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貝貝,何海碩,張華麗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種慢性腎臟疾病晚期腎功能減退引起的,臨床表現(xiàn)為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及由于毒素貯存引起的一系列全身中毒癥狀[1]。在腎功能不全時,血肌酐、尿素氮分泌到腸內(nèi)的含量明顯增高,而結腸透析,就是加強腸道排毒的重要方法。結腸透析是將患者自身的結腸、直腸作為透析膜,利用結腸自身潛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腸腔內(nèi)及腸黏膜上的有毒代謝產(chǎn)物和毒素,將毒素隨大便排泄出體外,以有效降低血液中毒素[2]。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03~2009-03對86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實施結腸透析治療,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86例患者。男45例,女41例;年齡18~81歲,平均48歲。均為早中期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142~485 mmol/L。無難以控制的高血壓,無青光眼,嚴重心力衰竭或合并感染,無嚴重的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紊亂,無腸道及肛門出血。
1.2 方法 用廣州今健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JS-308D型結腸透析機進行結腸透析。做好準備工作,設定好患者治療參數(shù),進入第一步腸道清洗階段,用純水反復清洗腸道,直至洗凈腸道為止;取配好的透析液,加溫至38℃左右,進入第二步結腸透析階段,根據(jù)患者情況設置適當?shù)墓嘧⑺俣?,勻速灌入結腸,待患者感覺輕微腹脹時暫停灌入,保留3~8 min(以利于物質(zhì)充分交換,達到透析目的)后排出,重復以上操作30 min(除停留時間)拔出肛管;囑患者上洗手間;最后進行中藥保留灌腸,將250 ml中藥一次性灌入結腸,保留45~60 min,然后排出。記錄每日灌入總量及排出量。
1.3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慢性腎功能不全臨床癥狀好轉(zhuǎn),無中毒、水電解質(zhì)紊亂,血肌酐下降>20%。有效:慢性腎功能不全臨床癥狀減輕,無酸中毒,無水、電解質(zhì)紊亂,血肌酐下降<20%。無效:腎功能衰竭臨床癥狀無改變,血肌酐無降低。
86例患者中顯效32例,有效43例,無效11例。有效率占87.4%。根據(jù)監(jiān)測,透析前后各項生命體征均無明顯波動。22例水腫明顯患者中13例減輕,無水腫加重情況,各種臨床癥狀均有所減輕,見表1。
3.1 心理護理 慢性腎衰患者病程長,預后差。初次透析患者普遍存在恐懼、緊張心理,應向其說明結腸透析的目的和過程,告知其治療的安全性,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使患者精神放松,主動配合治療。將患者置入單人房間或屏風遮擋,注意病室內(nèi)溫度避免受涼感冒加重病情。
表1 86例患者結腸透析后臨床癥狀變化
3.2 飲食指導 開始透析前即指導飲食,如進食牛奶、雞蛋、瘦肉等,配合高碳水化合物,以保證機體所需熱量。熱量攝入35 KJ/kg·d,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應<100 g/d,蛋白質(zhì)<0.5 g/kg·d。減少內(nèi)源性蛋白質(zhì)的分解,有利于腎功能的恢復和減少代謝性毒物的產(chǎn)生。主動告知患者,治療前一日吃少渣食物,以免多渣糞便堵塞管腔不易排出;治療前告知患者不要吃的太飽,并囑其排空膀胱,以減低腹壓,減輕透析時可能引起的不適。
3.3 選擇體位 進水時采右側(cè)臥位,排水時采左側(cè)臥位。灌腸時可抬高臀部10 cm,排出時可以抬高床頭15~30°角。對于肛門松弛的患者,透析中可適當抬高臀部。但尿毒癥患者體位受到多種因素限制,故應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最佳體位。既要利于結腸透析又要患者舒適。
3.4 腸道清潔 清潔灌腸可以增大與藥液的接觸面,并可避免糞便堵塞肛管。清潔灌腸勿選用肥皂水等刺激性較大藥液,以免引起腹痛或加重腸道出血。灌腸前患者必須排空大便,以排空直腸有利于更好地結腸透析和節(jié)省時間;灌腸前測溫,使灌腸液的溫度與患者的直腸溫度保持基本一致,可延長灌腸液在患者腸道內(nèi)的保留時間,從而提高保留灌腸的治療效果。
