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陽火了,套用一句小沈陽招牌式的腔調(diào):“這是為什么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三:夸張搞笑的行頭、惟妙惟肖的模仿、經(jīng)典幽默的臺詞。小沈陽火了,小沈陽成功了,其實,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渴望自己的價值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靶∩蜿柆F(xiàn)象”給地理教師哪些啟示呢?
夸張搞笑的行頭,形成自己的風格
小沈陽與大多數(shù)明星相比,相貌“砢磣”多了,尤其是他不男不女的男扮女裝、扭扭捏捏的娘娘腔,也著實給觀眾以“大?!钡母杏X。但恰恰就因為這樣,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使表演具備不可復制性,這,正是小沈陽成功的“秘密武器”。他往臺上一站,不論是男扮女裝的獨特腔調(diào),還是搞怪搶眼的裝束打扮,不論是點睛之筆的語氣助詞,還是真刀真槍的高亢歌喉,小沈陽的出場總能讓人過目不忘,即便是模仿各路明星也都帶著“小沈陽”式獨一無二的印記。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雖然每天接觸多個不同面孔的老師,但絕大多數(shù)的老師教學套路如出一轍,缺乏個性,缺少特色。君可見“課堂上,教師處于統(tǒng)治地位,學生端坐在課桌旁,教師講,學生記,教師偶爾提出一些問題,學生回答問題”,這種八股式的教學程式早已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帶給教師的是辛苦,帶給學生的是45分鐘的煎熬。如若每個教師都能夠改變這樣的教學常態(tài),把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個人魅力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鮮感,每一節(jié)課都有驚喜,這樣的教學對學生來說必定是愉快的,對教師來說必定是幸福的。
眾所周知,成熟的藝術(shù)家往往都有自已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風格。如京劇中的“四大名旦”:雍榮富麗的梅蘭芳、深沉委婉的程硯秋、瀟灑清新的荀慧生、剛勁灑脫的尚小云,莫不自成一家,各有風韻。其實,在教學中,有風格的課堂教學才是美的教學。“風格”是成就名師的必由之路,有風格的教師才可能成為名師。
教學風格是由一個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技巧、教師個性等獨特而鮮明的個人特點構(gòu)筑的。每一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的特長,都有自己的愛好,這些,都可以形成自己的風格。按照多元智能理論,教師都具有八種職能,而且每個教師八種智能的強弱也不盡相同,每個教師都有優(yōu)勢的智能,也有弱勢智能,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發(fā)掘并有效利用自身的智能長項,做到揚長避短。例如,有些教師語言智能發(fā)達,教學時可以充分發(fā)揮其語言方面的強項,使用優(yōu)美、幽默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其教學特長和個人魅力。有些教師肢體——動作智能發(fā)達,可以使用形象的肢體動作或表演并以此為依托創(chuàng)建自己的教學風格,從而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智能特長得以充分的展示和發(fā)揮。也可以采用身體的姿勢(如站、坐、蹲等姿態(tài))、動作、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包括手勢、面部表情、眼神的接觸以及聲調(diào)的變化、嘆氣、聲音中所包含的情感信息等影響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對課程的看法,以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狀況等。
惟妙惟肖的模仿,彰顯堅實的基本功
小沈陽不但擁有獨特的造型,他還具有學誰像誰的超強模仿能力。在春晚舞臺上,他模仿刀郎、劉歡和阿寶的表演讓人大吃一驚,在元宵晚會上,小沈陽演唱了張雨生的《大?!?,再次展示了自己這方面的功力,充分顯示了扎實的演唱功底,以自己的實力徹底征服觀眾,從而使自己成為全國觀眾熱捧的對象。
在目前的地理課堂教學中,集音頻、視頻、圖片于一身的多媒體課件充斥課堂,大多數(shù)教師追求課件的精美與動感,把較多精力投入到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而彰顯地理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三板”在目前的地理課堂中實屬罕見。試想,如若在課堂上摒棄精美的課件,依靠自己的熟練技巧,用各色粉筆在黑板上畫出所需的簡略地圖或者將地理事物、地理現(xiàn)象及演變過程等用各色粉筆描繪出板畫,再配上工整的板書,這樣的課堂教學情境是怎樣的?學生定會發(fā)出嘖嘖贊許之聲,對教師定會佩服得五體投地,教師的教學魅力定會大增。教師也可以此為特色,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地理教學的“三板”不僅能夠提升教師的形象,也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漂亮、端正的粉筆字加上精美、形象的板圖、板畫,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會使學生耳目一新,會使學生加深、加快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既可活躍課堂的氣氛,又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所以,在精美的多媒體課件泛濫于地理課堂的今天,地理教師也應重視地理教學基本功的訓練。
經(jīng)典幽默的臺詞,創(chuàng)設(shè)輕松的氛圍
小沈陽讓全國觀眾記住了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言語幽默,挺會“逗”,能讓觀眾樂。例如2009年春晚的兩段經(jīng)典臺詞:“其實人生可短暫了,跟睡覺是一樣一樣地。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薄叭松钔纯嗟氖虑槟阒朗鞘裁磫?人死了,錢沒花了!”趙本山接著說:“人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嗎?就是人活著呢,錢沒了!”仔細琢磨,很有味道。
再如,在2009年北京春晚上有下面一段臺詞:
“——哎呀媽呀,我瞅你長得哈,有一種大海的感覺呢?
——小妹兒你是不是喜歡我呢,是不是愛上我了呢?
——哥呀,你別誤會,我暈船,我一看到大海吧,我就想吐?!闭媸亲屓巳炭〔唤?/p>
教學幽默是教師智慧火花的藝術(shù)閃現(xiàn),其效果能愉悅身心,啟迪心智,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還能起到冰釋誤會,釋解責難,和緩氣氛,淡化矛盾,減輕焦躁的作用。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課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不僅使優(yōu)秀的學生因成功而發(fā)出笑,也能使后進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受到觸動。
地理學科有很多幽默素材,例如在學習斷層時,教師可以說:“自古華山一條路,如果說還有一條的話,就是自由落體了?!蓖ㄟ^這句幽默語言的使用,使學生在笑過之后對“斷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除了使用幽默的語言外,還可以使用幽默的形體語言。例如在講解“太陽日和恒星日的區(qū)別”時,可以這樣做,教師站在某一列同學的前面,把該列最前面的一位同學比作太陽,最后面的一位同學比作恒星,自己比作地球,開始時,教師正面面對兩位同學,此時兩位同學位于“上中天”,教師原地打轉(zhuǎn)一周,再一次與該兩位同學對面,即經(jīng)歷了一個太陽日和一個恒星日,這種情況下,太陽日和恒星日等長。如果教師既自轉(zhuǎn),又圍繞最前面的同學公轉(zhuǎn),當轉(zhuǎn)過一周后,再一次與最后面的同學對面,即經(jīng)歷了一個恒星日,而此時并沒有與最前面的那位同學對面,即最前面的那位同學還沒有到達上中天的位置,如果教師再轉(zhuǎn)動一下,就與最前面的同學對面了,此時就經(jīng)歷了一個太陽日。教師通過形象的形體演示,使學生加深了對晦澀難懂的“太陽日與恒星日的區(qū)別”的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運用幽默時,教師要記住幽默只是手段和方法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笑過之后使學生得到深刻的啟迪。另外,幽默的運用一定要適時、合理、恰當,從而起到畫龍點睛之功效,切不可畫蛇添足、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作者單位:浙江紹興魯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