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芬
生成,是對教學過程生動可變性的概括。生成的教學過程是一個漸進的、多層次和多角度的非線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預定的軌道運作,常會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時,實際的教學過程要比預定的生動、活潑、豐富得多。從這個意義上看,生成似乎無法預料,一旦產(chǎn)生,都有可能改變預設的教學方案。可事實上,我們在預設教學時,會立體地進入頭腦中的虛擬“課堂”,明確需要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及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大體教學進程,讓自己、學生、課程、情境等因素互動起來,充分設想很有可能出現(xiàn)的種種情況。當這種情形出現(xiàn)時,自己能夠從容不迫地引導、點化:或放大,追問深入;或擱置,委婉拒絕;或縮小,迂回突破;或有的放矢地將其引向“精彩”。從這一角度看,更多生成是預約帶來的,生成是一種充分預約的精彩。
現(xiàn)以特級教師王崧舟執(zhí)教的《火燒圓明園》為例,來詮釋這種預約的精彩。
【片斷一】
師:打開課本,讀通課文,把句子讀正確,問問你自己都讀懂了什么。
師: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圓明園價值很高。文中說,其價值“不可估量”。
師:什么叫“不可估量”?
生:沒有辦法預測估計。
師:圓明園的毀滅,它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打開課文,映入你眼簾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還是不可估量,你的內(nèi)心是一種什么滋味?
生1:憤怒!那么美的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毀滅了。
生2:可惜。
師:建議你改一個詞,“可惜”不足以表達你的心情。
生3:痛惜。
生4:我對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感到失望,怎么連自己的后花園都保不住?
師:我相信每個同學看到“不可估量”這個詞,都有自己的感受,請你帶著這種感受讀。
(范讀——齊讀——指名讀)
師:(隨機評價)讀得很深沉。兩個“不可估量”一字一句地讀,可見你們的感受之深;凝重的神情足以表達你此時此刻的心情。老師想問你,此時你內(nèi)心的感受能估量嗎?
生:不可估量。
【賞析】
圓明園的毀滅,它的損失不可估量。王老師以此為突破口,在弄清楚“不可估量”的確切意思后,一個預設生成性問題——“打開課文,映入你眼簾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還是不可估量,你的內(nèi)心是一種什么滋味”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一問直接指向?qū)W生的內(nèi)心深處,它是一種閱讀后的意會,一種點化后的流露,更是一種激發(fā)后的噴涌。交流生成的內(nèi)容,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與文本主旨密切關聯(lián),都是教學目標觀照下的學生感受的真實流淌。我認為,王老師在設計這一問題時,對于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精彩了如指掌,不同的只是語言表達的方式及教師靈動隨機的教學點撥。
【片斷二】
師:就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偉、最珍貴的皇家園林,卻在一場空前的浩劫中化為灰燼。(課件呈現(xiàn):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這把火燒毀了什么?請你寫下來。
生1:這把火燒毀的不僅是圓明園,而且是整個國家的尊嚴。
生2:這把火把我們的稀世珍寶都燒成了灰燼,我痛惜,真希望時間能倒流,讓圓明園重現(xiàn)。
師:多么美好的心愿!但這只能是一個夢想!
生:百余年的圓明園,短短幾天就被燒毀了,這是國人的恥辱。我長大后一定要報效祖國。
生:我恨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圓明園的毀滅,成了我們永遠痛苦的回憶,永遠恥辱的回憶,永遠難以忘懷的回憶。
師:這把火,燒毀了園林藝術的瑰寶;這把火,燒毀了建筑藝術的精華;這把火,燒毀了耗資五億三千萬兩白銀、歷時151年才建成的萬園之園。但是,這把火,燒不毀英法聯(lián)軍的滔天罪行,燒不毀炎黃子孫的刻骨仇恨,更燒不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
【賞析】
有了對“不可估量”的真情灌注,有了“圓明園之最”的潛心體會,就有了率性而真實的疑惑涌動?!斑@把火燒毀了什么?”此時此刻,王老師已非常自信地知道,學生的回答除了燒毀奇珍異寶外,還一定會有更多的痛心疾首、真情噴灑。果然,生成精彩紛呈:“這一把火燒毀的不僅是圓明園,而且是整個國家的尊嚴?!薄拔液耷逭母瘮o能。圓明園的毀滅,成了我們永遠痛苦的回憶,永遠恥辱的回憶,永遠難以忘懷的回憶。”這哪里是回答問題,分明是在燃著一團怒火,燒著一腔熱血,燒著一顆赤心……
生成是動態(tài)可變、豐富多彩的,它呼喚價值引導,但更需要生本預約——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生命成長的發(fā)展為本的預約。這種預約,從文本出發(fā),深刻理解教材,以教師特殊的“職業(yè)眼光”挖掘出教材中的寶貴因素,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討論、批判、反思、質(zhì)疑的機會,課堂上就能生成更多的這樣的精彩。這種精彩是對預約了的生成的價值引導,是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建構。當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一切,尤其是一些具體而細微的細節(jié),不是都能預約到的。但由于教師的彈性設計已經(jīng)為這些“可能”和“不確定性”的發(fā)生留下了足夠的時空,教師已經(jīng)有足夠的思想和智慧的準備,當這些“可能”和“不確定性”發(fā)生時,老師就不會驚慌失措,亂了方寸,他依然能夠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出精彩來。歸根結底,這種精彩仍是預約的。如果一味強調(diào)生成“無法預約”,它就會變得不可捉摸,虛無縹緲,也將會對教師產(chǎn)生誤導,使其盲目追求生成,追求奇異,忽視教育的價值引導。所以,一句話,生成應是一種充分預約的精彩。
作者單位:溧陽市古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