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愛你,我一定要你的未來好
父親是個嚴肅寡言的人,但他有很多想法和別人不太一樣,其中一點就是喜歡“人前教子”,在別人面前打罵、教導兒子;第二是相信棍棒出孝子。
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兒,所以父親特別嚴加管教,從七八歲開始,我每天都挨打。父親白天工作很忙,晚上才回來吃飯,吃完飯,就開始問我今天做錯了什么事。媽媽或姐姐告的狀,會讓我手臂上留下一條一條的血痕。所以小時候,我一直喜歡穿長袖衣服。
這造成我10歲開始就心理失衡:你打我,我就去打別人。而且我的反叛性很強:你跟我好好講就算了,打我干什么?我當然不能體會,對他來說,“打是情、罵是愛”,因為我是長子,對我有更多的期待。但是“棍棒出孝子”不是每個孩子都適用的,如果父親用疏導的方法,或許我就不會誤入歧途了。結(jié)果是,我根本沒辦法念書,一天到晚打架鬧事,初三連英文字母都寫不全,最后念到了感化院,在那兒待了兩年多。
在感化院的頭一年,我還是一樣跟別人打鬧,后來出事了,跟別人打架受了重傷。父親來看我,我們就坐在花園的石凳上,周邊很多人在玩,他卻哭起來了。我說:“你干嗎哭,不要哭了?!蔽疫@是第一次看到他哭。他流著眼淚對我說:“我不是不愛你,我一定要你的未來好?!蔽乙埠茈y過地說:“你一副我就是壞人的樣子,跟我講這個不是很奇怪嗎?”后來我想一想:他是愛我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從那天起,我就不再打架了,開始好好讀書。原本我是全校最后一名,一年后,我是全校第一。雖然他還是沒有稱贊過我,但我們開始有了交流。
得到失敗經(jīng)驗,你以后比別人更不會犯錯
當兵回來后,他給我1萬美元,叫我去環(huán)游世界。我就這樣流浪了半年,從歐洲跑到中南美洲,再到美國,回來時身上只剩下幾十美元。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xiàn)在你游歷過世界了,從今天開始就給我勞動。于是,我就進入了紡織廠,從科長、經(jīng)理一直做到現(xiàn)在。
26歲時,我創(chuàng)辦了機械廠,這個廠后來倒閉了;我又開了個染料工廠,又失敗了。這兩個工廠加起來花了幾千萬元,那時候這是一大筆錢,可我父親只說了一句話:“衍梁??!恭喜你得到了可貴的失敗經(jīng)驗,你以后比別人更不會犯錯了?!备赣H的這句話讓我比別人更相信自己可以在失敗中站起來。
大學畢業(yè)那年,我爸爸的朋友鄭作恒突然打電話給我,要請我吃飯。他先帶我去舞廳跳舞,我那時候不知道有這種地方,華燈初上,燈光五顏六色,我就想這里太好了,以后有錢了,一定要常來。
他接著帶我到酒吧,他換了一沓10元紙鈔,放在桌子上,小姐來敬酒,親一下就給10元,幾十位小姐就涌上來,我在旁邊看,目不暇接,當時我感到這是人間仙境,瘋狂而又刺激。
結(jié)賬后,他對我說:“衍梁啊,我必須跟你說,今天是你爸爸要我?guī)愠鰜淼?,他從不來這個場合,所以找我?guī)銇磉@個場合見識見識。”總之,要我送你幾句話:第一,你永遠不要賭博,就算你有億萬家財,到明天也可能一無所有;第二,你有沒有看到那些小姐,她們不是真的喜歡你,她們愛的是錢。我這才知道,原來父親是用這種震撼式的洗禮,讓我了解人生。
在政大企研所舉行畢業(yè)典禮那天,我父母來參加,企管所博士班就我一個人畢業(yè)了。父親哭了起來,他沒有贊美我,只是自己在那邊哭。我也是百感交集,紅著眼眶站在臺上想:當年你哭了,因為我是不良少年;現(xiàn)在你哭了,因為我是博士。
有你不多,沒有也不少
父親有幾句話我是永遠記得的。
他告訴我說:“你記住,你爸爸沒有欠任何人錢,只有別人欠你爸爸的,爸爸走后即使找到證據(jù),也只有兩個字:寬免?!?/p>
他還告訴我:“商人的招牌就是信譽。小商人販賣的是貨品,大商人販賣的是信譽?!备赣H遭遇過很多困難,他都很堅強地重新站起來,因為有信譽就能東山再起,商人的生命就是信用,信用沒有就完了。
我到現(xiàn)在也是和父親一樣,蓋房子不偷工減料,賣東西只賣真東西,這就是販售信用。他叫我把事情做好,不要先想賺錢;把事情做好,錢就會來追你。
此外,在我不成器的時候,父親還講過一句話,他說:“像你這樣的孩子,有你不多,沒有你也不少?!蔽页3>捉肋@句話,心想,以后一定要讓你不能沒有我。很有意思,你想想看,身上被打得青青紫紫的小孩兒,變成不良少年,又進了感化學校,等于掉到懸崖下面,又爬上來,真的是九死一生啊。
我從來沒有打過我的兒女一下,現(xiàn)在我的女兒在會計事務所工作,做事認真負責;兒子在牛津大學讀政治經(jīng)濟學博士,很認真。打罵教育這招,我是不用的,我都和孩子講道理,雖然他們會回嘴說:“哎喲!老生常談啊。”我常會跟孩子說:“你做得很正確、很棒,爸爸支持你。”但同時我會永遠記得,從不夸獎我的父親,在我取得成就時總會說:“還可以更好嘛?!?/p>
注:尹衍梁,1950年出生于臺北,臺灣政治大學博士,目前為北京大學兼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兼任教授,臺灣潤泰集團總裁。
(摘自《今周刊》廖新生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