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一株花,不知其名,曾開過很多花,一天我把它搬到陽臺上曬太陽,忘了搬回來,花瓣兒全凍掉了。過了幾天,花枝開始向斜處生長,爸爸在旁邊“釘”了三支筷子,筷子上纏上膠帶,一個正花的工具便做好了。
爸爸認為這是他的得意之作,經(jīng)常用這事說哲理,可沒過幾天,花葉變黃,后來終于開了朵花,卻又掉了,爸爸千方百計找原因,但沒有找到。
我想原因就在這個正花的工具上啊!
花長斜在理:它長斜是為汲取陽光,而將它捆住,它接觸不到陽光。萬物為其生命而更其軀體,為其后代而改其原則,“萬物作焉而不辭”。放縱其一部分生長,才能花不凋,草不黃,安能為美而絕其命乎?
草斜長是為求花的艷麗,汲取維持生命的陽光,把它捆住,等于為其美麗反失其生命呀!
現(xiàn)在,那個“籬笆”也拆了,枯黃的葉子開始轉(zhuǎn)綠,花枝自由地舒展,顯示出作為花兒的另一種優(yōu)雅、自在、快樂的美,兩三個含苞欲放的花已沁出輕輕的粉紅;葉已不卷曲,仿佛現(xiàn)在是洋溢著溫暖的春天一樣,那三根被拆去膠帶的筷子,靜靜站立著,關(guān)注著它一點一點地成長。曾經(jīng)落下的花和葉,望著這株花,漸漸地、美麗地消失于泥土之中,祈禱著葉會更綠,花會更紅……
美麗未必需要規(guī)劃,但需要和諧;它不需囚籠,而需要陽光;它不需樹干一般的挺拔,只需要從自由深處飄來的清香。
清新的泥土貯存了遠處茶的香氣,舒展的枝條期待著花的鮮艷;光滑、嫩綠的花葉倒映在美麗的夜色中,那里有一位天使正向它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