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學生只有動起來,才有可能充分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那么,如何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呢?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一、激發(fā)互動意識,做好互動分工
做好互動,首先在課前要激發(fā)學生的互動意識,賦予他們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別人的信心,根據同學情況做好小組分工,盡量做到使小組內每一個成員都有發(fā)言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活動的主體;課前教師要盡量準備好互動內容,讓學生動得有目的、有目標,而不是單純地為了“動”而“動”。為了更好地促進互動,教師可以提前要求同學做好課堂互動準備。比如,要求小組準備:數學資料的收集,復習課上典型題目的收集,一個數學知識點的發(fā)展方向……
二、留有課堂布白,創(chuàng)建互動氛圍
課案設計時要留好課堂布白,課堂上要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要給學生留有較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互動學習提供機會和氛圍,要大膽放手,引導孩子們相互啟發(fā),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語言總結自己的發(fā)現,你會發(fā)現孩子們能把知識的一次次再創(chuàng)造演繹得多姿多彩。教師應把這些寶貴的動態(tài)生成資源挖掘出來,使課堂在預設中生成,在動態(tài)生成中幻化出靈動的美。要多關注學生的互動狀態(tài),切實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理解數學知識與技能,掌握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優(yōu)化互動形式,增強主體意識
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互動興趣,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學習的內容,在新知“動態(tài)生成”之后,學生要進行知識的反饋。老師只要適度地出一兩個典型題即可,然后以學生活動完成的形式讓活動小組互出互練互講解。這樣做的好處很多,你會發(fā)現題型也豐富多了,同學們對新知識理解也更透了。當你詢問調查時還能很容易找到他們當堂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于變式題在老師的適當引導之后完全可以由學生向同學推廣自己對該題的理解和它的變式方法,學生的潛力一定會讓你刮目相看,受益匪淺。
四、轉化角色互換,增強互動興趣
有人提倡把講臺還給學生,在課堂上讓學生嘗試擔任教師的角色,是一種很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復習課中,可由學生代替教師的角色向同學們推薦自己對章節(jié)的總結,與同學分享收集的典型例題;或以未知者的姿態(tài)以你問我答的課堂方式進行知識回顧;當然做好這些離不開教師課前任務的布置,課堂適時地指導和總結。即使這樣,你還是做到了只以指導者的身份存在的,你的課堂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學生能夠在講臺上發(fā)揮自己才能的時候,他們的角色就發(fā)生了改變,他們的學習激情就得到了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求知欲就不可遏制的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作者單位:山西省文水縣城鎮(zhèn)中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