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戀舊林,游子思故鄉(xiāng)。周五,女兒在接受一周軍訓后回家了。正逢教師節(jié)的晚上,同事聚會時提起,大家對“思家”“想家”“念家”這一話題都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大家都有一定的同感。
那是怎樣的一種思念呢?就像突然間把屬于自己的東西給丟了,必須立刻找回來,找回來以后又放置在一邊,發(fā)現(xiàn)不在身邊又去尋找,周而復始,這就是思家的感覺。
借著酒興,其中一位侯姓仁君講起他思家的故事。那是他剛上中專離家到城里讀書的往事。入學第一周,周六放學后,他竟然跟城里的同學借了輛自行車騎車五六個小時回到鄉(xiāng)下的家中。當時都夜半時分了,家長嚇了一大跳,以為他出什么事了呢。這位仁君說,其實什么事也沒有就是想家,想得受不了了。到家后,他房前屋后看了個遍,心才踏實了,才進屋睡覺。第二天一早,他心滿意足地又騎了五六個小時回校讀書。
燕戀巢,鳥思家,更何況成長中的青少年呢。思家是一種說不出的痛,有時能傷人。
還有一位孫姓老弟講的更具色彩。那年,他考上了冶金運校。入學后,感到很孤獨就是想家,課也聽不進去。他滿腦袋想得都是如何回家。他考慮入學時,交了八十多元的課本等費用,又不甘心一走了之。怎么辦呢?他苦思冥想,自己既要走回老家,又要把自己交的課本等費用八十多元錢要回來。他忽然想起傳染病可以退學。理由充分得當,想到這,他就去找校長說自己得了肝炎,正處在傳染期。校長說,真是這樣嗎?如果是,又是你自己提出的可以辦退學。這位老弟毫不含糊堅定地說,是。說完,他就一溜風地跑開了。很快班主任老師找到他,核實后給他辦理了退學手續(xù)。他拿著要回來的八十多元錢離開了學校,回到家中。那天臨近中午,父親下地沒有回來。母親很驚訝地呼著他的乳名,問他怎么回來了。他說,我想家,我不念了。他母親說,你不沒事嗎,回來好。你不念就幫你爸爸忙吧。中午,他父親從地里回來,看見他在家,一句話沒說。吃完中午飯,他父親對他說,拿鋤頭跟我鏟地去。他不聲不響地跟在他父親的身后向農田走去。第二天,他依然跟父親去剷地,父子倆誰也不言語。第三天又鏟地。他受不了了。他感覺人就像要散架子了。他想,難道我一輩子就這樣下去了嗎?他開始后悔。他的一舉一動被一旁的大伯看到了。他大伯說,孩子,念書多有出息啊!不念書就跟這土坷垃子打一輩子交道,就把自己毀了。他失望地說,大伯,都是我不好,因為想家,我跟校長說我得了肝炎傳染,辦的退學。我現(xiàn)在想念書也回不去了。他大伯說,孩子只要你還想念書,趕明兒個大伯送你回學校。他忙說,那能成嗎。他大伯說,成。他千恩萬謝地說,那真是謝謝大伯了?;貙W校的那天,這位老弟一大早就起床了。他奶奶聽說大孫子要回學校讀書,甭提多高興了。她跟大孫子說,奶奶陪你一起回學校。爺孫三代三個人一路風塵仆仆。到了學校,先找校長辦公室,由大伯進去跟辦公室人員講明情況,說孩子不懂事,給學校添麻煩,行禮道歉。辦公室人員(其實是副校長)說,他理解。但是得校長同意方能復學,并暗示大伯讓奶奶出面跟校長說。奶奶就一腳門里一腳門外地對校長說,我這大孫子不懂事,求你老人家開恩,放過他一碼。在這里,我給你磕頭。嚇得辦公室人員和校長忙過來攙扶,并答應他復學。這位老弟說,這就是我想家的故事。哪個人又沒有思家、想家、念家的故事呢?
責任編輯:黃艷秋
題圖攝影:薛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