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偉
28歲的她,個子不足1.4米,醫(yī)生說她注定長不高;34歲的他,因患急性骨髓炎導致四肢無力,只能靠凳子和輪椅移動,他的夢想是能夠站起來。
“長不高”的名字叫蔣小燕,28歲,是重慶市渝北區(qū)茨竹人。她4歲時從2樓摔下來,沒及時治療,導致個子不足1.4米。2002年,喜歡上網(wǎng)的小燕在中華殘疾人服務網(wǎng)上征婚。眾多應征者里,一個叫韋良君的湖北小伙兒深得小燕的好感。她覺得他幽默機智、妙語連珠,知識面也很廣,他們很談得來。
比蔣小燕大6歲的韋良君初中時患上了急性骨髓炎,連續(xù)高燒,四肢上半截變得萎縮、無力,只能靠小凳子和輪椅移動,打字也需用左手為右手做支架。但他靠著自學為仙桃市幾家媒體投稿,并在村里辦起了青年文化活動室。
2002年底,蔣小燕風塵仆仆趕到了湖北仙祧市胡場鎮(zhèn)韋臺村韋良君的家。盡管有思想準備,但他的殘疾程度仍讓她震驚。除了吃飯、上網(wǎng)寫東西,韋良君很多事情不能自理,還有點兒面癱。坐在回家的火車上,她心里很亂,對兩人的未來有些不自信:“我能擔起這份家庭重擔嗎?”
過完年的一天早上,她給韋良君打電話,得知因屋里失火,韋良君跌落到地上,受傷了。那一刻,她心里像針扎一樣疼。整整哭了一天后,她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嫁給他,照顧他一輩子。第二天,她就瞞著家人辭了工作,帶著行李坐上了開往湖北的列車。
為了圓丈夫“站起來”的夢,7年來,“長不高”每天起早貪黑,當保姆、賣小吃、開書店、出租影碟……現(xiàn)在他們的生意慢慢步入正軌,“站起來”的夢想離他們越來越近了。
對韋良君來說,能娶到蔣小燕是這輩子最幸福的事。他一直記得那天的情景——他正坐在門口看書,突然,一輛摩托車載著蔣小燕駛進院子。他驚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她拉著行李走到他面前,他才相信這是真的。他努力用膝蓋頂著手臂,盡量給她一個完美的擁抱。
那天,是2003年的情人節(jié)。
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甜蜜的,蔣小燕每天都推著生病后就沒出過大門的丈夫去欣賞鄉(xiāng)村風景。這樣平淡而充實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婚后第二年夏天,韋良君的腿病突然復發(fā),疼得整夜無法入睡,疼了整整一個月。在三天兩頭為丈夫拿藥的過程中,蔣小燕無意中得知一個消息:在北京一家醫(yī)院,丈夫這種病是有可能治好的,他能夠站起來,只是藥物和物理康復治療需要很大一筆費用。
之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她發(fā)高燒,渾身難受,想喝水,卻無論怎樣掙扎都爬不起來。行動不便的韋良君看著妻子遭受病痛折磨,卻只能躺在旁邊急得掉淚。那晚,迷迷糊糊中,一個念頭在蔣小燕的心中無比堅定起來:一定要掙到足夠的錢,讓丈夫站起來,讓自己也能得到他的呵護與關愛。
此后,除了每天幫丈夫按摩,她還在鎮(zhèn)上租房賣起了重慶小吃:包子、酸辣粉、涼面。每天進貨、出攤兒,還要做家務,她只能睡4個多小時。
為做出更正宗的小吃,2006年,她回到重慶拜師學藝。一家酒店的大廚被她的信念感動了,免費教會她,20多種糕點和重慶小吃的做法。學成回家后,為了再次創(chuàng)業(yè),身無分文的蔣小燕獨自到武漢當了兩個月保姆。2007年,拿著1000多元的工資,她帶著丈夫一起來到仙桃市,在一家職業(yè)技術學校門口賣起了重慶特色小吃鍋巴洋芋。
剛開始,生意很冷清,她就免費讓大家品嘗。沒多久,這道獨特的重慶小吃套牢了仙桃人的胃口??恐赖膬r格和出色的手藝,小攤兒的人氣越來越旺,每天都有不少人排隊購買,最多時一天能賣300多斤洋芋。
洋芋攤兒擺了一個多學期,蔣小燕掙了1萬元錢。
2008年3月,她帶著丈夫來到重慶,出租影碟、賣彩票、開書店……1年后,她突然萌發(fā)了一個想法:找個門面賣自行車。由于缺少資金,租了店面后,夫妻倆用余下的錢進貨,僅夠進14輛低價自行車;由于沒錢周轉,他們只能賣一輛再進一輛……雖然生活艱苦,夫妻倆卻很興奮。而且,以前行動不便、多年來無法給妻子幫忙的韋良君,終于可以大展拳腳了。他利用多年自學的計算機知識,為車行做了一個很專業(yè)的網(wǎng)站,每天負責更新產品信息,并及時和網(wǎng)友溝通交流。因為服務全面,價格公道,信息更新及時,短短3個月,車行的生意就有了起色。
幾個月前,夫妻倆貸款3萬元,又向親朋籌款,共投資10多萬元,盤下了這個70多平方米的店面,并取得天津一家自行車廠的重慶品牌代理權。如今,他們的北碚加盟店正在裝修,黔江加盟店也簽訂了合同。
只要夫妻同心,沒有什么跨不過的坎兒。蔣小燕堅信,不久的將來。丈夫一定會站起來,為她遮風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