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沈文龍 許曉萍 周治榮
上海市龍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0233)
據(jù)統(tǒng)計,截止2007年10月底,我國累計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中,注射毒品傳播占38.5%[1],靜脈注射吸毒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傳播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2],而美沙酮替代療法是控制吸毒人員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徐匯區(qū)自2008年9月起開設美沙酮藥物維持門診,本次對2009年3至6月徐匯區(qū)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吸毒人群進行了健康問卷調查,采集血清應用免疫學方法進行HIV抗體等檢測,了解徐匯區(qū)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吸毒人員艾滋病高危行為和相關知識知曉情況以及HIV感染情況。
2009年3至6月徐匯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吸毒人員,共51名。
自制健康調查問卷,對調查對象開展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和行為特征以及毒品使用情況等的調查。在調查對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血樣送至徐匯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進行HIV、梅毒、丙型肝炎檢測。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錄入和統(tǒng)計分析。
51份調查表中男性46人,女性5人,年齡最小25歲,最大57歲,平均年齡41.98歲,年齡20~50歲的共41人,占80.39%;文化程度小學初中28人,高中19人,大專以上4人;未婚10人,在婚和同居24人,離異17人,離異占33.33%;職業(yè)中待業(yè)或無業(yè)的38人占74.51%;近半年生活費情況來源于社會福利的30人,占58.82%,僅有8人有固定工資,4人有臨時工資。。
51份調查表中8個關于艾滋病知識問題,答對合計364項,知曉率達89.22%。其中對于“一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從外表上看出來嗎?”和“蚊蟲叮咬會傳播艾滋病嗎?”兩個問題知曉率最低,分別是80.39%和72.55%,見表1。
51份問卷中首次吸毒年齡最小13歲,最大48歲,平均30.61歲。近半年吸毒方式單純口吸或燙吸21人,單純注射吸毒24人,注射和其他方式混用6人,分別占調查總數(shù)的41.18% 、47.06% 和11.76%;當前主要使用毒品海洛因50人,占98.04%,海洛因混用其他毒品1份。過去1個月平均每天吸毒次數(shù)最少1次,最多7次,平均4.05次。過去1個月平均每天吸毒花費最少50元,最多1200元,平均每天372.35元。被調查者中27人過去1個月有注射吸毒行為,均否認共用針具吸毒。
表1 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統(tǒng)計
51個調查對象中有30人有過性行為,其中29人3個月內(nèi)均只有一個性伴侶,1人3個月內(nèi)無性行為。29名有性行為的調查對象中最近一次發(fā)生性關系時使用安全套的只有4人,不使用者25人,使用率僅為13.79%。
51份調查問卷中近一年有38人接受過安全套宣傳和發(fā)放服務,有46人接受過社區(qū)藥物維持治療或清潔針具提供交換服務,有9人接受過同伴教育,有50人做過艾滋病檢測并知道結果,1人未做過艾滋病檢測。
51份調查問卷中21人感覺與家人關系良好,25人感覺一般,5人感覺較差。51份調查問卷中通過吸毒朋友介紹參加藥物維持治療的21人,通過社區(qū)媒體宣傳而來的30人。
51份樣本經(jīng)徐匯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檢測,H1V抗體全部陰性。RPR陽性2例,陽性率3.92%,HCV陽性31例,陽性率60.78%。
本次調查反映出美沙酮門診吸毒人員雖然半數(shù)以上人接受過預防艾滋病知識服務,但是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率與行為之間不呈正比,8個問題總的知曉率達到89.22%,但是仍有超過半數(shù)有靜脈吸毒行為(單純注射和混合方式吸毒者占58.82%),有性行為的調查對象中最近一次發(fā)生性關系時安全套使用率僅為13.79%。雖然調查對象不承認共用吸毒行為和多個性伴侶行為,但是通過交談得知其將共用針具的概念狹隘的理解為使用同一根針管針頭,而未將多人各自用注射器反復抽同一毒品和共用棉球當作共用針具,并且實驗室檢測結果RPR陽性2例,陽性率3.92%,HCV陽性31例,陽性率60.78%也可以說明吸毒患者有高危行為存在。所以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和高危行為干預是必要的。
通過本次調查也發(fā)現(xiàn)美沙酮門診吸毒人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者占92.16%,婚姻狀況中離異者占33.33%,待業(yè)或無業(yè)者占74.51%,生活費來源于社會福利者占58.82%,過去1個月平均每天吸毒花費每天372.35元,社會家庭關系調查中認為良好者僅有21人,認為一般和差的占58.82%。綜上所述,可見調查對象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吸毒更加影響其工作、生活以及與家人的關系。所以社會家庭的支持對于吸毒人員堅持美沙酮替代治療以及逐步回歸社會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1份調查問卷中通過吸毒朋友介紹參加藥物維持治療的21人,通過社區(qū)媒體宣傳而來的30人。沒有人經(jīng)過公安部門、非吸毒親朋及禁毒社工等介紹得知美沙酮治療,所以就美沙酮替代治療除了繼續(xù)加強社區(qū)媒體宣傳外,還可以通過多部門合作、禁毒社工教育、吸毒家屬教育等多種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美沙酮替代治療的有效性,使得更多的吸毒人員能夠早日參加美沙酮治療。
此次調查所反映出的結果,美沙酮門診吸毒人員以靜脈吸毒為主,有一定的艾滋病防治知識,但是還不全面,安全套使用率低,雖然未發(fā)現(xiàn)HIV感染者,但是有RPR和HCV抗體陽性,尤其HCV抗體陽性率高達60.78%,暴露了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的危險因素。今后針對美沙酮門診吸毒人員應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和促進其行為改善?!吨袊滩》乐温?lián)合評估報告(2007年)》中指出“繼續(xù)穩(wěn)步推進吸毒人群美沙酮維持治療工作,以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為平臺,開展綜合干預服務[1]?!彼晕覀兊墓ぷ鞒私】到逃托袨楦深A以外,還應該多種措施鼓勵他們堅持美沙酮替代療法,并增強社會家庭支持功能,減少對他們的歧視,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工作就業(yè)的機會,促使其改變高危行為或采用安全性行為,恢復他們的社會地位,使得他們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1]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lián)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中國艾滋病防治聯(lián)合評估報告(2007)[R].2007.
[2]鄭錫文.遏制艾滋病在我國經(jīng)吸毒及采供血傳播流行[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0,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