3.5 插肛管方法 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選擇粗細適宜,軟硬適度的肛管。插入前用少許潤滑油潤滑。插管前應先做直腸指檢,用凡士林充分潤滑肛管后緩慢插入,取出內(nèi)探頭后絕不允許再行插入,以免損傷黏膜。插管時動作輕柔,不可粗暴用力;插管過程中隨時詢問患者,輕聲安慰,如有不適則暫停插管,囑患者張口呼吸,使腹壓降低,以減輕不適;插管后妥善固定,如遇肛管滑脫,重新更換插肛器后插入。遇插管困難患者,有報道采用改良法[3]:雙手戴無菌手套,用石蠟油潤滑治療者左手中指后輕柔插入肛門,輕輕擴肛3~5 min,右手持探頭斜面沿指腹插入,隨后退出中指,探頭繼續(xù)插入肛門6~8 cm。
3.6 透析中的護理 清潔灌腸的生理鹽水及配好透析液加溫至38℃左右,溫度過低會引起腸痙攣,使結腸瓣收縮,縮小吸收面積,影響藥物的吸收;過高會使患者體溫上升,不利于治療。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患者出現(xiàn)腹痛難忍,應警惕透析管有否穿破腸壁,如腹脹難忍,應終止治療并報告醫(yī)師處理。如有大便失禁,應及時消除污垢之物并安慰患者,減輕患者愧疚感,使治療順利進行。操作過程中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有無面色蒼白、出冷汗、明顯的腹脹、腹痛等,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觀察排泄物的色、量及性質(zhì),如遇大便堵塞管腔,可轉(zhuǎn)動肛管,并根據(jù)患者的耐受性調(diào)節(jié)每分鐘的流量。透析過程中,輔以適當?shù)陌茨?,區(qū)域是左下腹及橫結腸體表投影位,一般在進水狀態(tài)時,以逆時針方向按摩,在排水狀態(tài)時以順時針方向按摩,透析液借助機器動力的推動,可直達全結腸,終止于回盲部,消除大腸內(nèi)的糞便。按摩可進一步刺激腸蠕動,軟化于硬宿便,從而將體內(nèi)的廢物、毒素全部排出體外,并有助于藥液的保留和吸收,使乏力、納差、腹脹等癥狀明顯減輕。透析過程中隨時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在輕松自然的環(huán)境中接受治療。
3.7 透析后的護理 中藥灌腸后囑患者深呼吸,盡量使藥液在患者體內(nèi)保留30 min以上,但不要超過1 h,以免藥液中水分被重吸收。同時,指導患者不斷地變換體位,讓藥液與腸壁充分接觸,以利于藥物的吸收,充分發(fā)揮治療作用。囑患者勿立即起身,應休息片刻,以防體位性低血壓,后協(xié)助患者整理好衣服,攙扶患者回病房。同時主動觀察測量生命體征,觀察患者腹痛、腹脹情況,并進行登記。結腸透析后應觀察患者的大便情況,如大便次數(shù)、性狀、量等。其次,應觀察患者的反應,患者是否能適應結腸透析。最后,觀察患者結腸透析后的效果。
結腸透析自20世紀70年代應用以來,已成為腎臟替代的有益補充。正常人每日蛋白代謝產(chǎn)物3/4從腎臟排泄,1/4從結腸排泄。慢性腎功能衰竭時,由于從尿液排泄毒素減少,從腸道排泄毒素代償性增加,據(jù)研究尿素的排出量從正常總量的25%可顯著增加到80%[2]。用結腸透析機進行結腸透析能更直接更徹底地進行腸道排毒,消除或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使其感到舒適,改善因腎功能損害代謝廢物在體內(nèi)潴留造成的痛苦[3]。結腸透析的操作和護理可直接影響到透析效果,透析成敗又與患者心情、體位、肛管選擇、透析液溫度與滴速等因素有關[4,5]。結腸透析中應堅持人性化護理[6]。以患者為中心,從患者的需要出發(fā),通過操作前給予解釋和飲食指導,操作中給予生理和心理護理及有效指導,操作后給予關懷及觀察,使患者在輕松的氣氛中完成治療,并讓患者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人性化護理順應了當今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能體現(xiàn)護士對患者生命健康的關愛,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減少護理糾紛;使護理工作更加周密、完善。護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技術和人文素養(yǎng),為患者營造一個和諧溫馨、充滿人性化的就醫(yī)氛圍。
[1]王海燕.腎臟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445-1543.
[2]畢增祺.慢性腎功能衰竭[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3.207.
[3]邢曉燕,戴杏娟.改良法插入結腸透析探頭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18):2417.
[4]金順今,全明玉.結腸透析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病人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吉林醫(yī)學,2007,(7):988.
[5]楊 英,鄧連珍,吳曉紅,等.不同溫度中藥灌腸液保留灌腸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7):50.
[6]吳國英,劉桂花.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