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提高學生寫作的內動力。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寫作文的興趣,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運用一些簡單有趣的方法,讓他們體驗到用文字表達感情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 興趣
小學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徑,但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通過多年的習作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多角度、全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讓小學生產生寫作的
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提高學生寫作的內動力。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呢?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運用簡單而有趣的方式方法,把他們領進習作的大門。例如,在作文課上,我問學生喜歡做游戲嗎?學生都說喜歡。我向學生講述了游戲規(guī)則后,組織游戲活動。學生興趣高漲,在歡樂而又緊張的氣氛下完成了游戲,大家津津樂道,意猶未盡。這時,我問誰能把游戲過程給大家講述一下。發(fā)言者講得繪聲繪色,其他學生聽得也認真仔細。接著,讓學生們把游戲的過程記下來,不論字數。最后我讓他們把寫的習作帶回家,交給爸爸媽媽分享。這節(jié)習作課,我沒有講什么概念和道理,但課上得輕松愉快,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說得興致勃勃,寫得精彩紛呈。我想:教師只有巧妙地引導,設計出貼近生活的習作課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才能在興趣盎然中,輕松寫出真切感人、充滿活力的文章來,才能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研究表明,人一旦對某種事情發(fā)生了興趣,那么他就會在下意識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投入進去。因為興趣,讓人感覺不到枯燥和痛苦,對于自己的興趣,會讓其倍感幸福。
二、積累素材,讓小學生有內容可寫
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原因,其認知的對象和范圍以及理解的程度都是極其有限的。正因為如此,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到沒有內容可寫。這樣會形成以下結果:通過激發(fā)寫作情趣,學生有了強烈的寫作欲望,但提起筆來,卻往往感到無從下手。究其原因,這與習作素材的儲備有關。要想使學生寫好作文,就必須引導學生從生活與閱讀中多渠道積累寫作素材。
1.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素材。寫作材料來源于生活,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學表明:兒童天性好玩、好動。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的腳步,欣賞春的美景;組織學生到社會生活中去,讓學生多思、多想、多問為什么;讓學生在熱鬧非凡的市場去體會祖國的巨大變化。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如積極參加各種節(jié)日活動,并親自動手準備,像“三八”婦女節(jié)親自為媽媽制作小禮品,體
會母愛的偉大與無私;慶?!傲弧保寣W生們自己編排節(jié)目、表演節(jié)目,并進行評價。
2.從閱讀中積累素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閱讀可采取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在閱讀內容上,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學、文史地理等,這方面書籍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閱讀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讀,長篇文章精讀和略讀相結合。古詩詞、名篇要朗誦,知識性作品可默讀、重點研讀和全面瀏覽相結合,讀和思相結合。讀書要求學生做好閱讀筆記,逐漸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三、抒發(fā)個性,讓小學生知道怎樣寫
在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習作材料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教學中的訓練重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指導學生寫作。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習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如“贊美家鄉(xiāng)”作文訓練時,我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擬出不同的題目來寫,結果學生有按中心命題的,如《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有按人物命題的,如《了不起的家鄉(xiāng)人》《我的爸爸、我的媽媽》等;有按事物來命題的,如《家鄉(xiāng)的小河》《文石公路變遷記》等。自主擬題,學生有了確定題目的自主權,就有了較大的自主空間,就不會感到沒有東西可寫了。甚至有的同學選用了不同的體裁來贊美家鄉(xiāng)。把習作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由狀態(tài)下表達出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獨特感受。
四、鼓勵評價,讓小學生感覺我能寫
批改學生習作時,改變了以前用審視的眼光、客觀的態(tài)度去寫評語,嘗試改寫心語,效果比以前要好得多,學生更易接受。心語采用第二人稱的方式和情感化、個性化的語言與學生交流,既培養(yǎng)了學生寫習作的興趣,又起到了有效的導向、激勵、診斷和強化作用。心語的內容可以是回應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學生一起探討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贊美學生的進步和優(yōu)點,暗示習作中的某些不足,還可以傾吐煩惱,讓學生感到你很信任他,進而親近你。被別人欣賞是一種快樂,作為教師,要努力寫出藝術性心語,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愛上習作。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勇于實踐,最終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路,把習作教學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作者單位:蒼溪縣文昌鎮(zhèn)白巖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