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絲
腫瘤及腫瘤治療的各種副反應均可導致營養(yǎng)不良,其發(fā)生率可高達40%~80%[1]。腫瘤病人的營養(yǎng)不良是惡性循環(huán),由于食欲缺乏、攝食減少,引起體力活動減少,全身衰弱、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進一步造成厭食,導致體重下降,全身衰竭,嚴重影響預后。因此,腫瘤病人在進行治療期間,必須給予營養(yǎng)支持。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科將營養(yǎng)干預作為頭頸部腫瘤治療的一項措施,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頭頸部腫瘤病人156例,均經病理確診和符合文獻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8例。兩組病人均除外心、肝、肺、腎衰竭;患有精神疾患;有嚴重的認知障礙及不能配合營養(yǎng)評價。兩組病人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情況
1.2 方法
1.2.1 營養(yǎng)干預 兩組病人均給予常規(guī)的放射治療和護理,同時給予飲食指導,包括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少食多餐;增加食物中熱量和蛋白質的比重;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要求營養(yǎng)食堂或病人家屬每天或隔天增加1份主食藥膳和2份藥粥。①山楂肉丁藥膳:山楂10 g,瘦豬(或牛)肉100 g,菜油5 g,香菇、姜、蔥、胡椒、料酒、味精、白糖各適量。先將瘦肉切成片,油爆過,再用山楂調料等鹵透澆干,即可食用。②桂圓紅棗藥粥:桂圓15 g,紅棗10枚,粳米100 g煮粥早餐食用,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益五臟的功效。適合于放療過程中血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的病人。③生地藥粥,生地20 g,大米100 g,煮爛成粥分次食用,能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用于放療中出現口腔炎的病人。
1.2.2 觀察項目 ①簡易營養(yǎng)評價法(MNA)[3],由4個部分共18項組成,包括人體測量:體重指數(BMI)、上臂肌圍(MAM C)、腓腸肌圍、體重下降4項;綜合評價:生活類型、醫(yī)療情況、用藥情況、活動能力等6項;膳食問卷:餐飲、食物類型及液體攝入量,自主進食情況等6項;主觀評定:對自身健康及營養(yǎng)狀況的評價2項,18項總分30分。結果判定:MNA≥23.6分表示營養(yǎng)狀況良好;MNA 17.0分~23.5分,表示營養(yǎng)不良危險;M NA<17.0分表示營養(yǎng)不良。②人體測量:測量身高、體重、上臂圍(MAC)、三頭肌皮折厚度(TSF),并計算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2)、M AMC(M AMC=MAC-3.14×TSF)、BMI≥24分為營養(yǎng)過剩、BMI 18.5 kg/m2~23.9 kg/m2為營養(yǎng)正常,BMI<18.5 kg/m2為營養(yǎng)不足。③生化檢測: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轉鐵蛋白(T RF)、血紅蛋白(Hb)、白蛋白(Alb),使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動生化測定儀檢測,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用免疫比濁法,試劑盒購自上海北康公司。④放療不良反應評價:采用美國腫瘤放射學會的放療反應癥狀測量表評定。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放療前后營養(yǎng)狀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放療前后營養(yǎng)狀況比較 例(%)
2.2 兩組放療前后營養(yǎng)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放療前后營養(yǎng)指標比較(±s)g/L
表3 兩組放療前后營養(yǎng)指標比較(±s)g/L
組別 例數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轉鐵蛋白 血紅蛋白放療前 放療后 放療前 放療后 放療前 放療后 放療前 放療后觀察組 78 42.53±4.21 39.68±3.54 0.24±0.08 0.19±0.05 2.01±0.42 1.85±0.64 143.27±15.71 130.57±10.42對照組 78 42.72±4.15 37.41±3.23 0.25±0.07 0.17±0.03 1.98±0.38 1.63±0.31 143.83±15.36 125.33±9.73 t值 0.284 4.184 0.831 3.029 0.382 2.732 -0.225 3.246 P 0.777 <0.05 0.407 <0.05 0.468 <0.05 0.822 <0.05
2.3 兩組放療不良反應比較 不良反應一般從放療的第2周開始出現咽喉疼痛、口腔炎、吞咽疼痛、厭食、惡心、嘔吐、口干、味覺失常、皮膚過敏、放射性皮炎等。兩組放療不良反應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放療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由于受腫瘤及腫瘤治療的影響,病人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以及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代謝受損,會出現進行性消瘦,體重減輕,低蛋白血癥,嚴重時出現多臟器功能受損,營養(yǎng)不良是導致病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有多項研究證實,營養(yǎng)不良會影響腫瘤病人的組織功能與修復、體液與細胞免疫;常與傷口不愈,感染等并發(fā)癥相關;導致病人住院次數增多、住院日延長、腫瘤治療耐受力降低、治療費用增加以及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降低等不良結局[4-7]。
放療是根治或姑息性處理頭頸部腫瘤的重要治療手段,但放療在治療腫瘤同時,對快速分裂的正常組織細胞也產生毒性作用[4-7]。頭頸部腫瘤病人放療期間,會出現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的損害,發(fā)生口腔潰瘍、喉嚨潰瘍、唾液黏滯、口干、咀嚼食物和吞咽困難、沒有食欲、味覺缺失等毒副反應。嚴重時影響病人的飲食攝入,導致病人營養(yǎng)不良。本研究觀察組在放療前有5.1%病人存在營養(yǎng)不良,放療第4周至放療結束增至25.6%和30.8%。而對照組放療前有3.8%病人存在營養(yǎng)不良,放療第4周至放療結束增至43.6%和80.8%。提示頭頸部腫瘤病人隨著放療時間的延長,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不斷增多。
結果顯示,觀察組給予營養(yǎng)干預其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血紅蛋白等營養(yǎng)指標較對照組低(P均<0.05),咽痛、口腔炎、厭食、惡心、嘔吐、口干、皮膚過敏、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均<0.05),表明合理的營養(yǎng)干預,對于減少頭頸部腫瘤病人放療的不良反應,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增強機體對放療的耐受力,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因此,頭頸部腫瘤病人放療前后營養(yǎng)狀況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應動態(tài)進行營養(yǎng)評價,及時進行全面營養(yǎng)支持[8],改善病人的營養(yǎng)狀況,保證放療的順利進行,從而改善病人預后,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1]Kapil U,Nayar D,Chaturvedi S,et al.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J].T rop Gastroenterol,1994,15(3):135-144.
[2]李添應.耳鼻咽喉頭頸腫瘤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149-313.
[3]何揚利,蹇在金,歐陽敏,等.利用簡易營養(yǎng)評價法調查住院老年人的營養(yǎng)狀況[J].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4,12(2):93-96.
[4]Munshi A,Pandey MB,Durga T,et al.Weight loss during radio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 malignancies:What factors impact it?[J].Nutr Cancer,2003,47(2):136-140.
[5]田建萍.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病人疼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09,7(12A):3141-3142.
[6]張華,戚銳鋒.肺癌病人營養(yǎng)評價[J].實用新醫(yī)學,2008,9(6):521-522.
[7]趙京文,高黎,唐玉,等.頭頸部腫瘤病人放療期間營養(yǎng)支持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8,22(11A):2874-2877.
[8]吳紹勇,任若梅,冉啟志.肺癌病人化療期間主觀營養(yǎng)評估與護理[J].護理研究,2007,21(6B):157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