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銀,馬 麗
乙型肝炎是目前已確認的所有病毒性肝炎中對人類健康危害最為嚴重的一種肝炎,我國位居首位。過去人們認為無法治愈的觀點已被取締,通過乙肝五項定量分析,聯(lián)合基因檢測可動態(tài)觀察藥物治療的效果?,F(xiàn)常用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只能提供定性結果(陽性或陰性),無法動態(tài)觀察病情和療效變化以及注射乙肝疫苗后抗體產(chǎn)生情況,且易出現(xiàn)假陰性,干擾臨床治療?!按翱谄凇睍rELISA檢測往往為陰性結果,而定量檢測可表現(xiàn)為陽性。定量檢測乙肝“兩對半”能提供各指標的精確含量,在方法學上更加靈敏,彌補了定性檢測的不足,在臨床上有較大的實用性?,F(xiàn)就筆者所在醫(yī)院乙肝五項定性檢測與定量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1 檢測對象 100例均為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10~2009-03住院或門診就診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齡11~65歲。
1.2 方法 分別使用促凝管抽取靜脈血5 ml,立即分離血清,置2~8℃保存。定量(CLIA法)試劑由北京科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定性(ELISA法)試劑由廈門英科新創(chuàng)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3 主要儀器 酶標儀 (美國Bio-Rad公司,550型號),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 (石家莊康普生科技有限公司,KPS-KM型號),洗板機(上??迫A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T-36W)。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χ2配對檢驗。
乙肝五項指標中,定量檢測HBsAg、HBsAb、HBeAg、HbcAb優(yōu)于定性檢測,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HbeAb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1)。 見表1。
運用CLIA法對乙肝五項進行定量檢測,是將發(fā)光物質直接標記于抗原或抗體上,經(jīng)氧化劑或催化劑激發(fā)后,即可快速穩(wěn)定的發(fā)光,其產(chǎn)生的光量子的強度與所測抗原抗體的濃度成比例。該方法特異性好,靈敏度高,試劑穩(wěn)定,操作簡便,無污染,便于實現(xiàn)自動化,極大地彌補了酶標法定性檢測的不足,并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用CLIA在HBsAg濃度為0.5 ng/ml時即可檢出,而用ELISA檢測HBsAg達2 ng/ml時才出現(xiàn)陽性。從表1可以看出,定量的HBsAg陽性例數(shù)高于定性的陽性例數(shù)。高出的5例中,在2 ng/ml以下時,定性陰性,而定量表現(xiàn)為陽性。因此,定量法在急性乙肝早期能及早檢出HBsAg,確證HBV感染,縮短窗口期;其次可發(fā)現(xiàn)低濃度HBsAg攜帶者,在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由于機體缺乏對HBV包膜蛋白的免疫應答,HbsAg表達較低,ELISA檢測可出現(xiàn)HBsAg和HbsAb均陰性的情況,CLIA技術則可避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定量分析HBsAg和HbsAb的濃度變化,可預見急性乙型肝炎是否處于恢復期,若HBsAg濃度降低,HbsAb濃度逐漸升高,可說明病情已向恢復期發(fā)展,反之,HBsAg濃度處于較高水平或上升趨勢,而HBsAb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則易發(fā)展為慢性乙型肝炎或病毒攜帶者,為正確判斷病情提供依據(jù)。
HBsAb的定量檢測對乙型肝炎的預防起到監(jiān)督作用。HBsAb的定量測定能夠對抗體是否真正具有“中和”HBV的免疫力作出正確評價,對乙型肝炎的預防起到監(jiān)督作用。ELISA法HbsAb陽性并不一定就有免疫力,研究表明,HbsAb含量在10 mIU/ml以上,患者ELISA定性可呈陽性,但并不提示機體一定具有免疫力,而HbsAb在10~100mIU/ml的定性雖為陽性,但此時對HBV的免疫力較弱,甚至不能預防HBV感染,仍有感染HBV的危險。只有HbsAb含量達到100 mIU/ml以上時,才可確定具有抵抗HBV入侵的作用。根據(jù)HBsAb含量,可以判斷機體對HBV的免疫狀態(tài)及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對乙肝疫苗的免疫力評價和高危人群預防免疫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少年兒童預防乙型肝炎方面。
高濃度的HBeAg可間接提示病毒處于高復制狀態(tài),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定量分析在0.05 ng/ml時即能檢出,從表1中可以看出定量陽性高于定性檢測,能及早發(fā)現(xiàn)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及時給予治療,減少交叉感染。定量分析HBeAg和HbeAb濃度變化,可反映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能明確檢測HBeAg向HbeAb轉換的時期,既表現(xiàn)了HBeAg濃度下降和HBeAb濃度升高的過程。高濃度HBeAb一方面提示病情好轉,而在某些時候(如肝功能指標很差)則可能與肝壞死、肝硬化、肝癌有關。定性與定量檢測的HbeAb差別大,由表1中可以看出,定性陽性較定量陽性的例數(shù)多,這與HbeAb定性檢測的假陽性較高有關,而定量檢測避免了這一現(xiàn)象。
表1 乙肝五項指標定性與定量檢測陽性結果(n=100)
HBcAb濃度的高低,可反映病毒感染的狀態(tài)。高濃度的HBcAb提示乙型肝炎急性感染,恢復期的濃度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呈HBcAb持續(xù)高濃度,而低濃度的HBcAb一般為恢復期或既往感染。乙肝五項指標有利于對慢性肝炎活動或非活動性的判斷。非活動慢性乙型肝炎各指標相對穩(wěn)定,活動性往往呈現(xiàn)進行性變化。因此,可以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分類,若同時結合定量PCR技術,更能正確判斷預后及治療。
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療效、預后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定性檢測無法為臨床醫(yī)師動態(tài)觀察療效和監(jiān)測病情提供依據(jù),而定量檢測克服了這一現(xiàn)象,可準確測出各項指標的濃度變化。因此,臨床上采用定量測定乙肝五項指標更能準確地反映乙型肝炎臨床變化,使患者對自已病情有更清楚的了解,提高治療信心,同時也為醫(yī)師提供確切數(shù)據(jù),指導臨床診治有重要意義。
[1]農天雷,郁國強.乙肝兩對半試驗定量放射免疫測定的臨床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0,13(4):246-247.
[2]單桂秋,李秋生,肖韶英.檢驗乙型肝炎表面的一步法試劑的鉤狀效應分析[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2002,25:107.
[3]徐 蓓,姚光弼.血清乙型肝炎前S1抗原檢測及病毒復制的關系[J].中華實驗與臨床病毒學雜志,1997,11(2):117.
[4]高繼兵,蔡善武,朱 前.乙型肝炎五項指標的定性與定量檢測比較[J].蚌埠醫(yī)學院報,2005,30(6):55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