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英
閱讀經(jīng)典名著,可以讓我們穿越時空,與古今中外的圣賢大師們對話、交流,陶冶情操;可以激發(fā)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內(nèi)心燃起熱愛祖國的熊熊烈火……經(jīng)典名著是人類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的精華,是每位中學生必須接受和傳承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墒窃诂F(xiàn)實生活中,中小學生閱讀名著的習慣、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大幅度地改進。語文教師應該首當其沖,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閱讀經(jīng)典名著的興趣,促使他們進行有效地閱讀,做到從經(jīng)典名著中汲取文化營養(yǎng),博采眾長,厚積薄發(fā)。
怎樣才能把名著閱讀進行到底?經(jīng)過深入地思考,筆者認為要把名著閱讀落實到實處,需要經(jīng)過下面幾個方面的努力,需要天長日久的堅持,需要拿出水滴石穿的精神。
一、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從思想上行動起來
語文教師要身體力行,推動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近年教育部在全國推行“雅言傳承文明,經(jīng)典浸潤人生”讀書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要真正做到好讀書、讀好書,教師就面臨著引導、鼓勵、幫扶、指點的重要任務,讓學生們先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從經(jīng)典故事入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初中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收知識的能力也很強,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幫扶到位,用名著激動人心的故事打開他們閱讀的大門,他們就會感覺到“別有洞天”。根據(jù)近幾年的不斷摸索和實踐,認為《水滸傳》里豐富多彩的故事最能為學生打開讀書的大門?!端疂G傳》中人物的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大俠風范令學生們羨慕不已。他們快意恩仇的故事令學生唏噓感嘆。在課堂上,教師饒有興趣地講述其中一個故事,到情節(jié)高潮時戛然而止,讓學生課余時間自己去閱讀、去體悟,故意留下懸念,這樣自然而然就掀起一股讀書熱潮。
二、低起點,小步走,方法到位,持之以恒
學生每天學習的時間有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讓學生一口吃成胖子。教師要給學生制訂切實有效的閱讀計劃,要讓學生做到每天看一點,每天講一講所看到的故事(向老師、同學或父母等),最好做到每周一小結(jié),每月一匯總,并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堅持看,自己調(diào)節(jié)適量就行。最好不要少于20分鐘。當然周末兩天自己可以適當加量。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的指導方法,開展各種語文活動,讓學生學會閱讀,并做到持之以恒。指導學生做到精讀和略讀相結(jié)合,做好筆記。教師還可以運用實例進行專題講座,讓名著走進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閑談時的話題。教師要開展競賽活動……教師的指導、幫扶一定要有序進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三、博采眾長、厚積薄發(fā)
名著,歷經(jīng)了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珍珠。名著,是發(fā)人深思的。手捧名著,讀進去,會忘記了現(xiàn)實的酸甜苦辣,會任由時間的風馳電掣,會和書中的人物一同哭、一同笑,會感覺時光流轉(zhuǎn),會想到要叱咤風云……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性閱讀,閱讀中絕不把原著奉為神圣,要勇于質(zhì)疑,大膽創(chuàng)新,說出自己的真知灼見。要有能看到文字背后“一把辛酸淚”的本領(lǐng)。要能對書中的某些觀點或看法加以辯證地分析,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就像《水滸傳》里的“愚忠”、亂殺無辜都是應該受到批判的。這一點在輔導閱讀中要讓學生感悟到。另外像人物評價也要實事求是,用辯證的觀點看。要善于從經(jīng)典名著中汲取有益養(yǎng)分,博采眾長,厚積薄發(fā),推動自己的進步。
讓教師和學生牽手,學生與經(jīng)典牽手,用心去讀書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縣青口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