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初中英語教學的特點和現(xiàn)狀,我們對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整體結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拼讀入門,讀說跟上”的模式,強調從語言教學入手,加強拼讀訓練,幫助學生過好語音關,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拼讀 語音
初中英語教學,作為外語教學過程的基礎階段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在外語學習方面的繼續(xù)發(fā)展。初中英語教學應該教什么?如何教?或者說中學生應該學什么?如何學?一直是備受關注,而且是爭議頗多的話題。盡管眾多專家、學者和英語教學工作者一直進行著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實踐,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嘗試,但總體來說,中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多半是費時多,收效小。原因何在?筆者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親身的觀察,感到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應該切合實際。為此筆者認為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整體安排上應該側重語音、語調,抓拼讀入門,讀說跟上,通過三年五百多個學時的學習,學生能扎扎實實地把語音基本功練好,為今后自主地展開英語學習過好第一關。
一、拼讀模式的提出
我們?yōu)槭裁匆岢銎醋x入門的模式,主要是針對目前中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特點提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初一的學生學英語興趣最濃,教師在課堂上領讀,學生齊讀,聲音洪亮;初二年級上課時比一年級安靜,學生插話、搶著回答問題的現(xiàn)象少了。然而到了初三,學生兩極分化較為嚴重,一部分學生甚至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原因何在?經過調查了解,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不會讀,所以無法有效地進行預習復習,課上45分鐘時間老師也根本不可能顧及到每一位學生,某些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內容,極少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另外,一些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擔心自己所講的英語不標準,害怕別人嘲笑他講的是洋涇浜英語、中國式英語,就一直不肯開口講,久而久之,形成一種不良習慣,即使知道了正確答案也不知該如何表達,“啞巴英語”甚為嚴重。因此筆者認為,學習英語第一步就是要幫助學生打好語音基礎,過好語音關。我們提出這一點基于以下兩點:
1.語言是有聲的。任何形式的言語活動都以發(fā)音器官的動作為基礎,離開一定的發(fā)音動作,語言活動就不存在。因此,在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首先要集中進行拼讀教學,使學生掌握發(fā)音、辨音能力,過好發(fā)音、拼讀關,做到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自然流暢。
2.語音是文字的基礎。從一開始教英語,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語音語調上,通過大量模仿學習語言,這是學習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的可靠保證。語音語調的熟練,有利于朗讀、聽說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擴大學生在閱讀中的視距,從而提高其閱讀的速度。因此,從英語學習開始的第一天起就應注意抓緊基本功的訓練,做到心到口到,心到手到或耳到心到,眼到心到,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經驗和學習原則。
二、實施拼讀入門模式的注意點
初中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是為學生提供學習一門外語的機會,以擴展文化科學知識,豐富文化生活經歷,提高思想品質修養(yǎng),使學生能夠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發(fā)展和國際交際的需要。教學中要重點和講究方法。
1.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語音教學應注重語義與語境、語調與語流相結合,不要一味地追求單音的準確性。
在英語教學起始階段,語音教學主要通過模仿來進行,老師應提供大量聽音、模仿和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發(fā)音習慣。老師應多表揚、多激勵、少批評;愛護后進生,用英語組織教學,鼓勵學生不怕出錯、不怕羞、高聲讀,不斷總結,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發(fā)揮其內在的學習動力,學會獨立思考,主動進取,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做到學得主動,學得科學,學得有效。
2.突出直接拼讀教學。直接拼讀是英語教學的基礎和突破口,要學習英語就得讀詞、寫詞,要能讀詞、寫詞,首先要掌握詞的讀音,而英語是拼音文字,掌握詞的讀音又得首先掌握詞的拼音,就是能按照字母和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規(guī)則直接拼音、拼讀、拼寫,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程度。利用拼讀訓練打開學生的嘴巴,不斷地讀,不斷地聽,不斷地糾錯誤,并用拼讀引入朗讀,在朗讀中鞏固拼讀。
3.加強朗讀的訓練。朗讀是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的途徑。特別是在聽、說練習中對詞尾輔音以及在語流中不重讀的元音往往聽不清楚,在朗讀時借助文字符號都能獲得清楚的認識。初學英語要提倡朗讀,并在朗讀中逐步養(yǎng)成對讀物一看就能準確感知而不錯的習慣,不斷訓練學生聽到音,見到詞、句,就能快速、流利、準確地讀出來,同時口誦自聽不斷心想,為閱讀打基礎。
4.逐步引入說的訓練。說是一種把自己內在的語言材料變?yōu)橥獠坑新曊Z言的活動。在訓練的說的過程中,老師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首先要讓學生有一種表達的欲望,學生在一次表達成功后,才會有下一次表達的欲望。老師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開口說的環(huán)境
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在信息社會的今天,教會學生怎樣學習,使他們具備自學能力,就能不斷地學生新知識、新技術、新挑戰(zhàn)和承擔新任務。因此,在初級階段教學法的研究非常重要,教學法的不同,教學效果大不一樣。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能力不斷增長,相應的教學方法也不可一成不變,應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對待,但在外語教學中,無論選用何種教學法,以及如何在教學中運用,仍需要我們鍥而不舍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學習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5
2.李庭薌.《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3.王桂珍.《英語語音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張正東,杜培俸.《外語立體化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5.張正東.《中國外語教學法理論與流派》.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衛(wèi)生中等專業(yè)學校