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綜合語文素質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改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該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思考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語文教學必須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感受、評價以及欣賞的能力。在教學中逐步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提倡有創(chuàng)意和多角度的閱讀,通過學生進行閱讀反思以及閱讀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閱讀的質量?!边@些都是圍繞閱讀教學而提出的。但是,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中,很多教師的教學仍舊停留在較低水平。如何改變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這一問題,是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改善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廣泛參與
對閱讀教學進行改革,首先要讓學生真正地發(fā)揮其學習的主體作用。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保持一種平等姿態(tài)和學生進行交流,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自由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給學生安排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有時間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和揣摩文章。在自由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下,學生的心理會感到輕松愉快,可以促進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從而對文章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能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其潛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性。閱讀能力是學生個人語文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由于學生在學習能力、文學修養(yǎng)、生活體驗、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會有很大的差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結合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融入自己的情感,對文章進行解讀。在教學的過程中,組織學生對自己的理解進行相互的交流,幫助學生更好的對文章進行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抓住形象特征,對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中人物形象仔細感悟,聯(lián)系他們的知識積累,對祥林嫂、陳奐生、阿Q等人物形象進行想象,讓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里尋找出類似的原型。加強學生形象感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比較,從而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教學中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杜十娘與劉蘭芝、祥林嫂與劉蘭芝以及杜十娘與崔鶯鶯等,對這些女子形象的描寫,對其眼神和形態(tài)是怎樣描寫的?應該怎樣描寫她們說話的樣子呢?引導學生有目標地進行想象,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在進行詩歌閱讀教學時,也要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在講授杜甫的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句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秋天萬物凋零,在深秋季節(jié),在北風的吹動下,枯葉飛舞,讓人感到憂傷。但杜甫在描寫深秋景色的同時還描寫了奔騰的長江水,向東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給人以無窮無盡的壯闊感受。通過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可以極大地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三、利用分析概括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分析能力是思維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良好的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對課文的詞語、句子進行正確的理解。正確的分析詞語的本義以及在文章中的具體含義,弄清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每個句子和詞語在文章中的作用。學生進行分析概括練習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進行判斷和理解的過程。通過分析作者是如何選取材料,如何利用材料支撐自己的觀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文章的寫作特點和所表達的情感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高中學生每天都會學習到大量的書本知識,閱讀眾多的語言材料。學生只有對這些知識進行準確的概括和總結,才能真正地掌握這些閱讀過的材料,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在學習《祝福》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通過文章的描寫,說祥林嫂是沒有春天的女人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仔細的閱讀,找出文中對祥林嫂進行描寫的相關文字進行概括。在學生進行概括總結時,指導學生要避免片面性,不能只注意到文章的部分描寫,忽視其他的描寫。還要讓學生不能簡單地憑借自己的主觀判斷,必須認真地閱讀文章,抓住重點。不能只是看到現(xiàn)象的表面,要深入地分析。通過教師這樣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課文進行分析概括,保證學生思維的準確性,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調動起學生對閱讀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充分地發(fā)表個人見解,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真正地對閱讀教學進行改革,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周珺紅.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三部曲[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11).
[2]蒲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2).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白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