁12g,桃仁12g,薤白15g,炙甘草6g,諸藥加水,過濾粉塵,再加水煎2次,過濾濃縮,滅菌分裝即成),每日2次,每次150mL。兩組療程均為4周。
1.3 觀察方法 (1)每日觀察并記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部位、放射程度、持續(xù)時間以及硝酸甘油消耗量。(2)療程前后各記錄1次靜息心電圖。(3)療效開始和結(jié)束時分別于清晨空腹采血,作血液流變性檢測。
1.4 療效標準 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標準評價。(1)心絞痛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分為顯效(心電圖恢復至大致正?;蜻_到正常心電圖)、有效(ST段治療后回升0.05mV以上;在主要導聯(lián)倒置T波改變變淺或T波由平坦變?yōu)橹绷ⅲ?、無效(心電圖與治療前相同或比治療前加重)3級。(2)心絞痛癥狀療效評定標準:顯效:心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絞痛Ⅲ級減輕至Ⅰ級。有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及持續(xù)時間有明顯減少;心絞痛Ⅱ級減輕至Ⅰ級或Ⅲ級減輕至Ⅱ級。無效:心絞痛癥狀基本與治療前相同或癥狀加重。
見表1~表3。結(jié)果示治療組心絞痛及心電圖異常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 (P<0.05),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亦優(yōu)于對照組(P <0.05)。
表1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 n(%)
表2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n(%)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治療組(n=50)對照組(n=5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全血低切黏度(mPa·s)12.66±1.15 10.23±1.02*△12.68±1.13 11.08±1.06*全血高切黏度(mPa·s)7.69±1.09 5.52±0.86*△7.58±1.01 6.34±0.89*血漿黏度(mPa·s)1.99±0.24 1.85±0.16 1.98±0.13 1.88±0.15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2.52±0.54 1.97±0.44*△2.55±0.60 2.11±0.47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0.55±0.03 0.70±0.05*△0.56±0.06 0.57±0.09組別
冠心病勞累性心絞痛為臨床常見、多發(fā)病,屬中醫(yī)學“胸痹”范疇,往往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中老年的身體健康,甚者危及生命。根據(jù)其臨床特征,辨證為氣虛血瘀型。正如《靈樞·經(jīng)脈》所謂“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因此,我們從氣虛血瘀入手,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立法,精心組方,研制成冠心合劑,用于治療勞累性心絞痛。方中重用黃芪補氣為君,丹參、川芎、桃仁、延胡索、當歸活血化瘀通絡為臣,薤白、砂仁、郁金辛香行氣為佐,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藥合以用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標本兼治。藥理研究表明,補氣之黃芪與活血化瘀之丹參等合用,能明顯改善異常的血液流變學指標,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川芎、郁金、丹參、桃仁合用,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動脈血流量、減輕主動脈及冠狀動脈內(nèi)膜斑塊形成、減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等作用;黃芪、當歸合用,具有促進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增殖的作用,其機理可能是通過促進VEGF表達,增強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分化周期中的S期而發(fā)揮作用,參與了血管的生成。
本觀察表明,冠心合劑治療勞累性心絞痛療效滿意,臨床應用安全有效、未發(fā)現(xiàn)明顯毒副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1]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的使命名及診斷標準[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81,9(1):75.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第1輯)[M].19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