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才會更好的有針對性地講解,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在質疑問難時,學生又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怎樣質疑問難呢?
一、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
學生的能問與善問,固然與其自身的智力和素質有關,但教師有意識的培養(yǎng)也是至關重要的。要讓學生能提出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多觀察、多思
考,多問幾個為什么,鼓勵學生多提問題,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提問興趣,養(yǎng)成質疑問難的好習慣。
二、善于引導學生質疑問難
學生提不出問題,往往有兩種可能:其一,若是若非,缺乏思考,提不出問題;其二,根本不懂,無從下手,提不出問題。對于第一種情況,教師要細心觀察,適時地提出有關聯(lián),有興趣的“藥引子”,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對于第二種情況,教師要給予全面的考慮,可以重新布疑設難,然后從中提出問題看學生是否已掌握,逐步引導,誘發(fā)學生提出更深層次的不明白的問題。所謂學生“問得好還在老師提得妙”。
三、創(chuàng)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在質疑問難時,教師往往感到“只啟不發(fā)”的苦惱,有時會變得疾言厲色,造成課堂氣氛緊張,使學生的心理陷入抑制的狀態(tài)。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正常發(fā)揮,更提不出問題來。所以,在質疑問難時,教師要耐心細致,和顏悅色,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問、能問,這樣才會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四、教會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
要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必須教會見疑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邊學邊思考,在思的基礎上生疑。只有經(jīng)過思才能有疑。只有經(jīng)過深思,才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只有在多思而不解的狀態(tài)下質疑,這樣的疑才有質量,才有效果,而釋疑的效果也會好。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見疑、生疑。努力使學生從正反、縱橫、前后的互為聯(lián)系中質疑問難。
總之,教師要有的放矢,啟發(fā)誘導學生質疑問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吉林省扶余縣引拉灌區(q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