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導學生課外英語閱讀的必要性
1.客觀條件的需求
在國內缺少英語自然環(huán)境的條件下,要迅速地增加英語詞匯量,盡早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僅靠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由于班級人數多,課時有限,在學生中全面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顯然是有很大的困難。學習語言的首要任務是保證足夠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因此聽和讀就是學習英語的關鍵。輸入推動輸出,因此,我們要盡早地強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打好閱讀理解的堅實基礎。
2.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閱讀能力的提高僅靠課堂上幾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想讓學生只通過閱讀教材來提高語言能力,增長知識,提高文化素質,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是不現實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英語閱讀,學會在課后去接受更多的語言輸入。
3.利于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當學生學會了怎樣學習,他才能獨立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學習,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外語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在閱讀中,學生遇到問題,自己查字典,自己思考,自己總結,自己解決,從而提高了自學能力。
二、培養(yǎng)有效的閱讀策略和技能
對中學生而言,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對保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英語閱讀過程中,不同的閱讀任務運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
策略1:培養(yǎng)學生根據上下文猜詞的能力
大部分學生往往一遇到生詞就束手無策,首先想到問老師或同學然后會查閱工具書,而很少會根據上下文、文章的背景知識、文化意識等去理解猜出詞義,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限制學生查閱工具書,鼓勵學生大膽猜詞,平時還應注意多做些猜詞的練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閱讀能力。
策略2: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和主題句
閱讀時不要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讀下去,而是用跳躍式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和主題句,不去糾纏某些細節(jié),否則會影響掌握全文的大意。學生要學會找主題句和關鍵詞,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文章的大意。
策略3:滲透文化意識,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的能力
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了解英語文化的過程。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吸收豐富的知識,還能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科技、社會文化、風土人情以及東西文化的差異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策略4:材料的選擇
選材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文章的長度宜短不宜長。過長的文章會占用學生較多的時間,而且讀起來學生會感到吃力乏味,容易失去興趣。而短文章能讓學生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就能完成,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能激發(fā)起他們的成就感。
策略5:教師的指導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設想自己的大部分學生能在沒有嚴格而明確的教學要求下自覺進行學習,完成規(guī)定作業(yè),安分守己地接受考核,這只是生活在幻想中的教師的向往。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時候要有計劃性,要有目標。而且還要在閱讀技巧方面給予學生以指導。比如說:不要反復回視已讀過的句子;閱讀要計時,要提高閱讀速度;在閱讀中遇到生詞時,不要馬上查字典,而可以根據構詞法的知識,根據文章上下文的推斷來猜測詞意。
總之,在英語課外閱讀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增強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信心,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作者單位:河北省香河縣第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