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江蘇高考題論述實用類文本的參考答案,和實際閱卷時的修改補充答案以及評分標準是有所區(qū)別的,因為參考答案往往存在以下三種問題:繁冗拖沓、要點疏漏、答非所問。我根據(jù)多年高考閱卷經(jīng)驗以及在閱卷時得到的第一手信息,結(jié)合近兩年三個典型題目,做一個簡要分析。
一、繁冗拖沓型
例1.(2010年《談靜》)文章題為“談靜”,但最后一段才寫到“靜”,請簡要說明全文的思路。(6分)
參考答案:先由人生樂趣談起,提出人生樂趣一半來自于感受;再闡述感受力有強有弱,感受力強,能“處處領略”,就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最后闡明領略趣味要“靜”中得“趣”。
簡析:
①關于簡要說明文章思路,通??梢圆捎孟旅鎯煞N答題模式,一種是“從(由)……寫到(引出)……,然后……,最后……,從而揭示(體現(xiàn))……”;另一種是“文章以……為線索,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表現(xiàn)……主旨”。
②具體閱卷時,閱卷老師通常抓住關鍵詞給分,而詞不離句,因此,我們答題時可以逆向思維,先從語段中找出關鍵詞,然后根據(jù)語段意思,連詞成句。如本題,補充答案簡化成“人生樂趣”“源自感受”;“強感受力”“尋出趣味”;“靜”中得到“趣味”。引號中的詞語則是得分點。
二、要點疏漏型
例2.(2009年《說“異”》)作者指出人們往往對異類持什么態(tài)度?作者認為應該持什么態(tài)度?(6分)
參考答案:排斥、打壓,缺少起碼的寬容。肯定具有積極意義和帶來創(chuàng)新結(jié)果的異類,容忍無害的異類現(xiàn)象。
簡析:
①對“異類”的態(tài)度,簡單地說,可以分為3類,即:褒義、中性、貶義。參考答案中只說到前面兩種情況,而沒有說到貶義,從原文看,“打擊假異類,真惡俗的社會現(xiàn)象”顯而易見是作者的一種態(tài)度,參考答案有明顯疏漏。
②推而廣之,對于很多事物和社會現(xiàn)象,這三種態(tài)度都是適用的,好的就應該肯定和推廣,中性的,無害的,就應該盡量包容,而對于不好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打擊。
③如果把這種思想滲透到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好奇心》《品味時尚》《綠色生活》中,那么文章便有了深度。
三、答非所問型
例3.(2009年《畫家黃永厚》)從全文看,黃永厚的“冰炭同爐”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6分)
參考答案:既關注現(xiàn)實、褒貶是非,又淡泊寧靜、低調(diào)處世;懂畫的朋友慷慨相贈而把重金購畫者拒于門外;將自己對現(xiàn)實人生的態(tài)度借歷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達出來。
簡析:
①俗話說“冰炭不同爐”,類似于“水火不相容”。很顯然,僅僅看這4個字,便能理出基本思路,答案應該強調(diào)黃永厚身上體現(xiàn)的截然不同的兩個方面,而參考答案的第三個要點讓人費解,在練習過程中,也沒有同學答到,根據(jù)行文思路推斷,或許是說“黃永厚衣著簡樸,行事與常人無異,外在平淡無奇,但內(nèi)心卻是桀驁孤高,因此將自己對現(xiàn)實人生的態(tài)度借歷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達出來?!?/p>
②推而廣之,有時僅僅看一些詞語本身,就能基本理清答題思路,如“兩難選擇”“雙刃劍”“異曲同工”“殊途同歸”等。
參考答案或許真的是“僅供參考”,的確存在很多問題,我們絕不能把它奉為圭臬。只有科學地看待參考答案,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準確科學地指導學生復習迎考。
作者單位: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高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