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能力是由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等多種能力組成的,是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有的同學并不把審題作為一種必須具備的能力,在每次考后總結(jié)時,只要是審題方面的問題,總誤認為是做題粗心馬虎搪塞,從沒引起足夠警醒和反思。
高考分析專家發(fā)現(xiàn),學生在高考中有相當比例的失分是由于審題造成的,在平時學習時最令教師頭痛的,也是同學們最苦惱的就是審題問題。那么,同學們審題能力不高表現(xiàn)在:一是不會審題;二是閱讀理解能力不強;三是急于求成;四是讀完題目之后不會歸納。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審題能力呢?
一是應從思想上重視審題,將審題能力作為學習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日常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要有一種意識:審題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二是應努力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平時讀書學習,一定做到眼到、心到、手到。養(yǎng)成用心讀書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閱讀能力得到增強。審題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這樣在審題時。你就能很快找到材料當中所包含的重要信息,就能馬上搞清楚這個題目的具體要求。
三是審題時不能急著做題,在沒有看明白題意之前,一定不要急著動筆。這就好像做事,在做事之前首先要明確做什么事,再去考慮做好這件事所必需的工具及步驟,最后才能按程序把事情做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沒有弄明白做什么事,就匆匆忙忙、漫無目的地去做,結(jié)果是干了半天還不得要領的現(xiàn)象,這怎么能夠做好事情呢?同樣不弄明白題意及做題要求,便稀里糊涂地去做題,又怎么能夠做對題呢?
四是審題時要有條理性,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題,都應有一個審題步驟,比如:題目中所給的條件是什么,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所給條件與要解決的問題之間存在什么關系,應該運用什么知識(包括定理、公式、原理等)來解決這個問題等等,都要按照一定順序,把它們仔細看明白,想清楚。
五是讀完題目要求及所給材料后,應認真思考一下,多角度、多側(cè)面地深入分析研究,并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根據(jù)題目所給予的信息,盡快將思考的焦點集中到解題點上;然后找到解決問題的直接或間接途徑和辦法。
總之,審題是一種能力,是同學們必須自覺培養(yǎng)的一種技能,只要同學們在平時訓練和考試中真正重視起來,能夠用心去做,這種能力是會很快就能培養(yǎng)起來的。
作者簡介:史寶亮,山東省棲霞市第一中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教學管理工作、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