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煤集團總醫(yī)院(102300) 艾久英 安慶華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社會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fā)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典型癥狀。筆者所在科室對2008~2009年收治的2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有效治療與護理,取得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收集病例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齡65~85歲,合并冠心病者10例,合并腦梗死者5例,糖尿病足部感染者3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5例,經積極治療、精心護理均康復出院。
2.1 心理護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識缺乏,思想包袱重,易產生煩躁、悲觀、失望等情緒。護士應與他們多溝通,向患者講解有關糖尿病的知識。態(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以熱情周到的服務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糖尿病,使他們甩掉思想包袱,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減少延緩并發(fā)癥發(fā)生,讓患者認識到沒有良好心理狀態(tài)和穩(wěn)定情緒,不利于糖尿病控制。
2.2 飲食護理 飲食療法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措施。血糖主要來源是食物。飲食控制好壞直接關系血糖穩(wěn)定。對于2型糖尿病肥胖或超重者,飲食治療不僅有利于減輕體重改善血糖、血脂紊亂,還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筛鶕颊吣挲g、性別、理想體重、工作性質平時習慣等因素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食入總量每天控制在250~350g,即半斤到六兩,肥胖者可每天四兩,欠缺二兩從脂肪中提取。偏瘦者可給七兩到八兩。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65%左右,嚴格限制單糖攝入,含淀粉食物不必過分限制。脂肪占總熱量的20%~25%,膽固醇限制在300g以下,蛋白質占總熱量15%~20%,與正常人相似。發(fā)現等量大米煮成米飯和粥對糖尿病患者進食后血糖有不同影響,糖尿病患者進食米飯后餐后血糖較平穩(wěn),進食粥后餐后血糖明顯升高。糖尿病患者宜食南瓜、苦瓜、洋蔥、黃鱔等。應少食粥,因有研究表明,食粥后患者血糖明顯升高。
2.3 適當運動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治療基礎。運動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體重改善脂肪代謝,還可改善機體各系統(tǒng)功能??崭惯\動會發(fā)生低血糖,餐后立即運動會影響消化吸收。主張運動鍛煉時間安排在餐后半小時到2小時內,注射胰島素患者在外源性胰島素作用最強之前進行。若必須在胰島素作用高峰進行運動或勞動,應減少胰島素用量或少量加餐,注射部位應改在腹壁下,運動要循序漸進并長期堅持。運動方式結合患者愛好,老年人以散步為宜,不應超過心肺及關節(jié)耐受能力否則會導致并發(fā)癥。勞逸結合,起居有常,戒煙限酒。
2.4 生活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用中性肥皂、溫水洗澡,做好足部護理,溫水泡腳時間不能過長,以5分鐘左右為宜。冬季注意保暖,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冷空氣中。經常檢查有無外傷、雞眼、水泡等。趾甲異常應及時處理剪趾甲剪平,不修過短,衣、褲、鞋、襪不宜過緊。有視物模糊時應減少活動,加強日常生活及安全照顧。囑病人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本科的糖尿病患者多數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極大地增高動脈硬化性心臟病、中風、腎病及視網膜病變的危險性,因此,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應即時處理。
2.5 胰島素治療護理 ①胰島素應存放在0~5℃的冰箱,注射前從冰箱取出待接近室溫再注射,每次抽吸胰島素量必須準確,抽吸時先搖勻避免劇烈震蕩,兩種胰島素合用應先抽短效再抽長效。注射后觀察是否出現胰島素的不良反應,如低血糖反應,胰島素過敏,注射部位脂肪萎縮或增生。②對低血糖的觀察:應用胰島素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低血糖。老年病患者對低血糖的感知較差,沒有典型癥狀,在病人注射胰島素后,稍有不適應立即監(jiān)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進行處理。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一系列護理措施,延緩了并發(fā)癥發(fā)生和疾病進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