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妙珍,陳惠芳,黃金英,郭翠瑩,潘結瓊,顏瑞儀
近年來,國內外搓擦的方法趨向于雙向保護,免刷洗的手消毒液層出不窮。衛(wèi)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術規(guī)范》中關于外科手消毒[1]的方法只顯示刷洗,而免刷洗或搓擦的方法在手消毒液的生產廠家早有指出,為既能解決外科手消毒刷洗的繁瑣、耗時、刺痛皮膚等對手部皮膚的損傷問題,又能達到保護病人和保護參加手術人員的雙向防護的目的,本課題通過大樣本的臨床實驗,研究搓擦和刷洗兩種方法的外科手消毒效果[2],提出可行性參考依據,對指導采用搓擦方法在外科手消毒方面具有重大意義?,F(xiàn)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手術室2008年6月—2008年10月,經過搓擦和刷洗兩種外科手消毒方法培訓和考核合格、日常參加擇期手術上臺的醫(yī)生護士460人;采樣場地選自本院手術室的刷手間。
1.2 用物 詩樂氏消毒液、潔芙柔抗菌洗手液和消毒凝膠、醫(yī)用洗手刷子,采用高溫高壓滅菌后用于外科手消毒刷洗方法;滅菌小毛巾作干手用。
1.3 分組皮外科手消毒方法 460人進行衛(wèi)生學監(jiān)測,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220人,實驗組采用搓擦外科手消毒方法;對照組采用刷洗外科手消毒方法;組內分別以手消毒液潔芙柔和詩樂氏各占半數(shù)對比。
1.3.1 搓擦外科手消毒方法 用水濕潤雙手及手臂,取洗手液適量,均勻涂布搓擦雙手及手臂至肘上10 cm,流水沖凈。分別取潔芙柔或詩樂氏適量洗手液按六步洗手法搓擦雙手1 min,流水沖凈,用無菌巾將手及臂擦干。然后取適量各自消毒液均勻涂布搓擦雙手及手臂。再取適量洗手液于掌心、雙手按六步洗手法充分搓擦3 min。雙手自然干燥后即可采樣[2]。
1.3.2 刷洗外科手消毒方法 首先取無菌刷醮潔芙柔或詩樂氏洗手液,按以下順序無遺留地刷洗3遍,共約10 min;先刷指尖,然后刷手、前臂、肘部、上臂 1/2段,每遍 3 min特別要刷凈甲溝、指間、腕部。刷洗時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部,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刷洗完后用無菌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取洗手液3 mL~5 mL涂擦于手和前臂,自然干燥后即可采樣。手、臂不可觸碰他物,如誤觸他物,必須重新刷洗[1]。
1.4 標本采集 指定專人負責,被檢人五指并攏用浸有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的棉拭子在雙手指屈面從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1只手涂擦面積約30 cm2),并隨之轉動采樣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觸部位,將棉拭子投入10 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1],立即送檢。課題組與實驗室協(xié)商議定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采樣 5人次,并于10:00前送達實驗室。
1.5 檢測方法和結果判定 細菌總數(shù)檢測將采樣管在混勻器上振蕩20 s或用力振打80次,用無菌吸管吸取1.0 mL待檢樣品接種于2個滅菌平皿,每一樣本接種2個平皿,內加入已溶化的45℃~48℃營養(yǎng)瓊脂15 mL~18 mL,邊傾注邊搖勻,待瓊脂凝固,置36℃±1℃溫箱培養(yǎng)48 h,計數(shù)菌落數(shù)。根據細菌總數(shù)≤5 cfu/cm2,并未檢出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為消毒合格[1]。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收集全部實驗室數(shù)據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分別對詩樂氏和潔芙柔的刷洗方法和搓擦方法重復對比驗證。
表1 兩組使用兩種消毒液手消毒不合情況比較
3.1 外科手消毒的意義 對外科手術前醫(yī)護人員手的消毒稱為外科手消毒,傳統(tǒng)上早已規(guī)范了當中的方法行為。外科手消毒是無菌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借此消除手部皮膚的暫居菌和降低常居菌,以達到衛(wèi)生學監(jiān)測指標,促使外科手術感染得以有效控制,起著對生命負責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3.2 刷洗方法存在的問題 手術室是外科領域展示技術的舞臺,而外科手消毒對于天天參加手術的醫(yī)護人員來說,手部皮膚保護十分重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外科手消毒刷洗方法的現(xiàn)存不足更趨突出,刷洗過程采用的經過反復高溫滅菌后的刷子質材易變硬,刷洗時刷毛常刺痛刺傷皮膚,尤其在冬春季節(jié)對手部皮膚造成的損傷更為明顯[3],而且刷洗3遍共10 min,耗時太長;對上述兩項問題引致醫(yī)護人員其依從性受到置疑,而且有時要加上技術監(jiān)督行為來達到標準要求。其次也未能達到雙向防護的目的,即預防疾病從病人傳到醫(yī)務人員,又要防止疾病從醫(yī)務人員傳給病人[4]。有學者認為頻繁用刷子刷洗皮膚時,可因去除了外層表皮導致皮膚干燥并暴露皮膚深層菌群,反而促進了微生物在此大量聚集繁殖,而且從手部脫落的微生物數(shù)量增加的同時也會傳播更多的細菌[5]。作為醫(yī)務人員本身自然屏障皮膚受損,長此的隱患導致臨床有醫(yī)護人員既往的體檢記錄中,無明顯感染原因變成乙肝病毒帶菌者或“大三陽”,也有病人獲得醫(yī)院內感染的案例均無發(fā)現(xiàn)明確感染源。國內外不少研究表明,刷手對皮膚的損傷弊大于利,應該適時改革。
3.3 重復論證搓擦方法的可行性 搓擦的方法源于六步洗手法,其范圍加上手臂,以常人的力度及方法全方位搓擦規(guī)定范圍;如果洗手前不放心指甲部分則可先用刷子刷洗該部分,或者使用清理指甲的其他工具協(xié)助完成;搓擦全程不會對皮膚有機械性刺激或損傷,醫(yī)護人員更樂意接受。廠家針對保護皮膚問題[6],在潔芙柔的洗手液內添加了護膚和持續(xù)抗菌因子,其凝膠起著預見性保護皮膚和持續(xù)多小時抗菌因子抑菌的作用,從而達到持續(xù)手消毒的狀態(tài),保證數(shù)小時大手術的時效性;本研究采用詩樂氏和潔芙柔兩種消毒液重復論證搓擦和刷洗兩種洗手方法,結論為搓擦方法和洗手液的改良,奠定外科手消毒的可行性,還有省時、省物,是外科手消毒的方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消毒隔離技術規(guī)范[S].2002:53.
[2]林巖,譚淑芳,盧玉貞.實用手術護理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149.
[3]王宏柏.最新美國AORN關于醫(yī)院內外科洗手的相關建議[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6):664-664.
[4]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S].廣東省衛(wèi)生廳,2007:35.
[5]龐冬.不同外科手消毒方法對手部皮膚影響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5),539.
[6]王曉敏,陳君可.PICC醫(yī)務人員手消毒依從性情況調查及對策[J].全科護理,2009,7(8C):2168-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