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杰,周承志,高長昀,羅雪挺,王頌揚,肖 遙,柳 強
銀丹心腦通膠囊由銀杏葉、丹參、絞股藍、燈盞細辛、大蒜、三七、山楂、天然冰片八味中藥組成,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我院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對銀丹心腦通治療高血壓病并腔隙性腦梗死進行了臨床觀察?,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共納入住院和門診病例共10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46歲~68歲;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 ,年齡47歲~69歲 。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高血壓病診斷標準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和舒張壓≥90 mmHg,腔隙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按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訂的診斷標準[1,2],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CT或磁共振成像(M RI)診斷。
1.2.2 納入病例標準 符合高血壓病及腔隙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年齡45歲~70歲,男女均可,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本臨床試驗。
1.2.3 排除標準 年齡在45歲以下,70歲以上;重度伴有意識障礙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管性癡呆者;假性球麻痹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者;患者原有其他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或肺源性心臟病等;急性心肌梗死3個月以內者;合并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級者;精神病患者;大量飲酒、吸煙患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予尼莫地平、腸溶阿司匹林及常規(guī)降壓治療。治療組加用銀丹心腦通軟膠囊(貴州百靈集團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兩組療程均為4周。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3]制定?;救?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顯著好轉:評分減少46%~90%;好轉:評分減少 18%~45%;無變化:評分減少≤17%;惡化:評分增加>18%。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用Wilcoxon秩和檢驗。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比較(±s)
組別 n 全血黏度mPa?s血漿黏度mPa?s血小板聚集率%纖維蛋白原g/L治療組 治療前 50 5.42±0.65 2.97±1.09 69.75±2.98 5.97±0.84治療后 50 4.05±0.231)2) 2.25±1.021)2) 64.09±2.571)2) 4.02±0.791)2)對照組 治療前 50 5.39±0.58 2.89±1.15 68.92±2.15 5.89±0.78治療后 50 5.12±0.67 2.78±1.12 67.95±2.531) 5.32±0.97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治療前后比較(±s)分
表3 兩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治療前后比較(±s)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50 14.5±3.6 6.3±2.81)2)對照組 50 13.4±4.8 7.7±2.71)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2.4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期間無不良反應出現(xiàn),治療前后進行肝腎功能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高血壓病與動脈內皮功能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左心室肥厚、肥胖、胰島素抵抗、糖代謝異常,交感神經(jīng)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過度激活有關。我國人群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腦卒中是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有研究提示腦卒中發(fā)病率約250/10萬人,而冠心病發(fā)病率約50/10萬人。腦卒中發(fā)病是冠心病的5倍。因此,我國心血管病防治的重點是預防腦卒中。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是高血壓,積極控制高血壓是預防腦卒中的重要措施。高血壓病并腔隙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心內科、神經(jīng)內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本臨床研究表明:銀丹心腦通軟膠囊配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高血壓病并腔隙性腦梗死療效優(yōu)于單用西藥組,且安全性好。
中醫(yī)認為高血壓病并腔隙性腦梗死的發(fā)生多與先天稟賦不足、長期飲食失衡、起居失宜及思慮煩勞過度有關。上述因素導致人體氣血陰陽運行失常、臟腑功能失調,氣滯血瘀,而致腦脈痹阻。銀丹心腦通軟膠囊主要成分為銀杏葉、丹參、燈盞細辛、三七、山楂、絞股藍、大蒜、天然冰片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腦梗死等。藥理學研究表明,銀杏葉提取物能減輕大鼠缺血性腦損傷[4];丹參促進纖維蛋白原溶解,使聚集的紅細胞解聚,同時通過拮抗Ca2+、Na+聚集而發(fā)揮其對腦水腫和繼發(fā)性腦損害的治療作用[5];絞股藍增加組織血流量與加快血流速度及增加腦動脈側支循環(huán)有關,對缺血性腦損傷可呈現(xiàn)較好的防治作用[6];燈盞細辛具有保護神經(jīng)元與防治細胞毒性、調節(jié)血管內皮功能、緩解腦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脂、調節(jié)免疫及減輕炎性反應、抗自由基損傷、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7-9];大蒜素有防治高血壓,穩(wěn)定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抗動脈粥樣硬化;三七有保護腦組織、降血脂、抗血栓、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10,11]。故諸藥相合,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凝集,治療心腦血管病確有良效。
[1]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中華神經(jīng)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2]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實用內科雜志,1997,17(3):313.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99.
[4]曹立梅,畢桂南,羅傳明,等.銀杏葉提取物(EGb761)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9、Caspase-3活性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06,28(8):1137-1139.
[5]呂冰,陳紅旗,趙勇剛,等.丹參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應用[J].醫(yī)師進修雜志,1999,22(1):19.
[6]史以菊,邢國慶,邱玉芳,等.絞股藍對小鼠腦血流量及耐氧能力的影響[J].現(xiàn)代康復,2001,5(5):117.
[7]金紅,宋紅濤.燈盞細辛治療急性腦梗死32例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2004,24(7):44.
[8]陳利英.燈盞細辛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華綜合醫(yī)學雜志,2003,5(11):32-33.
[9]虞炳慶,芮曉東,黃明章.燈盞細辛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華醫(yī)藥學雜志,2003,2(2):58-60.
[10]李韜,曲德英,雷波.三七粉對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醫(yī)研究,2006,1(19):17-19.
[11]姚小皓,李蘭軍.三七中人參三醇苷對腦缺血的保護作用及機制[J].中國中藥雜志,2002,27(5):37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