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又稱石刁柏,屬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以嫩莖鮮食,營養(yǎng)豐富,質(zhì)地脆嫩可口,是一種高檔細菜。國內(nèi)以江蘇、山東、四川、河南、河北栽培較多,我區(qū)目前栽培面積6.67hm2左右,其市場需求情況況較好,具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
一、品種
1、Uc157F1:該品種采筍枝數(shù)較多,筍莖較細,單枝重較小,但采筍量大,筍莖包頭緊。散頭比例小,是發(fā)展綠蘆筍的優(yōu)良品種。
2、瑪麗華盛頓:美國加州大學在20世紀初培育的品種,早些年就已傳入我國,筍頭鱗片緊密,高溫時磷芽也不松散。具有早熟性,生長旺盛,產(chǎn)量高,適應性較強,特別是抗銹病能力強。缺點是嫩莖的質(zhì)地較粗。
3、Uc309:美國加州大學培育的品種。該品種植株高大,生長勢強,豐產(chǎn)。莖數(shù)發(fā)生較少,但嫩莖較瑪麗華盛頓肥大,嫩莖生長整齊,扁平者少,磷片緊湊。外形和品牌都好,色澤綠,適用于綠蘆筍栽培。
二、育苗
1、苗床準備:(1)苗床選擇。育苗床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質(zhì)疏松、肥沃,能排能灌的菜地育苗。(2)苗床面積。蘆筍栽培密度一般每畝大田栽1800塘。每塘栽3苗共需苗5400株,約需苗床80m2,苗床寬1.2~1.4m2。(3)苗床培肥。苗床要精細翻挖,施足底肥,每m2施腐熟細碎農(nóng)家肥10kg,農(nóng)肥與床土充分拌勻。
2、播種期:蘆筍種子適宜發(fā)芽溫度為25~30℃,發(fā)芽最低溫度10℃,因此,秋季最適播期8~9月,最遲不超過10月,并采用小拱棚加草席覆蓋保溫育苗,次年2~3月移栽。春季3~4月育苗,6~7月份移栽。
3、播種育苗:(1)用種量。每畝大田約需種子120g。(2)種子處理。播前用清水漂洗種子,除去秕種及雜質(zhì),然后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溶液(2.5kq清水對30g藥)浸泡消毒24小時。撈起后放入清水中浸中2~3天,浸種后撈起保溫催芽到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催芽期每天用清水漂洗一遍種子。(3)播種方法。在平整好的苗床上按15cm行距開小溝,溝深3cm左右,再在小溝內(nèi)每隔10cm點播1粒種子。播種后用細土覆蓋種子,再用茅草或松毛蓋墑面,然后,澆透水,架小拱棚。
4、苗期管理:(1)小拱棚管理。秋季播種,保溫防凍十分重要,播種后要架起苗床小拱棚,白天注意通風透氣防燒苗,夜間蓋嚴,若有低溫霜凍要加蓋草席,白天則揭去。出苗后,白天可將棚膜揭除露苗,傍晚蓋嚴。(2)育苗期管理。播種后,80%種子出土時,可揭去床面覆蓋物,以后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追肥以輕糞水或少量速效肥料為宜。苗期還應注意加強除草及病蟲害防治。
三、定植
1、選地施基肥:栽植地應選背風向陽,地下水位不高,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每畝施農(nóng)家肥4000~5000kg,復合肥150~200kg或油枯100~150kg,普鈣50kg,硫酸鉀15kg,辛硫磷顆粒劑2kg(防治地下害蟲),混合拌勻,按1.5m行距開溝條施,再回土20cm。
2、栽植密度:種植綠蘆筍行距150cm,株距40cm,每塘栽3株;或者是株距70cm,行距70cm,每塘栽3株。定植當年在行間或株行間套種結(jié)球生菜或菠菜等速生蔬菜。
四、田間管理
1、新植苗的管理:蘆筍從定植到第1次開始采收約需6~7個月,此期間肥水管理很重要,及時中耕除草,注意留養(yǎng)秋母莖,培土防倒,立支架防倒伏,切除雌株花果,每畝增施農(nóng)家肥3000kg,追施復合肥2~3次,并注意防病,精心管理。
2、適時搭蓋塑料棚:一般于10月底及時割除全部母莖,松土施肥,清潔田園后,開始搭蓋塑料棚,墑寬4~5m,棚高1.5~1.8m,棚的結(jié)構(gòu)可采用竹子或鋼管。
3、加強田間管理:塑料棚搭好后,要適當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和濕潤。出筍期間,夜晚低溫時在筍尖上加蓋塑料浮膜保溫,棚內(nèi)溫度偏高時,適當揭膜通風換氣,保持棚內(nèi)適宜的溫濕度,一般溫度控制在12~25℃為宜。11月底要增施1次追肥,每畝施尿素40kg。另外,棚四周要開排灌溝,便于排灌。每株留養(yǎng)母莖1~2支。
五、病蟲害防治
1、莖枯?。核巹┛蛇x用50%多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7~10天施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2、褐斑?。喊l(fā)病初期開始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硫懸浮劑600倍液,14%絡氨酮水劑300倍液等。
3、銹病: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腈菊唑乳油1500倍液,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隔7~10天施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4、小地老虎:1~3齡幼蟲期是藥劑防治的適期。噴灑功夫乳油1500倍液,百樹得乳油2000倍液,樂斯苯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此外還可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5kg處理土壤。
六、采收
每天早上或傍晚,當嫩莖高18~24cm時,離土面上1~2cm處用利刀割下,放在有10cm左右水的桶里或用濕毛巾包好,收回后用稻草或撕裂膜捆成捆,每捆1k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