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介紹安全電流和安全電壓,常見的觸電事故及發(fā)生的原因,安全用電措施,以及發(fā)生觸電事故時的急救措施。在家用電器日益普及的今天,學習和宣傳安全用電的知識,既是物理教學的需要,也是進行心理健康素質(zhì)教育的必修課。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記住安全電流和安全電壓,了解觸電的原因,掌握安全用電原則。
過程與方法:通過真實案例的回顧,電腦模擬常見的用電事故,引發(fā)討論與思考,學會按科學規(guī)則辦事,克服馬虎大意,養(yǎng)成關(guān)心別人,樂于助人的健康心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樹立安全用電意識,克服對電的不健康心理,養(yǎng)成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樹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辯證觀點。
三、教學重點
掌握安全用電原則
四、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對電的使用并不陌生,但對電的危害認識不足,有盲目的恐懼而又好奇的心理,需要正確加以引導進行安全用電常識的教育。
五、教學方法
本節(jié)貫徹啟發(fā)式教學原則。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模擬再現(xiàn),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從心理上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自學,閱讀和討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并開展課后探究,擴大知識的學習范圍,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結(jié)合起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利用身邊觸電案例引入課題。
(三)講授新課。
1.安全電壓和安全電流。
2.常見的觸電事故。
電源線中,一根叫火線,有220伏特的電壓,一根叫零線,與大地相接,電壓為O,所以對^,體造成觸電危害的是火線。
(1)單線觸電:人體的一部分接觸了火線,電流經(jīng)過人體流人大地而造成的觸電事故。 (2)雙線觸電:人的身體同時接觸到兩根不同的相線。
(3)跨步電壓觸電:高壓電線落在地面上時,在距高壓線不同距離的點之間存在電壓。人的兩腳間存在足夠大的電壓時,就會發(fā)生跨步電壓觸電。
高壓觸電的危險比220伏電壓的觸電更危險,所以看到“高壓危險”的標志時,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線必須遠離高壓線。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捉蜻蜒、爬電桿等等。
如果看見有人觸電躺在那了,你會不會救他呢?我們怎么救他呢?同學們商量一下,現(xiàn)場模擬。
3.發(fā)生觸電事故后的措施。 4.同學討論避免家庭電路中觸電的注意事項。
結(jié)論:安全用電原則。
不接觸高于36V的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電器設(shè)備中的絕緣體。
(四)鞏固練習。
(五)課堂小結(jié)。
你學會了什么?
七、探究活動
【課題】調(diào)查生活中防止觸電的辦法
【組織形式】個人、學習小組
【活動方式】
1.制定子課題。
自己家里的用電器怎樣防止觸電?
鉗子、螺絲刀等工具采取怎樣防止觸電得措施?
電工防止觸電是如何工作的。
2.向家長詢問或查找資料。
3.小組討論、總結(ji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