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這份專業(yè)規(guī)劃不僅對世博會的公廁布局、數(shù)量和男女廁位比例做了模型預算,還對人們的如廁習慣進行了一定的描述。
有些問題,似乎拿不上臺面,但重要性卻幾乎是第一位的。比如廁所,如果心急火燎時還要在門口排上個半小時或者45分鐘,任何美好都會消失殆盡。即使一場盛宴,也只留下無窮悲哀。吃喝拉撒,沒有小事。
今年開春,離世博會正式開園還有三個月,相關設施還沒布置到位時,已有細心網友發(fā)帖詢問世博園里的如廁問題。當時這位網友在世博園內走過了三個片區(qū),見到了兩個廁所,一個是為世博工地上的工人們設置的簡易廁所,還有一個是正在裝修的新廁所。
世博會到底會布置多少廁位?
上海世博局工程建設指揮辦公室技術處主任周敏華給出了明確的數(shù)字,“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qū)里會有1.1萬多個廁位”。其中,在3.28平方公里的圍欄區(qū)內,主辦方配備了6000多個館外廁位,加上各個場館里為觀眾提供的廁位,總共9500個左右。而在圍欄外的各個出入口外廣場和21個停車場里,主辦方配備了1500個左右的廁位。
掐著秒表上廁所
世博會項目剛剛起步規(guī)劃時,沒人知道究竟需要多少個廁位。有人說5000個,也有人說2萬個,反正大家都明白一件事,女廁比男廁多就對了,但究竟要多多少呢?所有的經驗似乎都來自剛剛過去的兩屆世博會,尤其是2005年的愛知世博會留下的教訓,周敏華告訴記者:“愛知世博會的總結里,樣樣都好,就是如廁尤其是女性如廁成了大問題。”
愛知世博會按每天15萬人次的進場人次設置廁所,園區(qū)配有廁所62處,其中供參觀者使用的公共廁所約35處,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例均按1:1.5設置,每座廁所都設置了供殘疾人和老人等行動不便者使用的無障礙通道和專用廁位間,配有欄桿的嬰兒睡位,在女廁所內還設置了供小男孩使用的小型小便器。想法很人性化,但現(xiàn)實是,如廁排長隊成了普遍現(xiàn)象,特別是客流高峰日,比如在參觀人數(shù)達到18萬人次的2005年9月25日,所有公廁都在排隊,進女廁所排隊可能要15分鐘。
鄰國的前車之鑒,使得上海世博會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把“方便問題”擺在了心頭,每一位領導也格外留意這個問題。對于中國的涉外旅游來說,廁所從來是個大問題;而普通老百姓的方便問題,也曾經是各個城市的“窗口”,北京上演過一出實驗話劇《公共廁所》,說的是北京胡同里公廁的演變。曾幾何時,公廁是真正的公共空間,無遮無擋,人們安之若素,甚至蹲著聊天。隨后是公廁改建,有了遮攔,也有了收費。這幾年上海的公共廁所逐漸開始了免費開放,截至2009年底,中心城區(qū)和郊區(qū)城鎮(zhèn)有2800余座環(huán)衛(wèi)公廁和147座公園內的公廁全部實行了免費開放,響應的正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周敏華告訴記者:“世博會項目啟動時我們做過一份園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專業(yè)規(guī)劃,涉及很多衛(wèi)生問題,比如我們要布置多少廁所,垃圾如何運輸,現(xiàn)場如何清潔等等。上海環(huán)衛(wèi)部門參考了過去兩屆的世博會,以及這幾年在上海舉辦過的大型車展或露天活動,比如重大節(jié)日時在人民廣場等重點地區(qū)的公廁里進行的一些跟蹤測試,重點是男性和女性從進入廁所到走出來所需要的時間?!?/p>
這份專業(yè)規(guī)劃不僅對世博會的公廁布局、數(shù)量和男女廁位比例做了模型預算,還對人們的如廁習慣進行了一定的描述:通常,男性小解的時間在48秒左右,大解的時間在286秒左右;女性用廁的時間大概需要114秒。而人們上廁所的高峰時段一般是,上午的10點到12點,下午的1點到5點。
