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梢妼W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學的關鍵是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中學英語 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 過程實施
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梢妼W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學的關鍵是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力圖讓學生輕松、愉悅、主動、有效地學習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一、在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
我們應該認識到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過程,英語教學也不外如是。有效地調控學生的學習情感,可以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親身感受英語知識的廣泛應用,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其產生肯定的學習情感。讓學生認識到在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英語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必備工具之一,如果想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且能更好的勝任以后的工作,必須從現在起學習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其次,教師可通過日常教學中許多細微之處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熱情幫助,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和對自己的感情投入,時時刻刻感覺老師在關注自己,使之“親其師,信其道”,當師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對英語課就會越來越有興趣,甚至能由厭學轉變?yōu)楹脤W、愛學。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注意批評的藝術和技巧,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個人尊嚴。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贊賞,對待中學生,教師更應該特別注意遵循“表揚+幫助”的原則,避免“批評與訓斥”。師生之間坦誠、無拘無束的交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當熱情、具有同情心,多采用恰當的鼓勵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尊心,在師生間建立信賴、理解型的情感人際關系。
二、豐富教學手段
有的學生常常覺得英語非??菰?,好像通篇都是些單詞語法。其實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語言環(huán)境,如果我們的課堂沒有英語氣氛,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學習效率自然不高。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把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匯、語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進而提高學英語的能動力。例如,在教學生認識學校功能室的對話時,用錄像機先拍下學生在功能室活動的情景再出現英語標志牌,這樣,學生們就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習并操練,學生們感到生動有趣且記憶深刻。我也常把詞匯放到句子里,再運用投影把抽象的文字符號以各種絢麗多彩的畫面呈現,動詞以動作表現,名詞以實物或靜物畫面表現,其它難以單獨表示的就配以恰當的語言環(huán)境,或老師用手勢、表情來輔助表現,這樣就會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即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能全面調動學生看、聽、說、想等多方面的積極性。
三、制造競爭,培養(yǎng)學生成功感。
有競爭才有進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適當地制造一種積極競爭的氛圍,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參與者的創(chuàng)造力和競爭力。如在剛開始學字母時,我就告訴學生,學完所有的字母后,我們將舉行字母書寫比賽。這樣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非常認真,書寫時也非常投入,比賽時都難分高下了,基本上個個都能做到書寫規(guī)范,為今后的進一步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中還應該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感,因為“成功越大,興趣越大,動力越大”。當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一次成功后,哪怕只是寫對了一個句子,學生也會感到高興,驅使他們更積極地學習,下一次可能就是一篇不錯的文章。讓學生的成功感成為習慣,必能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多創(chuàng)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競爭中體味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學習成功的快樂。對他們學習中每一點一滴的成績及時地真誠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四、給學生表現的空間
其實每個學生心底里都喜歡表現自己并希望得到認可。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課,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主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到知識并培養(yǎng)能力。例如:舉辦英語文娛晚會、故事會、知識競賽、演講等課外活動;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組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視聽小品和對話錄像等。這類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說英語的真實場景,既可以高度地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和創(chuàng)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課堂上的雙邊和多邊活動,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那些知識運用靈活、反應比較快、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特別“露臉”。課文的改編表演、課外活動中的短劇小品,讓那些學習成績雖不出類拔萃,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學生獲得了身為“最佳演員”的成功感。那些有繪畫才能的,在把課文改編成連環(huán)畫的作業(yè)中大顯身手,在幫助老師把課文變成投影片中,也淋漓盡致的表演了一番,在大大小小的各類競賽中,那些表現出眾者體驗到了站到領獎臺上的激動。而“再表現”的欲望,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會使他們在課堂上滿懷興趣,集中精力,課下又根據自己的愛好,翻閱英語課外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而使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達到健康發(fā)展個性的目的。
總之,英語是一門使用范圍很廣的語言,它本身是生動的、鮮活的、充滿生活化氣息的。如果我們只一味注重書本就把“活”的語言變成了“死”的知識。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注意挖掘潛藏在英語中的寶藏,自始至終都能生動地、饒有興趣地讓學生去學,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我們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想方設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枯燥無味的英語學習變成一個充滿樂趣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中學英語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論學生英語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4]《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5]《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6]《中學英語教學法》(修訂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