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永俊
這年秋天,李倩影如愿以償考上北京一所重點大學。但由于家境貧寒,除勉強湊夠當年學雜費外,手中的錢所剩無幾。正當她面臨著饑一頓飽一頓,為伙食費發(fā)愁的時候,一天下午,她收到家鄉(xiāng)清樂縣人民政府署名王愛學的人寄來的一張匯款單,匯款數(shù)額300元,正好是她一個月的伙食費。匯款單“簡短留言”處寫著端莊、挺拔的幾行字:無償資助,用心讀書;款到回信,謝絕來訪。切記!
李倩影激動萬分,這是家鄉(xiāng)人王愛學給她送來的“及時雨”。當天晚上,她興奮地拿起筆,給王愛學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介紹了自己在校學習、生活情況,言語中表達了對他無限的感激之情,表示要進一步了解這位恩人的情況。沒想到對方卻一直保持沉默,只是按月如數(shù)給她寄錢,匯款單依舊寫著那幾行字。所不同的是,在放假前的那個月的匯款單“謝絕來訪”四個字下面多加了幾個著重號。
這年寒假,李倩影冒著“違約”的危險,決定親自到清樂縣政府走一趟,去見見這位不愿拋頭露面的恩人。但是,她在縣政府里找了個遍,根本就沒有“王愛學”這個人。怪了,匯款單上明明寫著“王愛學”這個名字,難道是化名不成?
轉眼過了寒假,李倩影返校后沒幾天,又如期收到王愛學300元的匯款單,匯款單上寫著:“不要再到縣政府找我了,給我增加意外的麻煩??畹交匦??!边B自己親自上門查找的事情他都知道,這位王愛學簡直就是料事如神的活神仙。
一連幾個學期的寒暑假,李倩影還是照舊要抽出時間來,去明查暗訪王愛學這個人,甚至有時來個突然襲擊,乘門衛(wèi)不在,找個機會鉆了進去。但每次查找,都無功而返。
時間長了,門衛(wèi)劉大爺都有些不耐煩了,很客氣地把她請出門外,告訴她:“姑娘,往后別來找了。安心讀書吧,這里根本就沒有這個人?!?/p>
這時,李倩影真有點懷疑“王愛學”這個人是不是在縣政府上班,讓她拿不準的是,以往郵寄的信件哪去了?沒有這個人,信應該退回才對啊!
當她提出要找收發(fā)人員進一步了解情況時,沒想到劉大爺犟起來,很不滿地看了她一眼,沒好氣地說:“我就是收發(fā)員。這里每天來很多信件、包裹,我現(xiàn)在根本無法記得你要查找的這個人?!崩钯挥安缓靡馑嫉赝铝送律囝^,她這才知道,原來劉大爺還負責收發(fā)工作。
回校后,李倩影試著給王愛學寄了一封掛號信。想再證實一下清樂縣政府有沒有王愛學這個人,到底收沒收到這封信。
不過,這次令她失望的是:一個星期后,那封掛號信原封不動地退回來了。
平信一去無影無蹤,掛號信退而返之。李倩影實在接受不了這家鄉(xiāng)送來的無邊無際的愛。于是,她在無數(shù)次毫無著落的回信中敘說自己已經(jīng)準備利用課余時間做家教,謝絕幫助。
很快,王愛學在下一個匯款單上寫道:“安心讀書,莫要分神,我有能力資助你。切記!”
匯款單的“留言”已經(jīng)間接告訴李倩影:王愛學收到了來信,清樂縣政府確有王愛學其人。從那以后,李倩影腦子里始終有一種直覺:這個王愛學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一轉眼,李倩影大學很快就畢業(yè)了。她仔細算了一下,自己在大學四年時間里共接受王愛學的無償資助14400元。在奔赴工作崗位之前,李倩影打算再次到清樂縣政府走一趟,去追尋那個令她朝思暮想給她無私幫助的恩人。她暗想: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王愛學。
李倩影這次來到清樂縣政府沒有直接找王愛學本人,而是求助于清樂縣委、縣政府。這件事引起清樂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責成縣公安局、婦聯(lián)、團委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xié)力查找王愛學這個人。
公安局筆跡專家王永海的直接介入,給這次查找工作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他當即對縣蠶、縣政府274名工作人員梳理排隊,包括勤雜工、保安員和收發(fā)人員無一例外全部進行了筆跡鑒定。
出人意料的是,這274人的筆跡經(jīng)過鑒定后,競沒有一個人是王愛學的字跡。
難道王愛學真的不是清樂縣政府的人,要不然這么瞞天過海地拉網(wǎng)怎么會沒搜尋到他的筆跡,正在王永海為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李倩影來到他辦公室,提到了匯款單上的留言,突然,一個念頭閃現(xiàn)在王永海的腦子里,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二話沒說,丟下李倩影,出門開車直奔縣政府門衛(wèi)室。不長時間,他抱回了一大摞近幾年來政府信件收發(fā)登記冊……
沒過幾天,鑒定結果出來了:王愛學的真名叫劉長德,是縣平江中學的退休教師。目標就是命令,當天上午,縣里有關人員帶著李倩影風塵仆仆地來到劉長德家。
劉長德家里的擺設和普通人家沒什么兩樣,正屋當中的寫字臺上擺放著一個黑白像框,四周纏著黑紗。李倩影一下子愣住了,這不是劉大爺嗎,聽說他最近身體不太好,主動下崗不干了。難道會是他!?
當劉大娘得知進來一屋子人的原因后,緩步走到桌前,從像框下面輕輕取出一封信,遞給李倩影,很平靜地告訴她:劉老師在癌癥晚期還一直惦記著你,那時他已經(jīng)不能言語了,這封信他用了好幾天的時間斷斷續(xù)續(xù)才寫完的,讓我無論如何也要交給你。
李倩影接過信,急切地打開一看,上面的字跡近于模糊、潦草——李倩影同學:
你好!
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其實,我們是打過很多次交道的……你第一次來到縣政府時,我就認識了你。這件事我不想張揚出去,始終沒有讓你知道……
三十多年前,我和你母親在同一個生產(chǎn)隊里插隊落戶。那年正趕上公社推薦工農(nóng)兵學員上大學,你母親當時是知青隊長,為了照顧我這個左手有殘疾的烈士子女,主動找公社硬是把這個名額讓給了我,她自己卻失去了一次上大學深造的機會……
為這件事,我一直感到很內(nèi)疚,總覺得對不起你的母親,經(jīng)常打聽她的下落,了解你家的生活情況,總想盡一點微薄之力,以恩報德……得知你考上大學后,我辦了病退手續(xù),到縣政府找了個門衛(wèi)的活兒,把掙到的錢給你寄去……
沒等看完,懷抱劉老師遺像的李倩影,早已淚如雨下,泣不成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