正是根據(jù)這些數(shù)字,專業(yè)人員計算出了世博園內的廁所配備。“根據(jù)世博會7000萬人次的人流量來測算,平時每天的客流量為40萬人,節(jié)假日的客流量可能在60萬人左右,極端高峰可能是80萬人。最后我們決定,根據(jù)60萬人次來配備廁所,讓大家基本不用排隊就能上廁所。而極端高峰時期,就增加移動廁所?!敝苊羧A說。
其實直到2009年7月,世博園區(qū)圍欄內的廁位數(shù)量還是8800個?!爱敃r我們是根據(jù)60萬人次來確定廁位的,那80萬人時可能稍微需要排隊。排多少時間的隊,人們能夠承受的時間到底是15分鐘呢,還是30分鐘?那時票務情況和各個場館內的廁所數(shù)量已經出來了,領導覺得應該更人性化一點,就決定還是根據(jù)80萬人次來配備廁位,尤其是增加一些應急廁所?!庇谑?圍欄內的館外廁位就從原定的5000個加到了6000個。
所有的預測都建立在平均狀態(tài)下,但這60萬人次不可能“平均進場”,更不可能“平均如廁”。“進場觀眾在區(qū)域分布上肯定有差異,我們說總體上不用排隊,但在某些區(qū)域可能就需要排隊,比如中國館附近,到時人流聚集的可能性很大;還有就是在餐飲區(qū)域,尤其是午餐和晚餐時間;另外還有一些場合要特別考慮到上廁問題,如進入世博園區(qū)的外廣場和內廣場,要特別考慮到大家進場前的如廁習慣,還有停車場里,如果長三角的觀眾坐著長途車過來,剛下車時就可能特別需要廁所。”
“男女”之比1:2.5
在6000個館外廁位中,只有5000個廁位是固定的?!拔覀冊谧畛醯脑O計里就需要1000個移動廁位,但上海目前沒那么多的移動廁拉,我們就以建造式的移動廁所,還可以用來調節(jié)男女比例。”
愛知世博會男廁女廁的比例是按照1:1.5來計算的,但是后來這個比例被現(xiàn)實證明存在問題。到底多少才合適呢?
1990年美國休斯敦一位名為WELLS的女士參加一場鄉(xiāng)村音樂會,結束后因為女廁排隊實在太長,跟著一對情侶一起去了男廁,這兩位女士都被警察檢舉,警察給每人開了兩百美元的罰單。后來,連正在上廁所的男士都出來作證,說闖入者“蒙著眼,不斷道歉”。被起訴后,WELLS收到了上千婦女的來信,表示愿意為她支付罰金。而一位陪審團成員說:“我覺得女人的需求已經被忽視很久了?,F(xiàn)在是我們重返公共建筑物,要求為婦女提供更恰當?shù)脑O施的時候了?!?/p>
1996年臺灣修改了新建公共建筑中關于廁所數(shù)量的規(guī)定,當時的臺北市長馬英九規(guī)定,臺北市的公共廁所,不管改建新建,一律按男女1:3的比例來建設。這個數(shù)字出自臺灣的大學女生們發(fā)起的一輪在公共場所“搶占男廁所”的運動,他們得出結論,男性單次使用廁所的時間是女性的四分之一,但在臺灣的每個公廁里,男廁廁位加上小便器都要多于女廁廁位。
10年后,重慶市公廁改造項目中的第一批39座公廁,將男女蹲位基本改為了2:3或1:1,以前這個比例多為3比2。而到了2009年,正式實施的《廣東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里規(guī)定,學校女廁的廁位應該比男廁多,當時這一規(guī)定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許多人第一次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我們根據(jù)調研得來的比例是1:2.2-2.5,世博園內的獨立式公廁能做到1:2.5,但場館里的廁所涉及到土建規(guī)范問題,不能按照1:2.5,有部分可能還是1:0.5(最基本的配備,男廁所內2個蹲位,2個小解位;女廁所內2個蹲位),一般情況也都是1:1,所以只能靠移動廁所來調節(jié)比例?!敝苊羧A說。所謂建造式的可移動廁所,就是利用鋼結構,通過規(guī)?;谱骷庸?形成廁所單元,配以適宜的外圍護結構,組合成整體廁所。因為單間廁位不分男女就可以用來調節(jié)男女廁位比例。
在舉辦開幕式這類重大活動時,主辦方還會在人流集中的局部地區(qū)提供應急廁所——移動式車載廁所,“只要車輛可以???并不需要考慮排水問題,使用一定人次后,車輛開走即可?!敝苊羧A說,上海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目前只有十幾輛這樣的車載廁所,世博會區(qū)域可以使用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