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匆忙的腳步,放下沉重的書包,帶著愉悅的心情,讓心靈無拘無束地在天地間翱翔。在這個陽光燦爛的季節(jié),請你與我一同行走在這美麗的大地上,去看看西藏的天、海德堡的路,還有揚州的夏日,讓年輕的律動在這個令人期待的假期中盡情流淌。走,背起行囊去旅行。
(編者)
西藏的天,天天都是藍的。
天天,天藍,白天黑夜地“藍”著地球之巔的人們。有一回,一朵巨大的烏云忽然飛過來,久久凝固在布達拉宮的上空,大鷹的翅膀撞擊烏云的一瞬,布達拉宮呈現(xiàn)紅白分明。
我頭頂?shù)乃{天,一直處于靜止狀態(tài),它當然是無聲的,仿佛伸手便可以裁剪。藍,是一雙守望的眼睛,在窗外,它博大如一只沒有痕跡的鼓,窄小得像圣湖里的一滴水,一只鳥便可以劃破它的寧靜。天,把心情藍得很高,很暢,像立在天邊的經(jīng)桿,隨著風的節(jié)奏而搖曳。
終于,有人不耐煩地蓋上相機鏡頭,說:我不相信天能藍到這種地步。
看來,天天,天藍,不僅改變著天,同時,更能感染人。再昂貴的相機,到了西藏,也掩飾不住它對天之藍的誤會,再高超的攝影師也無法讓自己的心眼大于天、勝過藍,而藍,只能在他的畫面上堆積呆滯。一旦離開了那片天,攝影師就開始懷疑照片上的藍:藍得實在是遠離現(xiàn)實了。但他找不到答案?;蛟S,這就是環(huán)境對感情的作用,它很容易左右一個人的審美視野。每種情感的生發(fā)與另一種感情的存在,似乎不需要過程,完全依靠自己的感覺去把握。只是,每個人對“感覺”的理解不同。技術高超的,可以感覺天藍得會說話,于是與天的藍對對話;技巧稍差的,比如我在西藏看了八年天,則無語問蒼天,只求與藍共度,以免褻瀆了天天天藍的純潔和真誠。
有人一下飛機,抬頭就問:“西藏的天干嘛這么藍呀?”
我說:“當然是因你遠道而來,你一定會愛上它,對嗎?”
“但是你必須回答我,它為何如此的藍?”
我習慣地將兩手放入衣袋,望著藍得發(fā)呆的天,長嘆了一口氣,一時感覺滿眼全是正確答案。面對無限的藍,瞬間,想好的答案又全部消失了,根本無法確定唯一的對或錯,答案只是在眼前若隱若現(xiàn)地飄忽。原以為正確的答案,被她這一問徹底推倒了。
是呀,天之藍總得有個答案吧。
我停止思考,低下頭,讓腦海去篩選一個最精確的答案,稍頃,一切又恢復了靜止。抬頭望天,天還是那么藍,絲毫沒有微乎其微的變化。于是我說:這就是西藏,它讓你看著天的藍就沒有遺憾。
多數(shù)時候,我們會刻意去找尋一個完美的答案,以便對自己和對方的疑問做個解釋??蓪嵲谑抢щy。初來西藏的人時常會為諸如天為什么那么的藍等問題冥思苦想而導致大腦缺氧,于是無法輕松享受天然風光的美麗,或者變得沒了主張,對一切神秘的東西一見鐘情,隨之又耿耿于懷。所以我必須補充一句:也許……大致如此吧……你不必過分去深究太多的問題,在你抵達之前,西藏的天就這么的藍,在你離開之后,它還將依然的藍,徹底的藍,完完整整的藍,永永遠遠的藍……
她笑了,笑得那么勉強,用手狠狠指著我,說:“天哪,那么神奇,那么玄奧?!?/p>
我也笑了:“哈哈!誰讓你出的題這么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p>
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答案很不標準,而且還有些謬誤。其實,真正的答案只有天才知道,面對這樣的問題,說得越多,越是有愧蒼天。反過來,我倒想問你了:天藍點有什么不好呢?天天天藍,多么美好的生活。難道你不知這里原本就是藍色星球?
不可否認天空的色彩會帶給人不一樣的情緒, 如果你突然來到西藏就可能有要把藍和天分離的想法,因為你初來乍到的驚喜和不適應,你看見它藍得像一塊透明的鏡子——但你并不相信它??匆娏藛?西藏的天和藍是融為一體的。藍與天之間的界限是白云,可白云早已飄得無影無蹤了。天天天藍,與誰都無關,天天天藍,與誰都有關。人與天永遠是那樣近,又那樣遠,天和藍又習慣地包容著人的萬千紛擾和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