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素質教育呼喚高素質的英語老師。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除具備必需的教育理論,學科知識和師德修養(yǎng)外,還必須擁有六個方面的能力素質,那就是聽、說、讀、寫、演、唱。通過近兩年我在教學中的實踐,總結了這幾方面技能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聽
現(xiàn)行英語教學要求教師具備廣博的英語文化知識、標準流暢的英語發(fā)音。而這種知識的獲得,發(fā)音技巧的形成,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影不失為便捷的途徑。如果教師不具備良好的聽力,便無法知曉聽力內容,無法做學生的表率,指導學生去聽,也無法模仿其中的語音語調。如果教師自身聽力水平低,不看教師用書上的錄音材料便不知收錄機所放內容,是難以取得滿意的學習效果的。
二、說
交際化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堅持盡量使用英語,必要時利用母語這一教學原則,力求使自己說出的英語規(guī)范、地道,語速適中。同時在講課時配以適當?shù)捏w態(tài)語言,營造用英語授課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 三、讀
學生聽到的英語絕大部分來自教師課堂上的英語。因此教師的讀音必然影響學生聽覺神經(jīng)對于語音的反應。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起有效的語音構成,這就要求教師在讀音上做到盡可能準確,否則,學生在綜合教學中受到的英語語音刺激就可能弱化,從而降低聽的教學效果。
四、寫
英語教師必須用好兩件武器——talk和chalk。教師口才要好,講課吐字清晰,語言簡練重點突出,還必須能寫一手好粉筆字。在課堂上教師的板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的直接反映。教師的板書好,字跡清晰、醒目、工整,可以給學生一個很好的視覺形象,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語言能力的操練,從而增強教學的效果。
五、演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應當成為一名出色的導演。能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需求以及教材的不同編排,組織出形式多、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場景”,促使他們盡快地進入“角色”,從而“演”好每堂課。想演好每堂課,手勢、動作、表情等都可以成為輔助工具。
六、唱
唱英語歌或把語言點編成歌曲教學生唱是課堂教學尤其是課外活動中最喜聞樂見的形式。它能把學生帶進一個語言與音樂交相輝映的美好境界,而且通過唱英語歌曲,可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學習興趣。比如上課前??勺寣W生唱首歌提高課前上課的氣氛;課堂上有時講某個單詞、語法點、對換話時,略顯枯燥,可把它們變成一首小歌曲,讓學生在唱中掌握枯燥無味的知識點,更顯輕松有趣。
總之,作為一名外語教師不僅需要鉆研教材、大綱,也需要在教學手段、方法、基本功上下功夫。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學成績提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